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及预防

2019-01-07廖新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创面发生率患儿

廖新

(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科,沈阳 110032)

意外伤害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造成的损害或死亡。儿童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发生率高、后遗症多,全球范围内约有一半儿童死亡是由于意外伤害所致,已超过小儿肺炎、恶性肿瘤、先天性畸形及心脏病等疾病的死亡总和,成为儿童死亡的第1位原因,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健康问题。意外伤害不仅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常见的意外伤害有跌落伤、溺水、烫伤、中毒等。因此,综合分析学龄前儿童这一伤害高发人群的常见伤害类型,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有利于该年龄段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1 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1.1 年龄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年龄与儿童伤害呈高度相关。不同年龄段儿童身体发育情况和活动范围不同,导致其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亦不同。烧(烫)伤、窒息等意外伤害主要发生于低年龄段(<6岁)儿童,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运动及语言发育都趋向成熟、喜欢探索新鲜事物、活动范围广,而家长对其看护放松,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较弱有关。

1.2 性别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男孩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明显高于女孩。这种性别差异与两性的生理和活动特点不同有关,也与家长和老师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和保护方式不同有关。如男孩车祸发生率比女孩高,不是由于发育、协调和肌肉力量方面的差异,而是因为男孩喜欢探索新鲜事物,活动范围广,使用自行车的机会和时间比女孩多。

1.3 环境石修权等对1990—2012年间中国0~14岁农村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的Meta分析显示,意外伤害的发生与死亡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这与农村儿童家庭居住环境较差、防护设施少、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安全意识不强等有关。部分意外伤害发生也有季节分布特点,如CO中毒患儿在秋冬季节发生较多;农忙季节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明显增加。

2 3~6岁儿童常见意外伤害

2.1 跌落伤据统计儿童意外跌落伤是儿童意外损伤的首位原因。中国儿童青少年2002—2012年跌落伤发生率Meta分析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跌落伤害发生率在性别、城乡、地区间存在差异。城市儿童青少年跌落伤发生率高于农村,与城市中一些建筑设施(如阳台、楼梯、门窗)、运动场 所/器材等缺乏保护装置,室内外地面普遍硬质化,孩子独处时间较多等有关。同时跌落伤又是农村儿童伤害的首位原因。与农村存在山崖、不平道路等高危自然因素,房屋多为开放式,缺少防护栏等儿童跌落的安全隐患有关。男童跌落伤发生率高于女童,可能与两者的性格及行为特点有关,男童生性好动,暴露于伤害危险因素的机会较多。

对于发生跌落伤的儿童,需了解孩子受伤部位和程度,不要轻易移动、摇晃孩子,建议先原地观察孩子的意识、是否有骨折的表现等。对于无呼吸、心脏停搏的孩子立即给予心肺复苏,为孩子的抢救争取时间。如果孩子出现目光呆滞、呼叫不醒、全身松软、萎靡、头痛、走路不稳等情况,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即使没有上述表现,也要密切观察孩子在48 h内的精神状态,以除外迟发型颅内出血的可能。

2.2 溺水和窒息多项研究表明,溺水是我国5~9岁儿童意外死亡的第1位原因。儿童落水的原因主要是在水源岸边行走、玩耍或涉水。溺水发生地点主要在自然水域,以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好发,可能与居住条件差和家长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有关。也有部分低年龄儿童是淹溺在家中浴缸、水桶或水缸中,提示监护人对家庭贮水地方要加强防范。溺水中仅约有一半发生在夏季,其余季节仍有大量溺水意外发生,提示对于溺水的预防应不止于游泳的看管。

溺水后患儿临床表现多样,常以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表现多见,如吸入性肺炎,重症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昏迷或者抽搐等表现。溺水患儿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现场的急救和后期并发症的防治。因此,发现患儿溺水,抢救应就地进行,立即清理呼吸道,保持其通畅。若溺水者出现心脏停搏及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从而降低病死率、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进入医院后,积极有效地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溺水患儿救治的重点和关键。由于我国目前全民总体缺乏系统急救知识的培训,在场人员对于溺水患儿出现的心脏停搏及呼吸停止,不能施予有效的心肺复苏,往往错过溺水施救的最佳时机。

