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骨折急诊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9-01-07李琳琳
李琳琳
(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在临床急诊患者当中,骨折患者数量较多,在急诊骨折患者当中,手术治疗是效果较好的方案。但是,如果患者无法接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出现并发症等。此外,很多骨折患者在术后也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如果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疏导,患者焦虑情绪过于严重,也会造成对护理工作不满意[1]。我院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选择针对性护理方案,现根据研究数据等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1~12月被送至我院急诊科治疗的患者中选择92例骨折患者开展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影像学检查得以确诊,并且具备手术指征,均接受手术治疗。我院在此次研究中,排除以下对象:精神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患者、意识模糊患者、不符合手术指征患者、无法配合研究进行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我院将其均分成基础组及针对组,每组各46例。基础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19~68岁;针对组中男27例,女为19例,年龄则为18~67岁,两组患者基础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基础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包括患者各项指标的检测、体征观察、病情变化监护、饮食调整等,针对组患者则需要接受针对性护理,主要方法如下:①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术后清醒以后,对患者的个人心理进行干预。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出现疼痛情况是正常现象,可以指导患者深呼吸、做一些喜欢的事等分散个人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以免疼痛严重加重焦虑情绪。护理人员也需要对患者的个人心理实施科学调节,不断培养患者的积极心理,多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②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等,在患者的病床中间安装床帘,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护理人员应当做好病房内温度以及湿度的调节,也可以播放一些患者喜欢的舒缓音乐等,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既可以美化环境,也能放松患者心情。③护理人员还应当在患者护理中融入家庭支持,让患者的家属参与到患者护理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不要斥责患者等。患者家属应当多让患者感受家庭的温暖,消除患者术后的恐惧感等,让家属帮助患者树立术后恢复的信心[2]。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类型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感染、褥疮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此外,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类型护理后的焦虑情绪进行对比,利用SAS评分加以对比,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焦虑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数据需要接受SPSS21.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利用χ2处理,计量资料则接受t值检验,若数据处理显示P<0.05,即为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患者焦虑情绪:基础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59.6±3.4)分,针对组患者SAS评分则为(35.2±1.8)分,数据对比后t=43.017,P=0.000<0.05。
2.2 患者并发症情况:基础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有8例出现并发症,针对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并发症,数据对比后χ2为6.035,P=0.014<0.05,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3 讨 论
骨折在临床急诊科中十分常见,绝大多数患者为意外创伤造成骨折,这样就导致患者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等,焦虑情绪也会较为明显,还有很多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反应等[3]。针对这类患者来讲,为其选择科学的护理方案十分关键。
我院在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当中应用针对性护理,针对性护理方案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性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为其选择符合自身的护理方式,这样可以保证患者接受针对性更强的护理干预,避免护理工作不到位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等。我院护理人员在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当中,从患者的焦虑情绪干预、环境护理以及家庭支持等方面入手,保证患者的护理工作较为全面,避免患者护理出现严重漏洞等,这样既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也能确保其康复进程相对较快,患者的焦虑心理也会得到更为明显的切实改善。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类型护理干预。在对比相关数据后可看出,针对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基础组,且SAS评分明显低于基础组,相关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针对临床当中急诊骨折患者的护理来讲,让其接受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避免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该护理方案可大范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