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误解的放养:致最后投奔“虎妈”阵营的朋友

2019-01-07Apple妈咪

家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虎妈新西兰语法

同样是去学那十八般武艺,主控权放在小朋友手心,还是在你我这里?——这些年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一直充斥着某种战争的味道。

在这硝烟弥漫、焦虑四起、你方唱罷我登场的竞争世界里,愿意跟随孩子的速度,安于做一位辅助者而不是领导者的父母,正在与日俱减。即使不少爸妈在小朋友学龄前心态豁朗,随着孩子长大、入学,被周围越来越多的“牛娃们”包围,也很难继续保持淡定。

“虎妈式教育”,大家耳熟能详了。而所谓“羊妈”,是与“虎妈”采取截然相反的教育方法,是种粗放式的教育方式,源于芬兰。而我今天想聊的话题就是:面对各种压力,羊妈羊爸们,你是否感到纠结,甚至正在考虑投奔“虎父虎母”的阵营?

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是的,千万不要。即便这世界瞬息万变,龙争虎斗,鹿死谁手;即便我们的孩子,在全权控制下,也许可以比牛娃更牛娃。

最可怕的莫过于,长大后对人生没有任何想法

教育家董仲蠡老师说:这世间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他的学生问得最普遍的问题是:

“老师,我不想工作,别的同学都去考研了,我是不是该考个研?”

“老师,我爸想让我出国,我妈不放心,我自己也有点害怕。我该怎么办?”

“老师,我本科读的是经济,硕士读的是环境工程,毕业之后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老师,我以后应该做什么?”

这种迷茫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我们教了十几年,学生学了十几年,最终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而如果个人都不知道想做什么,国家与民族更不知道该做什么。

为什么会不知道?是否因为从小到大,我们的孩子从来没做过自己的领导者?到那一天长大成人,是否依旧应该是您——父母亲大人——来告诉我,我要做什么?

你可知道,最可怕的,并非我们的孩子无法十项全能;最可怕的,是我们的孩子逐渐长大,却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想法。

十月底的时候,趁着国内的金秋季节,我带着1岁多的小女儿回国省亲两周。4岁和6岁的哥哥,因为分别在上幼儿园和小学,所以把他们留在了新西兰,由老人帮忙照看。因为难得回国,高兴之余,也把孩子们日常学习之类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每周四,是哥哥学校里的新闻日。按惯例,我会提前几天和孩子讨论—下每周的演讲主题,问问孩子大致准备讲些什么。而回国这段时间,我和老公都彻底忘了这事儿。直到回新西兰后的第一个周四早上,我才惊觉:这孩子该不是前几个周四都没参加新闻日吧?

我立刻在线看了那个星期的主题:给大家描述一个角色,并带来一张这个角色的图片。想来孩子根本没和我提过这事,肯定是忘记了。后来追问之下才知道,我不在家的每个周四,孩子都有自己准备新闻日的内容。不仅如此,6岁的哥哥也逐渐开始思考他自己的学习问题。有一次,他和我讲:

“妈妈,我最讨厌星期三了,星期三我们要做语法本子,我每次都来不及做完。”

“嗯,语法是挺难的,妈妈小时候也经常被语法弄得头疼。你的同学都做得很快么?”

“是啊,比如A,比如B,他们就做得特别快,做完他们就出去玩了。如果我也能做那么快就好了。”

“也许A和B在学校之外也花了点时间在语法上,所以他们在学校里就做得快了吧。你需要妈妈帮助你么?”

“嗯,需要的。是不是我在家做些语法的话,学校里就会做得快了?”

“我觉得是,但是妈妈不知道你语法的进度学到哪儿子,你需要妈妈去问问你老师么?”

“好的,那明天放学你可以来问我老师。”

诚然,我的孩子离“牛娃”相去甚远,但是看到6岁的他开始逐渐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思考,我感到高兴。我不希望,等到他将来考大学,还会让我帮忙做决定妈妈,我应该上哪个学校?填哪个志愿?我要做什么?

虎妈羊妈的区别不在育儿要求而在引导方式

很多人以为,“放养”是最轻松的教育方法,压根不去管孩子就是“放养”。若照这么说的话,岂不是全盘否定了教育的意义?孩子放任自流即可,根本不需要教。

当然不是。无论虎妈还是羊妈,都坚信学习是小朋友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博学广闻、术业专精,鼓励小朋友走出舒适区,不断发展和超越自己,是不变的共同追求。那区别在哪呢?区别在于,羊妈羊爸的角色是引导,而绝非控制。具体来说,引导是指:

1.帮助孩子广泛涉猎,并允许孩子在各种学习中做选择。

2.选择前和孩子一起分析利弊,让孩子自己承担选择所产生的后果。

3.若孩子在某种学习中遇到困难而退缩,给予帮助、鼓励,或变通方案的选择权,真实协商,不强迫。

4.敏感于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变化,因材施教,而不被家长间的比较或功利目标束缚。

