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柯《知识考古学》的体例分析与读书纲要

2019-01-07郭庆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福柯后现代

郭庆

摘要:米歇尔·福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富挑战性和反判性的思想家,他的著作都是通过对知识、历史的批判和检讨来挖掘出背后的权力原型,展现出鲜明的后现代和解构主义特色。

关键词:福柯;知识考古;权力话语;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70-01

一、前言

福柯的“考古学”方法实际上把前人总结的知识理论予以悬置,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去寻找发掘相关的断裂和被隐瞒、被忽略的“真实”,是借德里达的解构话语和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对于“知识”的反思和重建。

二、《知识考古学》纲要

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这也使得其著作在翻译成中文后显得晦涩和跳跃,笔者试图将著作中每一章节的中心要义提炼出来,以便于读者通过每一章节的串联能够明确福柯的“能指”与“所指”。

第一章 引言:讲述传统的思想史和文献研究是如何开展的,而“知识考古学”又是一项怎样的工作,指出历史并不是整体的、连续的,而是不连续的,断裂的。

第二章 话语的规律性:(1)话语的单位:以“传统”、“影响”、“发展和演进”、“心态或者精神与之些话语单位为例,总结出“词”作为某种表意符号来指涉“物”,具有某种独断性、强制性和不可能性。(2)话语的形成:福柯提出了四种有关陈述的假设,陈述之间的关系涉及话语的形成,这种陈述“远离已习惯的保障,走在尚未划分的土地,向着一个不易预料的终点前去。”(3)对象的形成:指出作为话语的对象,它们存在的序列是什么?应该测定它们出现的表层,描述分析规格的格局,描述界限的审定。对象不先于自己而存在,而是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中。(4)陈述方式的形成:是去寻找所有这些各不相同的陈述过程的规律和它们的来源。找出话语主体是谁,话语的合理起源及其应用点的机制所在,主体的位置如何确定?(5)概念的形成:陳述范围中包含的连续的形式,共存的形式以及被合理用于陈述的涉入形式都影响到概念的形成,是一种话语内在的规律性系统。(6)策略的形成:确定话语的可能衍射点,如何将话语形成中展开的不同策略形成序列,把它们引进区域的一致性中。(7)意见与结论:我们始终停留在话语的范围中。

第三章 陈述与档案:(1)陈述的确定:陈述是由象征符号构成的,陈述是话语的原子。陈述即存在于不连续性中,又存在于话语无限的、表面无形的普遍范围中。(2)陈述的功能:指涉“它物”的功能;揭示主体可能的位置;一个陈述必须依赖另外的陈述发挥作用;一个陈述必须具有某种实体、某种支撑、某个地点和日期。(3)陈述的描述:确定词汇;寻找被隐藏的意义;拆除先验的根基。(4)稀少性、外在性、合并性:是讲陈述的分析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说出的东西永远不是全部;陈述的分析在是不参照我思的情况下进行的;陈述是偶然性、暂留性、转化性和不连续性并列发展的。(5)历史的先验知识和档案:陈述的范围是根据历史的先验知识确定的,是由实证性的不同类型标志的,是由不同的话语类型强调的。档案是那些可能被说出的东西的规律,是支配作为特殊事件的陈述出现的系统。考古学是把话语作为档案成分中的特殊事件进行描述。

第四章 考古学的描述:(1)考古学与思想史:思想史是一门起始和终止的学科,是模糊的连续性和归返的描述,思想史的主题是起源、连续性和总体化。而考古学的问题是确定话语的特殊性,确定话语实践的类型和规则。(2)独特性和规律性:是讲考古学的两个研究方向。(3)矛盾:思想史和考古学对待“矛盾”的态度。矛盾是考古学需要描述的对象,矛盾是合理的内在对立。一个话语的形成应当描述其层次和作用的各种对立的整体。(4)比较的事实:考古学分析使话语形成个体化,并对它进行描述,这就是说考古学分析应该在话语形成出现的同时性中对它们进行比较,对它们进行对照,把它同那些日期不同的话语形成区别开来。(5)变化与转换:考古学试图解释产生话语的可动性层次,试图指出连续性怎样产生和在什么层次上能够发现不同的连续性。考古学要努力建立由“变化”m成的转换的序列。(6)科学与知识:考古学试图描述的不是特殊结构中的科学,而是知识迥然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方向探讨知识,在另一种关系的网络中描述知识,知识型的方向至今是唯一被研究的方向。

第五章 结束语:考古学起着某种工具的作用,通过档案、话语的形成、实证性、陈述、陈述形成条件来展现一个特殊的范围。考古学的这项研究,把确定陈述作为实现词语性能的功能来探索,试图运用某种话语分析来确定实现这些规律的条件。

三、结语

福柯所谓的“考古学”方法和研究,一定意义上是探索经验、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知识考古学”实际上是一种话语的分析,福柯是通过话语的陈述层次来进行话语分析的。福柯之所以把话语与陈述联系起来,是为了说明话语的实践性,话语的实践受到各种历史的、社会的、地理的条件和规律的制约。福柯把整个思想史看作一个话语场,这个话语场中的每一个话语事件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客观性,与其环境条件相联系。

因此,每一个不同话语事件的出现,就意味着一个断裂的产生……这些话语事件和话语序列构成的思想史其是一段断裂的、不连续性的历史。

猜你喜欢

福柯后现代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主体的黄昏:福柯视觉理论中的镜子与画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福柯与法律”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福柯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
福柯美学视阈的贾樟柯电影研究
《百年孤独》的后现代解读与叙事艺术研究
从福柯的话语观看话语共同体*——商务英语系列研究之二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