形态、内容、特征:媒介仪式视域下的央视春晚
2019-01-07张芳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春节,自身富有诸多民俗和仪式。在传播仪式观的视角下,传播将人们吸引、聚集到一起,共同参与一场具备神圣性的典礼。由春节所派生而来的春晚也是一种仪式,具备仅式的典型特征。通过对央视春晚诸多样本分析,可以概括出春晚仪式的共同性、象征性和程式化等特征。在国家不断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仪式中注入国家符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换句话说,在央视春晚中,通过仪式中符号的展演时刻体现国家意志,彰显国家在场。
关键词:传播;仪式;春晚;媒介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114-02
一、引言
2019年2月4日晚八点,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的201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播出,走过30多年历程,在每年除夕之夜给全球华人送上融小品、歌舞、杂技、魔术、戏曲、相声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年夜大餐”。央视春晚作为国家级电视台在除夕这一特定时间向全球华人播出的综合性文艺晚会,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已成为中国受众全民参与共享的一项新民俗,除夕之夜,准时打开电视收看央视春晚这一固定动作”成为所有受众仪式化的活动。长久以来,央视春晚刻录了时代变迁,国家、社会及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成为国人的一个春节符号。
央视春晚一直是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它自1983年诞生至今,不仅是一档收视率高、传播覆盖范围广的电视节目,历经岁月洗礼,更成为了展示国家形象、时代风貌、社会变迁及百姓生活的窗口,央视春晚在长时间的积淀和发展中形成稳定的节目形态、节目模式和文化品牌,已成为除夕之夜全球华人共度良宵的春节仪式。作为中国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国人的家国情怀认同、伦理情感表达凝结在其中,中华文明的悠久厚重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蕴含于春节之中,春晚作为一档电视综艺节目,将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及国人的情感包含其中并充分展现,契合受众共度春节的心理预期,在除夕这个极为特别的日子,以举国欢庆的方式直播晚会,展现不变的“团结”、“祥和”、“联欢”主题。
二、央视春晚节目的内容及特色
春晚节目内容丰富,包含歌舞、曲艺、戏曲等节目,长期以来,零点敲钟和结束曲《难忘今宵》成为固定环节,节目以现场直播为基本的传播方式,多机位、多角度的电视画面表达,增强观众的现场参与感。春晚强化‘此刻,抚念,零点敲钟等环节使全球华人受众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共迎农历新年。
春晚的部分歌舞类节目以主旋律为主导,中央电视台是国家权威传媒机构,将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传下达,发挥其不可缺少的政治功能。进入新千年,央视春晚歌舞类节目出现更多流行色彩,也有更多原生态歌舞在春晚舞台崭露头角,无论哪一年春晚,国家、民族特色歌舞都会出现在春晚舞台,营造不同民族大联欢的宏大场面。语言类节目是春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品、相声等节目蕴含深刻的社会主题,针砭时弊,以幽默的语言形式给观众带来欢声笑语和联欢氛围,逐渐发展成熟。春晚采用多人主持的形式,驾驭时间较长、容量巨大的春晚,串联不同节目,主持也是春晚中的重要元素,作为晚会的“代言人”,主持人的主持词内容多关于党和国家意识形态表达、社会话题表达及向全球华人的春节祝福,深刻诠释着晚会的主题。戏曲节目在春晚创办初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戏曲本身所具有的专业性较强的唱词念白等特点使得节目本身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单个节目表演逐渐发展成为戏曲联唱,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节目依然是春晚必不可少的元素。
1996年春晚,央视第一次采用同时设立分会场的方式,2016、2017、2018年央视春晚再次设立东南西北等分会场,进一步强化东西南北全民大联欢共度除夕的节日氛围,室内外会场结合的方式使春晚的创作平台、表现形式进一步丰富化。历年春晚舞台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元素,是表演的重要参与者,作为承载全球华人春节联欢的舞台,舞美设计宏大华丽、彰显春节喜庆气氛,多采用红色、金色等色彩元素,契合中國传统文化审美、民族特色和国家气质。
三、作为媒介仪式的央视春晚
信息只有通过传播才能抵达受传者,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强调信息的传递过程,而传播仪式观,如同仪式,更侧重信息的共享以及人在其中的参与、见证。美国著名新闻学家詹姆斯·凯瑞(James·W·Carey)曾先后发表《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等论文,集中收录于他的著作《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中,他首次提出并系统诠释了“传播的仪式观”这一理论,形成了传播的仪式观基本原理。“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息的表征;传播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在传播仪式观中,凯瑞将“传播”定义为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并认为研究传播就是为了“考察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被创造、理解和使用这一实实在在的社会过程”。
春晚作为一种电视仪式,国家符号蕴含其中,彰显春晚的权威性和象征性。在央视春晚中,通过仪式中符号的展演时刻彰显国家在场。从历年的春晚主题选择看,春晚无论何时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国家意志,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表现社会主题,与时俱进地展示国家、社会、人民生活新面貌,传播新声音。在这一过程中塑造国人的情感认同,表达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理念,通过仪式发挥其重大的权威感召力和情感影响力。
四、央视春晚的仪式特征:程式、参与、象征
春节在中国古人心目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象征新年开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切即将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直至现代人们在度过春节时仍有很多禁忌或习惯,但最终都是在春节这场重大仪式中祈求来年吉祥平安、五谷丰登,人们将对新年的美好希冀和祝愿在春节进行淋漓尽致的表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春节,自身富有很多民俗和仪式,而依托现代传媒技术,由春节所派生而来的春晚也是一种仪式,具备仪式的典型特征。通过对央视春晚诸多样本分析,可以概括出其仪式特征包括共同性、象征性和程式化。
凯瑞认为传播即仪式,传播不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仪式一定具有共同性,只有具备共同性,才可以对混乱进行控制、解释世界并形成某种秩序。媒介是人的延伸,文字印刷媒体在视觉能力方面延伸,广播则延伸人的听觉能力,电视是以上二者的综合延伸,由此可见,电视直播技术能够更大程度起到延伸人的视听觉作用。电视直播的共时性促进受众的注意力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以至于中央电视台春晚直播成为人们的一种跨越地域性的精神场域,通过技术以虚拟的方式建构观众的在场。春节是团聚的节日,春晚历来都展现人们在节日中的团聚和喜庆,观众在四个多小时的直播中共同相守,共同分享晚会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和美好祝愿,家国一体造就了这一份普天同庆的共同感。
几十年来,央视春晚形成了固定的播出时间,每年除夕之夜晚八点准时直播,零点在所有观众的共同参与中敲响新年钟声,这一系列有序的行为模式无疑塑造、呈现着无比庄严的氛围。每年春晚,伴随零点钟声敲响,全国上下、家家户户在这一程式化、标志化的动作中共同进入新的一年,同时,也将整场仪式推向最高潮。
央视春晚具有丰富人民生活、传播政治文化、引导和教育人民的功能,除夕守岁不仅是老百姓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民俗,春晚更介入了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在央视春晚中,既包含私人情感空间,有对个人、家庭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盼;同时包括公共情感空间,祈求、宣告祖国风调雨顺、繁荣昌盛、梦想实现。于是,国家主流话语介入之时,央视春晚即在扮演这样一种角色:国家意志对国民的身份召唤,有意识地通过盛大的仪式性晚会传]番‘中国梦气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传播仪式观视域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国梦”的符号建构(项目编号:SKL-2017-130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丁未(译).北京:華夏出版社年版,2005.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湛罗玲.传播仪式观视域下央视春晚跨屏传播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作者简介:张芳,女,安阳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