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19-01-07刘凤丽
刘凤丽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胆结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此种疾病与患者饮食习惯具有一定联系[1]。发病时患者普遍表现为腹部急性疼痛,且病情相对严重,需及时展开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法。丹手术会给患者产生创伤,且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因此,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本文研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挑选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胆结石患者102例。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胆结石,且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62例,女40例,患者年龄为20~72岁,平均年龄为(48.3±3.6)岁。通过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即术前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告知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手术操作中配合医师,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展开全程优质护理措施。具体操作流程如下:①构建优质护理小组。为确保围手术期护理措施,需构建优质护理小组。组长每天检查基础护理工作,确保晨晚护理服务落实到位,并不断改善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小组成员护理行为。②术前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注意观察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采用亲切的态度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导,以便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3]。根据患者现有的知识结构,可向其说明有关胆结石的相关知识内容,告知手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促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一定了解,消除恐惧心理。并嘱咐患者术前食用高蛋白、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生冷、刺激、油腻性食物。手术前1天保持流质性食物,术前12 h禁食。③术中优质护理。在手术操作期间,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医师摆放好合适体位。通过肢体与语言给予患者精神支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仔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予以处理[4]。④术后优质护理。患者送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予以心电监护和吸氧治疗,促使患者去枕平卧,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护理人员还需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的变化。告知患者排气喉方可进食[5]。日常饮食可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并控制脂肪量的摄入,禁烟酒,不可暴饮暴食。术后6 h,护理人员便可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运动,如上下肢与翻身活动。术后第1天可下床,告知患者尽早活动。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腹胀、胆漏、腹痛等并发症,注意观察患者巩膜与皮肤的变化,如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同时安抚患者不必惊慌。针对即将出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留取其联系方式,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以便随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嘱咐患者健康饮食,随时复诊[6]。
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差异,利用专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所有数据,并经χ2检验后,采用标准差和均数进行表示,分别借助卡方与t原理进行检验,以确定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在P<0.05后,表明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为(97.1±5.7)分,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5±6.4)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评分与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对照组HAMA评分(12.7±3.9)分、HAMD评分(25.9±5.1)分,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12.9±3.8)分、HAMD评分(25.8±5.2)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明显于对照组,对照组HAMA评分(7.1±1.4)分、HAMD评分(11.6±3.1)分,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2.2±1.5)分、HAMD评分(6.1±3.1)分,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具有显著的优势,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3±0.6)h、术中出血量(72.6±8.4)mL以及并发症发生率11.8%(6/51),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2.9±0.8)h、术中出血量(91.9±9.5)mL以及并发症发生率29.4%(15/51),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节奏持续性加快的过程中,胆结石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其中胆囊结石最长多见。治疗胆结石通常采取手术方法[7]。在临床医学快速发展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方式。该种手术操作可显著提高安全性,但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同时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为提高手术效率,确保手术安全,通常辅以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此次研究活动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展开全程优质护理措施。其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性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护理模式,护理工作落到实处,可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护理服务,提升整体性护理服务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深入学习护理服务理念,提高专业水平,强化服务理念,全面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8]。
综上所述,为胆结石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时,全程沿用优质护理程序,将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