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放在桌子上”结构的再认知
2019-01-07陈瑞雪
陈瑞雪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一、引言
“放在桌子上”的句法形式概括起来,其实就是“V+P+NP”的结构形式。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的“V+P+NP”结构一直都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自始至终,对这个问题,各家都持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未能统一。但总的开说,其实可以将各家的学术观点分成两大类,一是认为“V+P+NP”结构是述补结构,一是认为“V+P+NP”是述宾结构,两种观点各有利弊。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以“放在桌子上”为例,来探讨现代汉语中的“V+P+NP”结构,并运用生成语法中核心移位与同向假设原则对其进行重新分析。
二、“在”是介词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单看“在”这个词,它在一句话里既可能是一个动词,也可能是一个介词。具体该如何区分,是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原则的,即如果句子中有明确的动词出现,“在”为介词;如果没有明确的动词出现,“在”可能是动词,也可能是介词。相应的,结构“放在桌子上”中的“在”,前面有明确的动词“放”,所以我们认为它在此结构中是一个介词性质的词语。将其判定为介词,除了上述的原则之外,我们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放在桌子上”这一结构,如果用生成语法中的树形图初步来表示的话,则如图(Ⅰ)所示:
我们先假设将“在”判定为介词,使其与后面的名词性短语“桌子上”关系紧密,与之组合成介词短语。但是,这样的话,与我们后面的将“放在桌子上”划分为述宾结构,而非述补结构是相矛盾的。这里,我们试用生成语法中的核心移位原则来处理。
在语言学中,所谓的核心移位,也叫核心移位限制,核心移位常常发生在核心与其姐妹的核心之间,即核心移位只能发生在某个核心及与之最近的不对称地成分统制它的核心之间。通俗的讲,所谓的姐妹核心也就是某个核心的相邻核心。核心也有主要核心与非主要核心之分。在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里,我们前面已经假设“在”为介词,并与“桌子上”合并为介词短语,那么介词“在”就统制名词性短语“桌子上”,“在”为这个介词短语的核心。而“放”又选择了处所短语“在桌子上”与之合并,即“放”统制介词短语“在桌子上”,动词“放”是整个结构的核心,也是主要核心。所以,核心“放”的姐妹节点为PP“在桌子上”,这里的核心为介词“在”,它与“放”又是姐妹核心。那么,运用核心移位原则,我们可以说“放”吸引了“在”,使“在”向“放”进行了核心之间的移位,从而形成图(Ⅱ):
这样一来,就很好地解决了前面的问题。既不与后面的结论相矛盾,也证明了假设的可行性,即“在”在此结构中为介词。
但是,有些学者表示“放在桌子上”中的“在”应该是一个动词,而非介词。其中比较
具有代表性的是胡裕树与李安慧的观点。胡裕树(1995)通过对结构“V+P+NP”的语音、时态助词“了”的添加、并列格式等方面的验证,认为“V+P+NP”结构中[V+P]应该看成是一个作用相当于动词的整体。李安慧(1990)也谈到了对于[V+P+NP]结构的看法。他表示[V+P+NP]结构里的P相当于一个V,然后和主要动词组合成一个复合动词,即[(V+V)+NP]形式的述宾结构,这样既能够使NP获得格,也符合汉语的词序限制原则。也就是说,对于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胡和李认为“在”应该是一个动词,“放在”则为复合动词作述语。他们的观点可以用树形图(Ⅲ)这样表示:
这样似乎也能够得到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可是将这里的“在”处理为动词的做法却是存在许多的问题。
虽然说“在”在古代即为动词性质的词语,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是以动词占主要地位,如“在家”“在吗”等中的“在”,但“在”在古代就有一部分是被虚化为了介词而延续至今,“放在桌子上”中的“在”即是如此。所以,即使在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中,“放在”可以说是谓语或谓语中心,助词“了”也必须位于“在”之后,但是,这都不能充分地说明“在”是一个动词,有两点理由:
(1)动词都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如“不走、不会、不爱、不消失、不是、不来、不进行”等。虽然副词“不”也能够修饰“在”而构成“不在”,但这仅限于“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在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中,“不”只能位于动词“放”的前面,即“不放在桌子上”,却不能构成“放不在桌子上∗”。
(2)动词能够构成“∨不∨”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如“看不看书?”单独使用“在”的时候,也可以说“在不在?”但在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中,我们不能说“放在不在桌子上∗”,只能说“放不放在桌子上”。
这样一来,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中的“在”就不能是动词,那么认为“V+P”,即“放在”为复合动词的说法也就不能成立了。
三、“放在”是动介式短语词
经过上面的讨论,“放在桌子上”(V+P+NP)中的“在”是一个介词,这是我们在对此
结构进行第一层研究时遇到的问题。如果再进一步地往上层划分的话,我们将会遇到的问题是“V+P”应该是什么结构性质?
