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2019-01-07张建国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11期
关键词:调研问卷旅游

王 震,庞 赞,张建国

(1.百色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2.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231; 3.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杭州 311300)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逐步从“温饱”向“健康”转变,建设“健康中国”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1-2],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健康养生旅游成为社会公众旅游消费的一个新热点。与城市相比,乡村的清幽自然环境、舒缓生活状态、绿色安全食品、简约和谐生活格调和传统民俗文化,成为更多社会公众回味乡愁、调养身心的休闲旅游空间,从而形成了融合生态养生与乡村旅游的新型交叉型产业——乡村生态养生旅游。这种满足城市居民多重休闲消费需求的新业态,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美丽乡村的新途径,乡村地区将会是我国今后养生旅游发展的重要空间[3]。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乡村资源,在开发前做出乡村生态养生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为整体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显得迫切而且必要。科学构建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乡村是否适合建设以及如何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业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相关研究回顾

国外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起源于土地利用方式的评价,最早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土地开发评价,从20世纪60年开始美国、英国等国家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研究某一土地开发方式的适宜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开发影响较大的气候和地形受到较大的关注[4],国外对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转向生产和生活领域,其间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Oliver[5]等学者提出了温湿指数、舒适指数和风寒指数等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的概念,为进行旅游活动的气候环境提供了参照; Freitas[6]和David[7]基于气候环境和人们的穿着习惯构建了着装指数的标准模型,并提出了对舒适度指数进行测评的原理; Brry[8]选取高程、坡度、土地覆盖度和离海岸线距离等评价因子对美国纽约进行了城市幵发适宜性评价。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GIS技术广泛应用于旅游开发过程中:Kalogirous[9]将土地的性质和本身的现状进行叠加分析农田景观的适宜性; Phua[10]通过GIS对森林资源进行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适宜度评价; Tara[11]根据土地利用性质的演化进行分析,预测各种开发方式对地区的影响程度,以便选出合适的方案; Joan[12]从区域本身生态环境、区域与外界的关系出发构建出了适宜性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关旅游开发评价的相关内容也得到学者研究,集中旅游资源方面评价的有吴必虎[13]在其专著中将其分为旅游资源的景观美学价值、观赏价值、度假价值以及市场价值,分别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 刘滨谊[14]指出国外在旅游景区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的3种方式:定性描述法、物理元素知觉法、心理学法; 卢云亭[15]、郭康[16]和宋剑霞[17]等人对国内的旅游地进行调研提出普遍适用的“八度”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而岳亮[18]提出一种以评价指标为基础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对市场、社会经济、质量以及生态环境的相关描述; 目前多数旅游地的评价为旅游环境质量现状的综合评价,国内学者[19-21]以张家界森林公园、古城正定、中山陵风景名胜区为案例地对自然环境质量以及与大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评价; 万绪才[22]从游客的角度对苏州与南京的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分析; 在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方面,钟林生[23]、李俊英[24]运用GIS叠加技术,对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和棋盘山生态旅游开发进行评价; 姬明芳[25]从观光、度假、专题旅游的角度提出了湖北梁子湖旅游幵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沈惊宏[26]按照旅游地系统构建了温泉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国外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土地利用方面的评价,并广泛运用GIS技术,使其成为评价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国内相关研究涉及面广,在方法上有较完善的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但在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评价中相对不足:目前的开发适宜性评价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于实际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需完善; 缺乏相关的规划理论,没有能适用于该研究对象的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类似景区指标设立不够全面,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2 评价模型构建及权重计算

2.1 构建依据

文章评价模型的构建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通过总结涉及到与研究主体相关的文献资料,选取出对开发影响较大的指标; 二是景区的开发依托于乡村的独特资源,在建立体系时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研究》(GB/T18972-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等国家标准; 三是乡村具有优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因此参考历史文化街区、湿地公园、古村落等涉及空气、气候、文化等方面的标准; 四是借鉴养生旅游、乡村旅游与森林旅游的相关研究,结合其他类型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筛选出该研究可以借鉴的评价指标; 通过咨询旅游学、养生学、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等专业有关专家,以及国内发展现状良好的养生旅游地管理人员以及游客意见,进一步完善各评价指标的表述,使得各指标表述能准确反映指标内涵。

