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守护37载
2019-01-07
扎根农电终不悔,一片丹心向阳开。
1970年,17岁的我作为知青“上山下乡”到了寿县。1976年,痛苦的选择摆在我面前,一边是知青生涯的难割难舍、安徽老乡的淳朴热情,一边是父母双亲的牵挂思念。我斗争了很久,最后我选择了留下来,进入淮南潘集供电局工作,担任修试继保班班长直至2013年退休。42年过去了,我从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也正是这份不悔,一直支撑着我在潘集这片土地上度过了42个春夏秋冬。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年夏天……
2007年7月,潘集地区遭遇50年一遇的巨大洪灾,潘集芦家沟电力排灌站因设备故障,无法排涝,全线告急。一旦洪水破坝而过,潘集的大量煤矿、数以万计的良田、住宅,尽将化为泽国,后果不堪设想。淮南市市长亲自坐镇指挥,我带领着同志们成立抗洪抢险小分队,紧急搭设线路、安装变压器,调试设备,全力保障供电。
我们在坝上呆了整整三天三夜,饿了就吃方便面,困了就躺在大坝的草地上稍事休息,每天待在设备边,认真检查设备情况,确保万无一失。热浪暴雨不停侵袭,汗水、雨水、血水早已分不清彼此。蚊虫也似刻意阻挠,拼命地噬咬着每一寸皮肤,可没有一位同志叫苦叫累。
三天时间,过得说快也快,说慢也慢,在多方努力下,洪水终于被成功排走了。喜讯传来,我心里那根紧绷着的弦终于松了下来,眼前一黑,倒在草地上了。过了很久我才醒来,眼前都是同事们关切的脸庞,“老秦,你辛苦了!”我模糊的双眼中尽是他们关切的眼神和渡过难关后舒心的微笑,这不就是我最大的慰藉吗?
工作的37年里,我一直没有搬到淮南市区去住,就是为了更近地守护着电网、设备,有任何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全力保障供电可靠。
一转眼,我已告别奋斗一生的岗位5年了,这么多年来,我见证了淮南潘集电网40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今后我也一定会继续关注和支持毕生挚爱的农电事业,衷心希望我们的农电事业能飞速发展,农民朋友们能家家安居乐业、年年五谷丰登!
现在的我已经回到了出生地上海,每次漫步在华灯初上的外滩,想到来自第二故乡淮南的电能,通过“皖电东送”,点亮了这片土地,我都感觉自己的心从未离开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