这里,我们认为“放在”(V+P)应是一个具有动词性质的动介式的短语词,它主要作整体结构的述语。对于将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中“V+P”看作是动介式短语词的看法中表述最明确的是戴云(2010),他指出“V+P+NP”结构中的[V+P]应处理为一种动介式短语词,正处在词汇化的进程中,其中P应为介词。他认为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中的“在”是介词,而不是动词或者后附式词缀等,“V+P”是动介式的短语词。而将“V+P”处理成具有动词性质的动介式的短语词的观点,我们可以用此次运用的核心移位理论与同向假设理论来证明。
前面我们运用核心移位原则将介词“在”进行核心移位后,得到了图(Ⅱ)。而这样处理会出现两个结果:“放在”和“在放”。问题就在于我们现在如何排除掉不符合正常语序的“在放”。为了使其处理的结果符合原来的语序,我们在这里引用了熊仲儒先生在《当代语法学教程》(2013:52)中的两个假设:
1.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移位成分向左侧移位就嫁接在目标成分的左侧,移位成分向右侧移位就嫁接于目标成分的右侧。
2.词序假设:所有的词汇范畴核心都在后,所有的用来扩展词汇范畴的功能范畴核心都在前面。
根据这两个假设,我们就可以为“放在桌子上”(V+P+NP)指派如下结构(Ⅳ):
图(Ⅳ)中,根据假设2,所以词汇范畴核心“放”在后,功能范畴核心“在”在前。“放”与“在”互为姐妹节点,可以进行核心移位,“放”就吸引“在”向其移位。根据假设1,“在”是向右侧进行移位,则“在”就嫁接在“放”的右侧而组成“放在”。根据图,我们可以看出“放在”在这里虽然成了一个具有动词性质的整体,但我们不能忽略了它本身就处于短语向词演变的进程中。又因为结构中的“在”始终是介词,所以“放在”的最终定性就是一个具有动词性质的动介式短语词。
但是有些学者认为“放在”(V+P)应为述补结构或复合动词,其中的“在”为补语或动词。虽然这些观点看似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却都存在明显的问题。对于将“放在”(V+P)作为复合动词的看法,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了。此处我来看一下认为“放在”(V+P)应为述补结构的观点。
朱德熙先生在他的《语法讲义》(1982:175)中表明应把结构“V+P+NP”中的介词P看成是前面动词V的补语,和动词先组成述补式短语,它们一起作整个结构的述语。范晓、邢福义等都有相似的看法。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大概是因为他们将介词短语的语法性质类化到了介词。但是,我们并不能就认为“放+在”(V+P)是述补结构,“在”是补语。理由如下:
(1)补语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为了补充说明谓语动词的,而在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中,“在”并不是补充或说明动词“放”的,“在”的功能主要是为了介引并指向宾语“桌子上”的。可以说,在句法结构上,“在”与动词关系紧密,但在语义结构上,“在”却与宾语关系更为紧密。
(2)现代汉语的许多句子几乎都可以用句法变换来分析,述补结构的句子也不例外。通常述补结构可以转换成可能式。例如将“看完”转换成“看不完”、“看得完”。但在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中,不能在“放在”(V+P)中间插入“得”或“不”。而且“在”的后面必须出现表示方向或处所的词语。
(3)在现代汉语中,从语义指向上来说,在非同时的情况下,述补结构中的补语一般不是指向主语,就是指向宾语的。如:
(a)他摔倒了。(“倒”指向主语)
(b)老虎饿疯了。(“疯”指向主语)
(c)他打死了福子。(“死”指向宾语)
(d)她吓跑了兔子。(“跑”指向宾语)
但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中的“在”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指向宾语“桌子上”,不能指向所谓的动词的主语,如“书放在桌子上。”中的“在”是指向宾语的,而不是主语“书”。
(4)由动词充当述语且补语不带“得”字的,如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和数量补语等述补结构中,一般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如:
(e)墙打穿了一个洞。/墙打穿了。(结果补语)
(f)她送来了一本杂志。/她送来了。(趋向补语)
(g)我倒过三次水了。/我倒过了。(数量补语)
但是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中的“V+P”,也即“放在”的后面必须带有宾语,因为“放在”这样的结构是不能单独说的。
可见,“放在”既不是所谓的述补结构,也不是复合动词,它应是一个具有动词性质的动介式短语词。
而此处要强调的是,我们虽然运用核心移位与同向假设的理论将“放在”(V+P)解释为具有动词性质的动介式短语词。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放在”应是正处于词汇化的过程中,而词汇化是由短语的一端向词的一端演变,所以“放在”还是偏向短语一端的短语词。
四、“放在桌子上”是述宾结构
对于“放在桌子上”(V+P+NP),我们认为它整体上是一个述宾结构,即结构“V+P+NP”的内在结构划分应该是[V+P]+NP的形式。这样一来,“V+P”就充当整体结构的述语,NP作其宾语,从而构成述宾结构。