2.2 优化评价指标及构建模型

根据上文初步筛选得到的评价指标,制作专家调查问卷,向该领域的专家、旅游开发者征求意见,对各指标进行重要性判断,并对初步筛选的指标体系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回收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对指标进行修改,删除多余的指标,对类似指标进行合并,修改完善整个指标体系,使其具有实用性,构建出模型(图1),该模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 5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

图1 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

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 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具有简便、灵活、实用特点[27]。该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分为以下基本步骤:一是构建出层次有序、条理清晰的结构模型; 二是构造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 三是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2.3.1 建立递阶的层次结构

根据上文建立的层次评价模型,分析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不同的属性自上而下划分为三个层次,上一层次对下一层次的指标起着支配作用,下一层次的指标影响上一层次,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构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

2.3.2 构建判断矩阵

结合上文建立的评价模型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由于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主体关注侧重点不同,在构造判断矩阵中向多方主体发放专家调研问卷,通过运用1~9比例标度法征集旅游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养生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旅游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人员的13份评分意见,对获取的专家赋值统计平均,初步建立判断矩阵。同时参考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适当进行修正,综合问卷评分以及相关研究构建出该研究的判断矩阵。

2.3.3 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在得到各层的判断矩阵后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具体方法有幂法、和积法和方根法,该文根据判断矩阵采用方根法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以及各权重向量。为保证计算得到的权重合理、有效,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式(1)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式中CI根据式(2)计算得到,其中N为各个矩阵内因子总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若CR<0.1,则通过一致性检验则数据有效,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28],直至通过一致性检验。

CR=CI/RI

(1)

CI=(λmax-N)/(N-1)

(2)

将计算结果总结,得到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并计算最低层次的所有指标相对于最高层次的权重值(表1)。

表1 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

系统层A准则层B权重指标层C层次单排序权重层次总排序权重重要性排序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B1旅游资源0.294 2C1规模丰富程度0.110 70.032 610C2空间组合状况0.060 00.017 717C3完整度0.086 20.025 412C4知名度和影响力0.149 60.044 08C5保健养生价值0.361 00.106 22C6观赏游憩价值0.174 90.051 57C7社会经济价值0.057 70.017 018B2自然环境0.294 3C8空气质量指数0.391 10.115 11C9地表水质量0.067 80.020 016C10生物多样性指数0.034 20.010 123C11植被覆盖率0.110 70.032 610C12负离子含量0.265 10.078 04C13气候舒适期0.131 20.038 69B3区域社会环境0.277 2C14政府扶持力度0.335 40.093 03C15居民友好态度0.268 00.074 35C16旅游企业实力0.242 20.067 16C17物价水平0.075 20.020 815C18经济发展水平0.079 10.021 914B4配套设施建设0.079 7C19旅游服务质量0.163 30.013 021C20目的地交通条件0.092 80.007 424C21基础设施建设0.291 50.023 213C22可建设用地条件0.385 20.030 711C23游客接待能力0.067 20.005 426B5旅游开发潜力0.054 6C24目标客源市场潜力0.268 30.014 620C25产品开发潜力0.289 90.015 819C26带动经济发展潜力0.084 70.004 627C27优化区域环境0.196 90.010 822C28品牌传播影响力0.048 20.002 628C29资源保护与开发0.112 00.006 125

2.4 综合评价与分级标准

各指标的得分测定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定量指标,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统计公报获得;一类是定性指标,通过实地对游客发放调研问卷,整理分析得到。结合相关国家标准[29-31],将各指标的评分标标准化分为5个区间,根据实际情况和问卷调研分析结果进行测定(表2)。

表2 各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及评分标准

指标层C数据来源评价标准8≤F<106≤F<84≤F<62≤F<40≤F<2C1规模丰富程度问卷调研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C2空间组合状况问卷调研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C3完整度问卷调研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C4知名度和影响力统计资料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C5保健养生价值问卷调研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C6观赏游憩价值问卷调研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C7社会经济价值问卷调研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C8空气质量指数问卷调研≥300d250≤X<300150≤X<250100≤X<150<100C9地表水质量统计资料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C10 生物多样性指数问卷调研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C11 植被覆盖率统计资料≥70%60%≤X<70%50%≤X<60%40%≤X<50%<40%C12 负离子含量统计资料≥12 0008 000≤X<12 0005 000≤X<8 0002 000≤X<5 000<2 000C13 气候舒适期统计资料≥300d250≤X<300150≤X<250100≤X<150<100C14 政府扶持力度问卷调研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C15 居民友好态度问卷调研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C16 旅游企业实力问卷调研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C17 物价水平问卷调研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很高C18 经济发展水平统计资料远高于同等区域偏高于同等区域与同等区域相当偏低于同等区域远低于同等区域C19 旅游服务质量问卷调研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低C20 游客接待能力问卷调研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低C21 基础设施建设问卷调研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低C22 可建设用地条件问卷调研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低C23 目的地交通条件统计资料高速公路、铁路直达国道直达省道直达县道直达道路条件极差C24 目标客源市场潜力 统计资料吸引世界游客 吸引国内游客 吸引省内游客吸引市内游客吸引县内游客C25 产品开发潜力问卷调研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低C26 带动经济发展潜力问卷调研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低C27 优化区域环境问卷调研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低C28 品牌传播影响力问卷调研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低C29 资源保护与开发问卷调研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低