2.3 烫伤烫伤是发生率最高的儿童烧伤,多数烫伤发生在<6岁儿童中。通常发生在家庭环境里,热源可能是家里开了较久的灯、热的洗澡水、放入被褥中的热水袋、暖宝宝,也可能是随意放在桌子边炎热的食品或液体,或是“非烹饪”时的灶锅,有的致伤原因与儿童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热土、热灰烧伤在农村多见,化学蚀灼伤和电灼伤在城镇多见。较为严重的烫伤有致残性。

在烫伤发生后,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院前急救措施,可以将烫伤造成的危害降到最小,有益于后期的治疗与康复。Graham等将儿童烫伤后的急救措施总结为STOP程序,即:去除热源(strip clothing, S),阻止伤害进一步发生,对于附着于皮肤的衣物切忌强行去除,防止撕脱表皮而造成伤害;冷疗(turn on the tap, T),烫伤发生后尽早进行冷水持续冲洗或浸泡创面,持续15~20 min (不是越久越好,防止发生低体温症),有效限制烫伤创面发展,避免形成瘢痕,减少植皮治疗需求,是儿童烫伤后最为关键的急救措施;及时求医(organise help, O),年龄≤5岁或烫伤面积较大和较深的儿童,须在及时冷疗后送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止痛、补液、抗休克等后续治疗,以防止烫伤创面恢复不佳导致瘢痕挛缩,引发功能障碍;保护创面(put on appropriate dressings, P) ,烫伤会使皮肤发生炎症反应而变得脆弱,引起继发性损伤,合理使用敷料,保护烫伤创面可有效防止损伤进一步发展。不建议在伤处涂抹牙膏、酱油、蜂蜜、锅灰等物品,以防滋生病菌,使创伤向深部发展,不利于后期治疗和创面修复。

2.4 中毒的主要原因儿童由于年龄小,对新生事物好奇,识别农药、鼠药等毒物能力差,及家长缺乏防范意识,对有毒有害物保管不当,使儿童成为中毒的高发人群。调查发现接近30%的家庭会有随意摆放杀虫剂、洁厕灵等易发生化学损伤或中毒的物品。预防的重点:提高家庭成员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认识,妥善管理家里的药品、消毒剂等;给孩子喂药时,看好剂型和用量。

由于误服的药品或毒物不同,孩子的临床表现不同,患儿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有异味、流口水、抽搐等。对于儿童衣服、鞋上浸上毒物的,应立刻将衣服、鞋子脱掉,避免毒物再次摄入;针对皮肤灼伤,应立即使用清水冲洗,并到医院就诊。在不能判断毒物性质的时候,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催吐,以免强酸或强碱性毒物,再次损伤食道。对于误服药物的处理,建议到医院就诊,根据孩子摄入药品和剂量,由专业医生判断处置。

3 儿童意外伤害的干预

3.1 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的监测结合我国国情,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伤害发生随时间和地理分布改变的趋势;确定伤害发生的危险人群;在伤害发生严重的地区和今后趋于严重的地区、单位(如医院急诊室、学校等)设立监测点,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扩大监测范围,最终在全国建立监测系统。

3.2 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目前教育干预是意外伤害综合干预中最常用,也是最经济、最具持久效应的干预方式。宣传教育应针对整个人群,通过伤害防治常识及相关法规的普及,强化监护人及儿童青少年安全意识,通过其知识-态度-行为的转变,避免伤害的发生。因地制宜,考虑地域特色、生活习俗等,尽可能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方案。加强对社区综合性的管理,同时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问题。

3.3 法律的强化建立健全保护儿童安全的法律法规,借助法律的威慑力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如制定法规要求在明确有危险的场所,设有醒目易懂的标识;要求机动车安装安全带或儿童安全 座椅,限制车速;规定生产厂家对玩具、家电、药品、食品等产品的设计兼顾安全性,限制或取缔易导致婴幼儿发生伤害的产品进入市场,最大幅度降低儿童伤害的发生。

儿童意外伤害不仅是一种躯体伤害,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也是一个严重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因学龄前儿童缺乏对危险的概念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就需要以政府行为为主导,综合地区、年龄、性别及伤害类型等因素,建立完善的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急救系统,切实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猜你喜欢

创面发生率患儿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