前面图(Ⅳ)已经解决了“放在”与“在放”的语序问题。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面临着“放在桌子上”与“桌子上放在”的语序问题。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放在”移到“桌子上”的前面。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需要借用轻动词v来进行进一步地推导。熊先生(2013)中提到轻动词v主要是为了扩展词汇范畴核心V的,轻动词为V选择论元。在“放在桌子上”里,轻动词v为“放”选择了“在桌子上”和“放的对象”。假设“放的对象”为“书”。那么,可以为其指派这样的结构(Ⅶ):
在这个结构里,轻动词v为“放”选择了“在桌子上”和“书”两个论元。根据前面的推论,“在”移向了“放”的右侧组成了“放在”。这里,作为功能范畴的v,也是一个核心。它与VP互为姐妹节点,而VP的词汇范畴核心是“放在”。那么,根据核心移位原则,我们可以将“放在”移到v这里,形成“书放在桌子上”的正常语序,问题得到了解决。在这个结构里,“放在”是一个具有动词性质的整体做述语,“桌子上”充当它的宾语,所以“放在桌子上”是一个述宾结构。
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许多学者都认为“放在桌子上”的句法结构是一种述补结构,即介词“在”与方位短语“桌子上”一起构成介词短语作动词“放”的补语,“放”是动词作述语。黄、廖(1991:26)指出介词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共同构成介词短语,用于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的。对此持相同看法的还有邵敬敏(2001:182)等。其实,他们主要是将“V+P+NP”的结构层次划分成了V+[P+NP],也即“P+NP”关系更为紧密,以此构成了述补结构。它的树形图的表示方式,其实就是前面的图(Ⅰ)。
这里,我们认为黄和邵等将“放在桌子上”处理为述补结构的做法,是有弊端的。这种处理方式作为教材内容虽然确实能够减轻学生在理解方面的负担,也符合人们以往的认知观念,但这种处理方法却暴露出了一些比较明显、也说不通的问题。
首先,从语义的角度看,将结构“放在桌子上”中的介词短语“在桌子上”解释成“放”的补语是很难理解的;再者,放在桌子上”(V+P+NP)中“V+P”的结构关系比“P+NP”的结构关系都更加紧密。这本身也是有迹可循,有据可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说明:
1.双音节化趋势
以前,词大都是单音节的。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出现,人们出于现实的交际需要,就要对新事物命名,造新词以便于指称。而原来的单音词语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就被经济而实用的双音节词语逐渐替代。如今现代汉语在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就是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受这种趋势的影响,在“V+P+NP”结构中,P就逐渐脱离疏远NP,而向单音节或双音节的V逐渐靠拢,使在语音层面上形成“V+P/+NP”的音读形式,如“坐在/椅子上”、“来自/河南”、“飞向/蓝天”等。
2.语音停顿
语音停顿也是一种有效的判断句法结构的方式之一,毕竟语音是语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结构“放在桌子上”(V+P+NP)中,它的外在的语音表现形式即为“放在/桌子上”,而不是“放/在桌子上”,它的语音停顿处是在“在”的后面而不是“放”的后面。
3.动态助词“了”的添加
就助词“了”的性质和特点而言,助词“了”往往位于动词的后面。但在“放在桌子上”(V+P+NP)结构中,助词“了”不是位于动词“放”的后面,而必须位于“在”的后面,形成“放在+了+桌子上”的结构。从这个角度就可以说明,“在”与“放”的联系更紧密,“放在”在此结构中必须是在一起的,否则句子是说不通的。
4.介词虚化
介词是指在句子中起某种介引作用的词(陈昌来,2002)。它常常充当某种语义成分的标记,用以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受)事等(黄、廖,1991)。 而介词虚化则主要是指在句中,介词的性质和功能弱化而失去原有的本质与特点。近些年来,介词虚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许多已经虚化为附加式的词缀,如“于”。“于”本是介词,但现在它的介词性质变弱,作为动词的后附式的词缀性质变强,甚至已经变成了动词的标记性特征,如“在于、处于、敢于、勇于”等。“在”也正处于虚化的过程中,因此具有前附性,但并未被完全虚化,也就不能充当动词的词缀,因为“在”仍然具有词的性质,它既可以被替换,也可以独立运用。
因此,“放在桌子上”不是述补结构,而是述宾结构。
五、总结
对于“V+P+NP”结构的探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都未有统一的定论与看法。这也证明这个结构是值得我们来研究的。本文就是在以往各家观点的基础,以“放在桌子上”为例,在此对结构“V+P+NP”进行了重新认知。我们认为,“放在桌子上”(V+P+NP)是一种带有动介式短语词“V+P”作述语的述宾结构,并用核心移位与同向假设理论对其结构做了新的分析。但动介式短语词“放在”由于正处于词汇化的过程中,所以“放在”还是偏向短语一端的短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