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译中的中西茶文化对比研究

2019-01-07黄美娜

福建茶叶 2019年3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茶文化内涵

黄美娜

(太原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 030000)

在整个英语翻译活动中,要确保翻译活动实现应有价值,就应该顺应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翻译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在确保文化交流实效性的同时,实现本质性传递与融合。在英语翻译过程中,想要实现对翻译内容的最佳传递,除了要从消除语言差异出发,也要注重对翻译内容的本质内涵与多种价值进行分析,结合实际交流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特别是要结合具体语言交流与应用,真正推进英语翻译创新。

1 中西方茶文化概况对比分析

茶文化是我国与世界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开展文化交流过程中,茶文化不仅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更是文化传递与思维诠释的重要平台。通过对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形态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为多元文化交流与传递提供重要素材和载体。中西方茶文化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加上中西方发展茶文化的基础环境也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复合型因素,都成为当前我们对比两种茶文化的重要内容。

1.1 形式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形成于不同自然环境

茶在我国先秦时期形成,并且在隋唐时期正式融入大众社会生活之中,成为一种独立、系统化的文化形态。在近代社会,尤其是“世界一体”之后,茶文化与“航海文明”一起传入世界各地,从单一的中国文化元素升级为世界茶文化体系。特别是在英国,实现了茶文化的再塑造。但是在对中西方茶文化进行具体分析时,我们应该看到两者存在层次化、系统化的差异性,这一差异从本质上看,源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因素。其一,我国是茶叶的重要产地,西方多数国家并不生产茶叶,更多依赖茶叶的进口。因此,在大量茶叶贸易活动中,丰富了其本身对茶叶和茶文化的新认知与理解。但是我国更多是一种茶文化的原生态。其二,我国是以温带、亚热带气候为主的地区,温度适宜,气温相对较高,这一自然环境,就更适合绿茶的饮用与品尝,所以,我国的茶文化更多是以绿茶为主的文化。当然,也有部分红茶、花茶等等。但是,西方国家较为寒冷,红茶是其饮茶过程中的首要选择。品味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茶叶,其背后所形成的不同茶文化理解与认知,就存在实质性差异。总之,正是因为中西方茶文化形成于不同的自然环境生态之中,从形式上,就决定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客观差异。

1.2 内涵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形成于不同社会环境

实际上,中西方茶文化虽然都与“茶”相关,但是两种茶文化的表现方式和内涵理念都有着实质性差别。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是多样化的,在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理解时,我们不妨从形成中西茶文化的社会背景出发。其一,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在于形成于不同时代背景。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茶文化是从饮茶习惯出发,融入具体环境所形成的文化体系。我国的茶文化是源自封建时期的文化形态,此时社会生产力相对有限,加上生活以“清修”为主。而西方茶文化则主要形成于近代社会,尤其在工业革命之后,在资本积累极其丰富的时代环境下,西方茶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饮茶过程更加奢华,尤其是“下午茶(afternoon tea)”更是以内容丰富、奢华为主。其二,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在于该文化的传播根源存在差异。我国茶文化虽然早期是在贵族生活中传播,但是在唐朝以后,尤其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之后,实现了茶文化的大众化发展,所以,我国茶文化是一种大众性文化。茶叶在传入西方之后,主要有贵族品尝、享用,所以,该文化有着浓厚的贵族气息。比如,在西方茶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礼仪与文化气息。其三,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表现为内容、内涵的差异性。我国茶文化是世界上茶文化体系最丰富的文化形态,从浅层次的茶叶产品类型,再到与茶相关茶艺、茶画和茶诗歌艺术,以及茶文化内涵等等,构成了完善的茶文化链条。但是西方茶文化则不同,作为一种传入性文化,茶文化与原文化之间的融合程度相对较浅,即使形成了相关文化形态,也仅仅在部分范围内进行传播,影响力相对有限。

2 英语翻译过程中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表现

为了更好地开展英语翻译活动,可以选择合适的翻译材料作为研究切入点。研究英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性,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翻译实践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也让人们对语言应用形成了更全面的理解。