在我的工作笔记本之外,还有一本关于孩子教育的私人笔记本。上面分别记录着3个孩子在各个维度的发展情况。具体包括:英文能力、中文能力、逻辑能力、构建能力、音乐艺术、体育运动、自理和家务能力,以及社交娱乐活动8个方面。

在每个维度上,我都记录着每个孩子正在发展的方式,我能帮助他们的余地,以及近期可以尝试的事情。比如,在英文能力这个维度上,我对3个孩子的方式,分别是:

1岁半的小女儿,多放英文儿歌和讲英文故事。4岁半快上小学的小儿子,有空陪他写写字母,多下载他这个年龄段的ipad英文故事给他自己看。6岁半新西兰2年级的大儿子,由于已经不太需要借助ipad阅读,所以我会多陪他去图书馆借章节英文书来看,同时也帮他下载哈利波特之类的英文音频故事给他自己听。至于学校里的功课,我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协助。

若单看这本私人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恐怕没人会相信我是100%的“羊妈”。可事实上,我的孩子们完全不知道我存着这样一个笔记本,作为他们的教育大纲。正如《名师堂》里所言,教育这件事,从来就没有顺其自然,完美的教育,只是让孩子觉得“一切是顺其自然”,而这背后,其实是在考验父母的功力。

换句话说,“羊妈羊爸”所要花的心思—丁点儿也不比“虎式”教育少。

允许孩子退缩偷懒,不等于放弃原则

用心的同时,还必须让孩子觉得一切顺其自然。比如,我从没有,哪怕一次,未经孩子同意任意帮他们报名任何课外班。我从没有,哪怕一次,在孩子不情愿的情况下,强迫他们进行任何学习。

好在新西兰的课外班,也没有什么终身绑定制,通常都是一个学期(10周课时左右)一报名,每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都会和他们一起看看,哪些下学期继续上,哪些下学期不上了'以及哪些课外班可以等上了试听课后再决定。

对于小朋友来说,志趣发生变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也是我们每个成人经历的真实生活,我们自己也完全可能一段时间着迷音乐,另一段时间着迷体育。

比如,孩子们学游泳,刚来新西兰的时候学了一年多,忽然有一阵就是不想继续学了'他们自己决定暂停,那段时间,两个孩子开始迷上了踢足球,弟弟的幼儿园有足球课,哥哥在小学也参加了球队。后来夏天到来,球队歇息的时候,两个孩子又想到继续去学游泳了。

当然,也有一些学习,是需要持续性投入,不容间断的。比如钢琴。对于孩子学钢琴这件事,我一直持保守态度,主要是自己童年有琴童的阴影。在父母的监督下,苦练了数年琴,风雨无阻,节假不论,当时看虽有小成,但待到长大成人后却再没碰过钢琴。

所以,我从来不觉得我的孩子要学钢琴。直到半年前,孩子在学校音乐会上听到好朋友漂亮的琴音。“妈妈,我也可以学钢琴么?”当6岁的哥哥小心翼翼地向我请求时,我竟陷入纠结。

在我的奥克兰工作室里,和同事随意聊起弹琴这个话题,不料竟人人都有“感慨”。男同事N深藏不露地说,他小时候父母逼着练到电子琴十级,后来再没碰过;女同事M说,儿子4岁那年给买过钢琴,后来在国内给孩子置办学区房搬家,觉得太占地方,加之孩子上小学后太忙了,钢琴根本就没被带去新家,到现在都搁在国内老家捂着。

然而,面对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对钢琴的憧憬渴求,我最终妥协,和孩子达成以下共识:

1.先买成本比较低的電钢琴,若你能坚持2年以上,妈妈考虑投资钢琴。

2.学钢琴是个艰苦且枯燥的过程,当然,学任何乐器都一样难,而且必须每天练习,若你半途而废,那么以后都不要跟妈妈谈想学任何乐器了。

在上述两项共识基础上,孩子开始学琴。新西兰的钢琴老师说,这么大的孩子,每天练习15~30分钟即可。就这样,孩子答应他每天练习至少15分钟。

可即便是15分钟,刚开始的新鲜劲儿过完之后,小朋友就开始扭扭捏捏了'老想着偷工减料,这也完全在我意料之中。每次孩子退缩偷懒的时候,鼓励他的同时,我都会重申他具有选择权。

事实上,孩子最终没舍得丢掉弹琴,半年后的今天,几乎已经不需要大人督促陪练了。虽然,每天只有15分钟,比起动辄苦练1、2小时的琴童,那是差远了。但我仍然觉得他很棒,因为,继续坚持弹琴这个事情,完完全全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最后我想说的是,“羊妈”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放手不管,但我永远不要也不会变成“虎妈”。

——摘自微信公众号“Apple妈咪视角”

猜你喜欢

虎妈新西兰语法
新西兰兔
虎妈
三斗虎妈
你要当虎妈型父母还是“直升机”型父母
跟踪导练(二)4
游新西兰
新西兰的核物理学之父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不用当虎妈,也可以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