结合上文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得到初步得分,通过初步得到的分值乘以各自的权重得到综合得分,各指标的综合得分相加得到最终分值,在进行某地区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的适宜性评价时,综合评价值通过多因子加权公式求得:

(3)

式(3)中F为某地区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最终得分,i为评价指标序号,n为评价指标总数,该文n=29,Wi为第i个指标的总排序权重,Zi为第i个指标的得分数值。综合得分越高,适宜的程度越高,根据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建设特点,参考原有研究和相关综合评价等级标准的划分[32],该文建立五级划分标准(表3),以此对旅游地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

表3 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等级划分

分数9≤F<108≤F<96≤F<84≤F<60≤F<4级别ⅠⅡⅢⅣⅤ含义适宜性优适宜性良好适宜性一般适宜性低不适宜

3 实证评价

3.1 案例地选择

江山市廿八都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浙闽赣3省边区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自唐末黄巢起义军“刊山七百里趋建州”疏通了仙霞古道,沟通了闽浙交通后,遂成为浙闽赣边境商旅集散地,廿八都镇已成为江山市旅游业“二次创业”的主战场,位于廿八都镇东部的兴墩村则犹如一块大山深处的璞玉,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古树名木众多,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选此为案例地可以验证该文的评价体系,为其他旅游地的开发提供借鉴。

3.2 数据来源

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指标如地表水质量、空气质量指数、气候舒适期、负离子含量等可根据兴墩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测定,根据当地的统计资料结合上文的评分标准得到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值。

对不易定量的指标如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旅游开发带来的影响以及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等主观性的较强的指标则通过调研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问卷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开发带来的影响,第二部分为对旅游过程中服务质量和居民以及旅游从业者的态度感知,第三部分为居民和旅游从业者感知到的各方主体对旅游开发的支持力度。笔者于多次对案例地进行实地调研,发放问卷对象包括游客、旅游从业者和当地居民,共发放18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162份。

3.3 分析结果

通过对问卷调研的分析计算,取各定性指标分值的平均值做为初步得分,各定量指标的初步得分则根据实际情况得到,将各指标的得分与对应的权重相乘得到该指标的评分,将各指标的评分相加得到综合得分,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兴墩村的综合得分为8.06,结合综合评价分级标准,适宜性良好,但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状况、生物多样性、品牌传播影响力的得分较低,在规划过程中应着重此方面的建设。

表4 兴墩村开发适宜性评价得分情况

准则层B初步得分综合得分指标层C初步得分综合得分B1旅游资源7.031 52.068 7C1规模丰富程度6.50.719 6C2空间组合状况7.50.450 0C3完整度80.689 6C4知名度和影响力40.598 4C5保健养生价值82.888 0C6观赏游憩价值71.224 3C7社会经济价值80.461 6B2自然环境9.517 52.801 0C8空气质量指数103.911 0C9地表水质量80.542 4C10生物多样性指数7.50.256 5C11植被覆盖率101.107 0C12负离子含量102.651 0C13气候舒适期81.049 6B3区域社会环境7.895 42.188 6C14政府扶持力度82.683 2C15居民友好态度8.52.278 0C16旅游企业实力7.51.816 5C17物价水平7.50.564 0C18经济发展水平70.553 7B4配套设施建设7.423 00.591 6C19目的地交通条件41.306 4C20游客接待能力8.50.371 2C21基础设施建设8.52.477 8C22可建设用地条件72.696 4C23旅游服务质量80.571 2B5旅游开发潜力7.472 50.408 0C24目标客源市场潜力6.51.744 0C25产品开发潜力72.029 3C26带动经济发展潜力90.762 3C27优化区域环境81.575 2C28品牌传播影响力8.50.409 7C29资源保护与开发8.50.952 0

