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的研究
2019-01-07魏金荣
魏金荣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吉林 辽源 136200)
护理质量控制是指管理人员为保证下属的执行结果与计划相一致,对执行时出现的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以便实现预期目标和计划的管理活动。耳鼻咽喉科是一个重症患者聚集以及医患矛盾高发科室,而护理质控是保障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主要措施,采取综合性护理质量控制方法,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1],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现将耳鼻咽喉科重症手术患者护理质控的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统计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9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喉癌19例、鼻骨粉碎性骨折12例、重度鼻中隔偏曲9例、鼻咽癌8例、颜面部多处大外伤及咽部机械性创伤6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重患5例、重度急性喉炎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5例、颞骨骨折3例、气管异物2例,其中患者男47例,女22例;年龄6~82岁,平均年龄39.5岁,中老年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以及其他不同的慢病史17例。
2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标准
制定耳鼻咽喉科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基本原则和护理操作规程,根据《医疗临床护理工作指南》和《医疗护理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将专科护理纳入常态化,制定出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规范关键步骤,开展标准化护理,培训新入科护士熟练完成各项基本技术操作,组织护士开展讨论,针对各项要求大家不断探讨,不断改进修正,对易出差错的关键环节,反复回馈、研讨、修正,要求护士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给各班组制定了详细工作制度,严格按章执行查对制度,并制定出奖惩制度要求大家严格执行。根据制定的达标措施及考核办法,当小问题差错发生后,护士长立即就相应问题找出症结,提出防范措施,杜绝再次发生.耳鼻咽喉科护士护理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件书写以及专科性护理管理、急诊急救、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实施护理质控管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护士长必须根据护理部的要求以及质控标准,严格检查,严格管理。通过质控组的检查、考评,及时反馈信息,把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全工作的过程。
3 落实专科质控
3.1 重患急救中的质量控制:耳鼻咽喉科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最易发生不良事件,一切抢救药物与用品应实行“四固定”制度,急救用品 (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用后归放原处,随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值班护土要班班交接,并作记录。护士在患者抢救过程中,头脑要清晰,动作迅速敏捷,护士应迅速投入急救状态,及时建立2~3条静脉通路,保证给药的通畅。熟练地给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监护仪随时观察动态指标,吸氧/吸痰、动作熟练且轻柔。耳鼻咽喉科术后的患者因手术的部位,术后应树立“预防是最好的治疗”的理念,预防一切并发症发生,防止误吸紧张有序地执行医嘱,忙而不乱,密切巡视病房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医师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抢救过程中听请医师指令,药物给药前要双人核对,尤其是药名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口头医嘱必须重复一遍,避免有误,确保各项查对制度无差错,而且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瓿、输液空瓿、输血空袋等用完后暂行保留,以便统计与查对,避免医疗差错。在紧急情况下如心跳骤停时,护士要能够迅速正确配合医师轮流正确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这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从而深化优质护理服务[3]。
3.2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抓质量必须抓基础,从基础上优化提高,特别是重症患者,要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安静、舒适,床旁加护栏,严防突然躁动呛咳发生坠床。气切患者以及年老体弱患者要严格每日生活护理交接班,防止发生压疮,坠床、烫伤等不良事件,强化护士交班内容,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专科护理知识,做好危重患者的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定时翻身、叩背防止褥疮和坠积性肺炎发生,重症患者基础护理落实率与合格率为100%,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不良事件常是护理纠纷的根源,针对耳鼻咽喉科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针对性防范,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4]。妥善处理患者及其家属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理解病患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作为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管理、安全控制、优质护理、高效服务的宗旨,实现护理技术、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5]。
3.3 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强化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科室护士长不定期组织学习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指控小组组长每天检查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指出并责其修改。抢救患者时护士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 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不得涂改、勾描护理文件,一定按要求正确及时准确记录抢救单,以备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建立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和奖惩制度评比,实现了护理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管理,确保护理质控与安全成为常态[6]。
3.4 加强心理护理和延伸性服务:护士长要强调科室护士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以及社会化需求,合理调配护理资源,增加护士跟患者接触的时间,及时发现患者产生的紧张、低落、焦虑、失望、悲观等不良情绪,针对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和顾虑,制定出要解决的问题和实施方案计划。加强巡视及时解答患者对于疾病治疗护理中的各种疑问,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疏导,对于同时伴有心脑血管患者,要特别注意巡视和病情观察,对年龄大、有高血压、颈内动脉钙化或者颈内动脉迂曲是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7]。责任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做一些健康教育学习卡片,帮助患者调整术后转变和适应术后状态,如喉癌患者发生,气切患者的心理生理改变,调动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主动性。护士在实施护理干预时,我们应是健康的促进者。对于康复即将出院的患者,健康教育的指导往往可以是患者今后尽快回归社会的关键,在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方面,我们又是教育者和顾问,我科给患者预留了科室电话,定期随访指导,随时解决患者出现的问题,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确立让患者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护理质量控制与监督的实施并将护理服务延伸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3 小 结
护理质量控制与监督在耳鼻咽喉科重症患者中发挥了充分强大的作用,护士在各项护理指标合格率不断提高. 护理各环节能够及时、准确地控制、反馈、评价,护理工作的质量大幅提高并且不断地在持续改进完善中.优质护理使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