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研究
2019-01-07倪丹
倪 丹
(铁岭市妇婴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在临床多见,而本病作为妊娠期的常见严重并发疾病,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危害均极为突出,甚至可导致产妇及胎儿死亡的情况,因此对本病的诊治需求较高。有研究显示[1],本病的发生机制为全身小动脉的痉挛,因此对于本类孕妇进行血流方面的检测价值较高。本文中我们就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与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本院诊治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观察组,同时期的7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照组的70例健康孕妇中,年龄为22~40岁,平均为(29.5±5.6)岁,孕周为30.5~40.0周,平均为(36.6±2.2)周,其中经产妇20例,初产妇50例。观察组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年龄为22~41岁,平均为(29.3±5.7)岁,孕周为30.0~40.5周,平均为(36.5±2.4)周,其中经产妇19例,初产妇51例;分类:妊娠期高血压者35例,轻度子痫前期者20例,重度子痫前期者15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及分娩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组孕妇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将两组孕妇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孕妇均于仰卧位下接受检查,探头频率为2.0~5.0 MHz,找到子宫动脉后进行细致检查,两侧均进行检查,取两侧的平均值,检查指标为子宫动脉S/D、PI及RI。统计两组孕妇的上述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检测结果,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中不同分类患者的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检验:本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包括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两类,分别以均数±标准差(s)及百分比(%)表示,并采用软件SPSS22.0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孕妇的子宫动脉S/D、PI及RI值分别为(1.55±0.15)、(0.30±0.03)及(0.27±0.04),观察组孕妇的子宫动脉S/D、PI及RI值分别为(1.83±0.19)、(0.42±0.06)及(0.35±0.06)。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子宫动脉S/D、PI及RI值分别为(1.60±0.16)、(0.33±0.04)及(0.31±0.05);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的子宫动脉S/D、PI及RI值分别为(1.92±0.18)、(0.40±0.07)及(0.40±0.07);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子宫动脉S/D、PI及RI值分别为(2.36±0.23)、(0.52±0.09)及(0.49±0.09)。
观察组的子宫动脉S/D、PI及RI均高于对照组(t=9.677、14.967、9.282),且观察组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的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显著,主要为重度子痫前期的子宫动脉S/D、PI及RI均高于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孕妇(t=13.443、10.413、9.072、6.354、4.441、3.331),轻度子痫前期孕妇则高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t=6.818、4.734、5.5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是导致孕妇死亡的重要妊娠期不良情况,临床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控与诊治重视程度极高。而本病作为循环系统疾病,其对孕妇及胎儿的血流影响较大,因此对本类孕妇进行血供等方面状态的研究意义较高。临床中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各方面血流的研究多见,其中子宫动脉的血流参数研究即多见,但是众多研究结果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2-7]。本文中我们就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研究的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子宫动脉S/D、PI及RI均高于健康孕妇,而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均高于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轻度子痫前期孕妇则高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说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存在明显的子宫血供异常情况,且此类血供对于疾病的分类也有指导作用,因此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的检测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