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艺术成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
2019-01-07邢军
邢军
摘要:在城市的生活中,公共艺术作为至关重要的景观,一方面可以增强城市的艺术气息,为构建新型城市增添光彩,另一方面可以引导社会公众的价值理念,提升公众的审美情趣,增强社会公众的艺术情怀。处于新时代的建设背景下,城市建设应该高度重视公共艺术的作用与价值,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创新公共艺术的表达形式,建立健全公共艺术的管理与监督等,使公共艺术成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
关键词:公共艺术;主流价值观;传播者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26-01
一、公共艺术可以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
公共艺术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代表,可以与社会公众加强情感层面的交流,使得生活与艺术相融合,并以艺术为指导方向,使人们更好地生活,这种艺术文化的情感交流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但是却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这几年,公共艺术发展逐渐成熟,对于社会公众心理的捕捉更加精准,大多数公共艺术产品在开始设计阶段,都会对社会群众的价值观念、心理取向等展开调查与分析,进而从特殊性心理层面进行着手,以促进情感价值的表达。网络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使其摆脱了空间与时间层面的束缚,极大地提升了公共艺术的整体影响力。在现实的城市生活过程中,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性的价值符号,既能够凸显人文涵养,还能够促进艺术情操的融合发展,可以借助于社交媒体、自媒体等途径进一步拓展传播范围,进而提升公共艺术对受众的影响力。
二、公共艺术价值观表达存在的问题
处于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公共艺术创作范围得到了迅速拓展,但同时存在着价值观表达偏离的情况,导致受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受到直接影响。从一个层面来说,由于公共艺术自身的商业属性不断增强,使得自身的价值观引导效用持续减弱,导致公共艺术价值观表达出现偏离的情况。这些年,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却对公共艺术产品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艺术追求越来越不被人所重视。这种情况下,公共艺术作品创作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甚至为了吸引公眾注意力制作出低俗的艺术作品,对社会价值观造成恶劣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外来文化在我国的兴起,使其对公共艺术创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导致公共艺术创作中无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当前我国一些公共艺术借鉴了西方艺术形式,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
三、借助于公共艺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应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手段有:
(一)正确认知公共艺术社会价值,优化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形式
首先,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应该始终秉承着“为人们服务”的创作理念,将主流价值观融入到公共艺术创作的整体流程之中。从革命年代开始,我党边始终坚持将文艺工作素养作为文艺工作的追求,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应该坚持公共艺术的服务精神,积极承担起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使命与责任,创作出更加生动有质量的作品服务人民群众。
其次,始终把握时代的发展特征,促进公共艺术与时代价值的有效融合。公共艺术作为时代价值的直观反映,在开展艺术创作中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首的理念,使公共艺术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气息。
最后,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为社会公众塑造出良好的正面形象。
(二)对外来文化保持理性态度,汲取传统文化有益成分
处于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之中,文化融合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这边使得公告艺术创作面临着多元文化冲击的挑战。故此,公共艺术的创作应该保持理性思维,牢牢掌握住文化发展的基本价值规律,坚持公共艺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性。公共艺术创作既要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事;同时又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汲取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吸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传统文化。
(三)丰富公共艺术的模式,让公共艺术浸润公众的心灵
处于现代社会当中,公共艺术设计既要充分展现艺术因素,表现美学元素,同时应该加强公共艺术的传播。当前社会中,艺术形式单调,社会公众普遍缺少艺术修养,因此公共艺术创作应该丰富其表达模式与内容,充分契合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需求。
首先,公共艺术创作应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例如,可以从传统文化中获取灵感,设计出独具魅力的公共艺术作品。
其次,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公共艺术设计当中,提升公共艺术的整体感染力与影响力。
四、结语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公共艺术的价值与作用。借助于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引导正确的舆论价值导向,加强公众的思想意识建设,使公众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个人素质以及审美能力等,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定宇.融合与演变——论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J].装饰,2015(11).
[2]周计武.当代艺术及其美学阐释的危机[J].文艺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