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1-07朱华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性

朱华清

(营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甚至演变成肝癌[1]。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病毒、保肝、调节免疫功能等途径进行的,但尚未发现彻底治愈此病的医疗方案。因此,为更好地实现治疗效果,我院对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21~72岁,平均(48.5±1.2)岁,病程1.5~14年,平均(7.2±0.8)年;观察组男36例,女39例,年龄22~74岁,平均(48.9±1.5)岁,病程2~15年,平均(8.3±0.9)年。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包括生命体征检测、病情观察和基础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内容有: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讲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措施、护理要点和相关注意事项等基础健康知识,帮助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解答在病情方面的困惑,减少患者忧虑。②心理干预: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缓解其不良情绪;倾听患者情感表达时,需耐心认真,使患者产生被关怀、支持的感觉,从而提高与疾病抗争的信心。③用药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药物时,应将药品功效、用药时间、方式、剂量等相关知识逐条告知,并向患者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使患者明确此类反应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担忧;不定时查看患者用药情况,避免部分患者私自调整剂量甚至停止用药。④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鼓励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足够蛋白质,控制油脂和盐分的摄入量;保证每天2000mL的饮水量,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戒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1.3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两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临床效果判定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指标显示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或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参照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3]判定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满意度判定参照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满分100分,非常满意:81~10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0~5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 20.0统计处理文中数据,护理总有效率和满意度采用计数资料描述,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心理状态采用计量资料描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前焦虑评分(70.8±1.2)分,抑郁评分(71.3±1.5)分,观察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71.2±2.4)分和(71.6±1.8)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差异不明显(t=1.291,P=0.099;t=0.109,P=0.135)。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评分(63.2±1.5)分,抑郁评分(63.6±2.8)分,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为(54.7±1.2)分和(55.2±1.6)分,比较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21,P=0.000;t=22.558,P=0.000)。

2.2 两组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结果:对照组显效26例(34.7%),有效33例(44.0%),无效16例(21.3%),总有效率59例(78.7%);观察组显效30例(40.0%),有效40例(53.3%),无效5例(6.7%),总有效率70例(93.3%)。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明显(χ2=6.680,P=0.010)。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33.3%),基本满意35例(46.7%),不满意15例(20.0%),满意度60例(80.0%),观察组非常满意32例(42.7%),基本满意39例(52.0%),不满意4例(5.3%),满意度71例(94.7%),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P=0.007)。

3 讨 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超过半年,未能彻底清除病毒,使得乙肝病毒潜伏体内或引发肝炎疾病[4]。现阶段临床将延缓纤维化进程、抑制乙肝病毒发展和保护肝脏功能作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关键,从而帮助患者延长存活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此过程中患者担心治疗效果,加上人际关系缺乏、经济压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可能产生恐慌、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为此,临床必须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推动治疗工作顺利进行。研究发现[5],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它是在保证基础护理工作的前提下,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深入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病情,同时认识到合理用药和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接受治疗,提高临床效果和满意度。徐容军[6]研究发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差异明显。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证明优质护理可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调整患者负面情绪,提高临床效果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