3.3.1 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兴墩村旅游资源评价得分为7.031 5,旅游资源整体良好。其中整体组合状况和社会经济价值偏低为0.450 0和0.461 6,表明部分景观单一,如薰衣草花海、红豆杉群落、茶园主要为群落景观,在规划过程中既体现该类景观的壮观,又要增添其他景观与其搭配,形成合理的空间组合; 保健养生价值和观赏游憩价值较高为2.888 0和1.224 3,主要为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远离喧嚣的城市环境使人放松身心,消除疲惫,大面积的种植作物(薰衣草、薏米等)形成一望无际的画面,呈现别样的田园风光,使人置身于花、草的海洋中流连忘返。

3.3.2 自然环境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兴墩村自然环境评价得分为9.517 5,在5个二级指标中比例最高,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其中生物多样性指数得分偏低,主要原因分析为游客游览观光过程中的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注重视觉的感知,部分在林地中的生物由于受到游览范围和出行距离的限制无法察觉; 空气质量指数和负离子含量得分最高为3.911 0和2.651 0,根据江山环保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度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为323d,空气质量更为优越,负离子含量为1.4万cm3,远超“天然氧吧”的标准,开展乡村生态养生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3.3 区域社会环境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兴墩村区域社会环境评价得分为7.895 4。其中政府扶持力度最大为2.683 2,政府通过吸引投资建设百岁游步道、庭院绿化等基础设施和景观工程,改善了村庄的整体风貌,为创建3A景区以及一步扩大知名度做好准备;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为0.553 7,目前村庄内主要为种植农作物和农家乐为主要经济收入,相对偏低,但通过旅游的开发建设,可有效促进村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村庄的经济发展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

3.3.4 配套设施建设评价结果及分析

通过评价,兴墩村配套设施建设评价得分为7.429 6,整体配套设施情况良好。其中目的地交通条件最低为0.371 2,主要原因为到兴墩村的公路为山路,对车辆驾驶技能要求较高,连续转弯可能使游客产生身体不适,规划在道路两边种植不同类型的乡土植物呈现道路景观,减轻驾驶疲劳;可建设用地条件得分最高为2.696 4,村内土地可租用或流转进行农作物种植,涉及到接待游客食宿的农家乐大多为农户自家住宅,进行改造即可做接待住宿之用,对旧民房的改造有利于保存当地的建筑文化[33]。

3.3.5 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通过评价,兴墩村旅游开发潜力评价得分为7.472 5,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其中品牌传播影响力最低为0.409 7,主要为原因为目前正处在开发初期阶段,没有进行良好的宣传,知名度较低,规划利用江郎山——廿八都5A旅游区的品牌优势,开展游线组织,逐步宣传养生品牌;产品开发潜力得分最高为2.029 3,目前仅有观光、农家乐住宿等旅游产品,规划康体养生类、民俗体验类等可供游客循环消费的旅游产品,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1)该文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相关标准构建的,包括旅游资源、自然环境、区域社会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开发潜力5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由影响该指标的因素组成,共计29个三级指标。以兴墩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其综合得分为8.06,其中自然环境得分最高为9.52,进行乡村生态养生旅游的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针对各二级指标评价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思路,为今后进行规划奠定了基础。

(2)根据专家学者对该文评价模型的赋值,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及综合评价分级标准,自然环境评价占准则层占比最高,接近30%,开发潜力最低占5.46%,推测为游客认为乡村的自然环境是他们最为看重的,而开发潜力不容易被游客感知,只能从其发展过程中推测; 就准则层而言,空气质量指数C8占比重最高达11.51%,可解释为如今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困扰,乡村良好的空气则弥补了这一不足,C5保健养生价值和C14政府扶持力度也是影响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的主要方面。

(3)对该文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一是评价指标的选取上会受到内容体系的不足影响筛选的全面性,或受到专家对指标的主观判断影响其选择的客观准确,需要在后续研究中结合实际发展完善指标体系; 二是虽然该文在计算各指标权重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这一定量计算方法,但在判断矩阵赋值受到学者以及旅游从业者主观影响较大,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赋值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也是该文在进行综合评价时遇到的难点。

猜你喜欢

调研问卷旅游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问卷网
旅游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