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脂肪瘤1例

2019-01-07蔡兰兰张加琪刘山俊陈璐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液性暗区脂肪瘤

安 鹏,王 瑜,蔡兰兰,张加琪,刘山俊,华 艳,陈璐云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 襄阳 441000)

孕妇26岁,孕1产0。其夫31岁,饮酒史8年(日饮酒100~200 ml)。孕2周时有泌尿系感染服药史。孕周35+6周二维超声:胎儿脑中线向左侧偏移,左侧侧脑室见约0.84 cm×0.74 cm高回声,右侧侧脑室内见约1.13 cm×0.92 cm高回声;胎儿透明隔显示欠清晰,宽0.55 cm,其上方见约2.12 cm×1.13 cm高回声,且3处高回声区相连续(图1A)。超声印象:胎儿颅内占位,考虑脂肪瘤。孕36+1周MRI: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区多个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图1B),提示胎儿颅内占位。引产后胎儿尸体解剖发现颅脑肿瘤4.2 cm×3.1 cm×3.0 cm(图1C),病理检查见脑室及脑皮质组织并部分脂肪组织瘤样增生(图1D),病理诊断为颅内中线型脂肪瘤。

讨论颅脑脂肪瘤是颅内罕见肿瘤,多为良性,成人发病率0.08%~0.10%,胎儿期巨大脑脂肪瘤罕见。产前超声可明确诊断胎儿颅脑脂肪瘤,多表现为稍强回声及高回声肿块,边界较清晰,发育初期体积较小,常呈条索状、半月形或椭圆形,能量多普勒可分辨内部微细血流束,但诊断准确率不高,应以多断面连续扫查法逐级扫查颅脑水平,若发现异常稍强或高回声非对称性团块,应动态观察3~5周。MRI诊断该病敏感度高,多表现为特异性长T1长T2或短T1长T2高信号。本例胎儿脑脂肪瘤位于两侧脑室及透明隔之间,超声及MRI特征明显。胎儿颅脑脂肪瘤成分单一,常呈规则高回声团,边界清晰,脑中线多见,需与畸胎瘤、神经母细胞瘤及皮样囊肿鉴别。畸胎瘤常位于松果体部,形态欠规则,多呈圆形,内可见少许液性暗区,呈稍强回声团块样改变,局部可见少许钙化强回声;神经母细胞瘤常见于顶叶,形态极不规则,呈低回声或稍强回声改变,占位效应突出,内可见大片液性暗区及钙化;皮样囊肿常位于第三脑室侧后方,肿块多呈无回声,囊壁回声增强。

猜你喜欢

液性暗区脂肪瘤
后纵隔Ⅱ型髓样脂肪瘤1例
崇明地区粉质黏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线性分析
常州地区粘性土液性指数与压缩系数相关性分析
基于配准图像与水平集算法的宫颈荧光多生暗区分割方法
光束分析仪测量高阶拉盖尔高斯光束暗区半径研究
杭州市三年消除城市照明暗区3098处
心脏术后康复延迟患者便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临床特点及对策
基于光纤振动的激光散斑抑制方法的研究
跟骨脂肪瘤1例报道
土工试验中II 、C、ES三项指标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