2.1 差异是基于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英语翻译过程中中西方差异化表现是多层次的,除了基础性词汇、语法存在差异外,实际上,其语言习惯也存在多样化差异。因此,在具体的英语翻译过程中,要结合多种语系的差异性、表达方式的差异化等多种因素。在具体英语翻译过程中,对其翻译内容的内涵和本质内容进行全面描述,通过充分考虑大众的语言应用习惯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而让英语翻译实现最佳效果。在具体英语翻译过程中,应该保证翻译内容与目标之间呈现一致性,通过使用翻译技巧和方法,真实再现翻译内容,实现英语翻译的综合价值。客观的看,中西方茶文化中,受到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影响,往往对同一种茶文化词汇或者内容,都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比如在关于“红茶”的名称描述上,就存在多种表达方式。英语中关于“红茶”的翻译为“black tea”,并非直接英译的“red tea”。这一现象的根源与大众的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差异,有着重要关联。此外,在词汇、语法和句子表达等多个方面,中西方茶文化表述中,都存在复杂性差异。

2.2 差异是基于文化内涵与实际应用的差异

实际上,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源自文化内涵与实际应用上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英语翻译过程中,应该根据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实际翻译需要等多种内容,来选择最合理的翻译方法,确保翻译结果符合内容实际,并且能够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在传统的英语翻译过程中,往往过多关注翻译材料的表面意思,忽略了翻译内容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内涵诠释与翻译实际应用相结合方面,缺乏有效融合,尤其未能寻找到合理的融合点,影响了英语翻译的实际效果。实际上,语言翻译与交流应用的最终目标,并不在于简单的消除语言差异,关键在于通过语言内容的合理转化,从而实现理想的语言应用效果。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本质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聚焦内涵差异,融入实际应用需要,将是从本质上实现英语翻译的最佳效果。

3 中西方茶文化视角下英译翻译技巧

从中西方茶文化的具体对比中,可以看到语言翻译与交流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效果,就需要充分注重以实际应用为基础,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并且结合实际需要对翻译活动进行补充,确保翻译内容实现准确、等价传递,实现英语翻译的最佳效果。

3.1 立足文化内涵,注重诠释翻译方法与技巧优势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从中西方茶文化视角出发,需要注重使用现代化的翻译技巧与交流理念,灵活传递翻译材料内容。尤其要从文化的差异性对比出发,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翻译体系,发挥现代翻译技巧的应用优势,灵活选择翻译方法,融入文化体系的综合内涵,真正有效的传递翻译内容。当然,在具体英语翻译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翻译材料的文化内涵进行全面剖析,杜绝机械翻译,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诠释科学完善的翻译机制,利用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与对比,从而为英语翻译提供有效支撑。

3.2 立足交流实际,灵活使用翻译方法

消除文化上的差异与不同,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具体文化交流过程中,对翻译活动的综合需要。根据目前英语翻译活动的表现状况看,主要有直接翻译、按照意思翻译等多种类型的翻译方法。因此,在英语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在确保精准翻译原内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文化交流活动的整体性诉求,确保原有内容的“等值传递”,发挥语言交流的优势,凸显英语翻译活动的多样性交流需要。

3.3 统一翻译体系,规范开展英语翻译活动

在中西方茶文化交流过程中,与茶相关的术语相对常见,想要实现理想的翻译效果,就必须注重对规范术语的普及与推广。通过不断完善翻译体系,从而实现英语翻译的最佳效果。在当前大众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茶及茶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西方茶文化想要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实现全面合理的交流与传播,就需要统一翻译规范与术语标准,从而为真正消除英语翻译的差异,提供实质性帮助。

4 结语

当前,在立足中西茶文化的对比性,具体开展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完善的英语翻译体系。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进行综合对比,从而为英语翻译活动寻找到全新视角,实现翻译活动的规范化与内涵化地开展。同时,在英语翻译时,要注重结合具体的翻译内容,将中西方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语言交流机制相结合,增进翻译内容的文化底蕴,实现理想的英语翻译效果。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茶文化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