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复方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9-01-07于丽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孕激素孕酮肌瘤

于丽娜

(阜新市彰武县妇幼保健院,辽宁 阜新 123200)

子宫肌瘤在临床妇科中发病率较高,子宫出血、白带增多及子宫疼痛等均属于主要临床症状[1]。大部分患者在确认后均选择保守治疗,故选择合适的对症药物成为促进患者症状缓解、加速身体康复的重要环节。复方米非司酮属于抗孕激素类药物,增加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以发挥缩小肿瘤的作用。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复方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接收同时实施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0)与对比组(n=30),研究组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2.50±16.50)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50±1.50)年;对比组年龄27~57岁,平均年龄(42.50±15.50)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50±1.50)年;纳入标准:子宫剂量症状较轻、身体情况不宜接受手术治疗、距绝经年龄较近;排除标准:患重大精神类疾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不具备自主表达能力;在统计学中将两组年龄、病程等基线治疗纳入治疗显示并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临床比较分析。患者及家属同意此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 方法:对比组患者采用复方米非司酮治疗,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效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10950170,每天睡前口服12.5 mg,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组患者选用复方米非司酮(复方米非司酮30 mg+双炔失碳酯5 mg)治疗,该药由湖北人福药业提供,国药准字H20057353,半片/天,睡前服用,连服3个月观察疗效。在患者用药前以及用药后的3个月,对患者的盆腔进行妇科检查,采用b超对患者的子宫三维径线进行检测,计算子宫肌瘤体积,如果患者有多发肌瘤,那么则以最大部位为准。

1.3 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超过30%,且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为显效,患者子宫肌瘤以缩小10%~29%且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患者肌瘤体积无明显变化,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乏力等。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研究组(n=30),恶心1例、无呕吐、乏力1例,共2例,占比6.67%;对比组(n=30),恶心2例、呕吐4例、乏力5例,共11例,占比36.67%;(χ2=7.954,P=0.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3 讨 论

子宫肌瘤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属于技术依赖性肿瘤范畴,同时为良性肿瘤疾病,多发于生育期女性。相关文献表明,子宫肌瘤中存在孕激素受体,而肿瘤发病与进一步进展与孕激素具有密切关联,且存在协调作用。伴随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目前保守治疗时多选择复方米非司酮治疗[3]。复方米非司酮属于孕激素受体拮抗药物,患者服药后复方米非司酮可与孕酮受体相结合,以有效取代孕酮,进一步抑制孕酮活性,最终降低患者孕激素及孕酮水平,促使卵巢中的黄体溶解。除此之外,复方米非司酮可发挥与雌激素的抗争作用,从而抑制性腺轴、垂体,使得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最终保障治疗效果。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肌瘤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比组,且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亦显著低于对比组。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复方米非司酮相较于对比组应用单纯复方米非司酮治疗更具优势,且最终只来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复方米非司酮临床疗效较佳的主要原因为双炔失碳酯含有弱雌激素,可在患者体内发挥抗雌、孕激素效果。再加之复方米非司酮协调作用显著,故应用小剂量,即可释放大能量。综上所述,将复方剂量复方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保守治疗最佳效明显,可对临床症状予以有效改善,促进患者机体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孕激素孕酮肌瘤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保胎药须小心服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腹腔血与静脉血β-HCG与孕酮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
雌、孕激素联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