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与斜圆形针头刃针的设计与运用

2019-01-07刘佩瑶王海东

中医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刀口专利号针刀

刘佩瑶,王海东

(1.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在20世纪70年代,朱汉章教授设计发明了针刀,经过40多年发展历程针刀医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针刀医学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基础上,借鉴、吸收西医学及自然科学,融合创造而形成的医学新学科[1]。在针刀医学理论体系指导下的针刀疗法,在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肩周炎等慢性难治性软组织疾病及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2-3]。为避免在针刀治疗的过程中损伤周围正常组织,郁金岗主任设计了斜圆形针头刃针,是一种新型的中医针具[4]。笔者在此简要介绍针刀与斜圆形针头刃针的设计、运用及原理,阐明在使用过程中两者各自的优缺点,以指导读者以及临床工作者选择恰当的针具治疗疾病。

1 针刀和斜圆形针头刃针的设计历程

1.1 针刀的设计历程

1976年,朱汉章教授接诊了一位在工作过程中被木头挤伤手的木匠,此人别处求医无果,遂来寻求朱教授帮助。此患者就诊时,手背、手掌大面积肿胀,伴有屈伸功能活动受限。朱教授考虑此症状可能因积液所致,遂用注射针头试图在不同部位,向不同的方向抽取液体,但并无液体被抽出,治疗后让其回家修养。1周后此患者来复诊,告诉朱教授,他的患侧手已经可以屈伸活动,只是稍有肿胀,要求再次治疗,朱教授用同样的方法抽液治疗,仍无液体抽出。又1周后,患者受伤的手已经完全治愈,可以正常工作,特前来感谢朱教授用抽液疗法治愈他的手。经此启发,朱教授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不断思考,不断积累,最终发明设计了针刀[5]。

1978年,针刀引起江苏省卫生厅的重视,而被其列入重点科研课题[5]。1984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多家大型医院对针刀疗法进行临床鉴定,多名专家一致认为,此疗法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用于临床。1987年11月25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朱教授首次成功申报关于针刀器械知识产权的实用新型专利《新型手术针刀》(专利号 CN87206148)[6];1999年12月1日,朱教授又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新型手术针刀》(专利号 CN98208305.X)[7];同年12月15日,教授申报实用新型专利《注射针刀》(专利号 CN98208308.4),可以针与刀以及注射药物相结合治疗疾病[8];同年朱教授成功申报《旋转刀刃手术针刀》(专利号 CN98208306.8),针刀功能基础上又增加旋转刀刃的功能,可以对血管或者管腔内异物阻塞进行清除[9]。与此同时,还申报了《剪刀刃手术针刀》(专利号 CN98208307.6),在针与刀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剪刀的功能,可在治疗过程中剪断分离异常软组织[10];2005年朱教授对前期设计发明的成果进行总结,成并申报发明专利《系列闭合性手术针刀》(专利号 ZL200510059633.0),在此专利中,详细叙述了12 种类型33种型号的针刀[11]。 至此,不同类型中各种型号的针刀器械已成功设计出来。

1.2 斜圆形针头刃针的设计历程

郁金岗主任自1994年学习针刀以后,将针刀疗法运用于临床实践,用此疗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各类疾病。在一次接诊患者的过程中,手边缺少针刀,但患者又要求郁主任治疗,故郁主任用手边的注射针头代替针刀对患者实施治疗,亦取得满意疗效[12]。受此启发,郁主任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斜圆形针头的刃针》(专利号 CN200620047476.1)[4],此专利的申请,在针刀医学疗法中又多了一种针具。

2 针刀和斜圆形针头刃针的外观

2.1 针刀的外观

自朱汉章教授申请发明专利《系列闭合性手术针刀》[11],总结针刀的类型12种型号33种。虽然不同的针刀因疾病治疗需要而设计成不用的类型,同种类型又因所需要治疗的部位不同或者疾病不同而设计出不同的型号,但其共同点均是由针柄、针身和针头依次固结形成一体,且针刀柄的扁平面与针头楔形面平行,此设计有利于治疗时判断刀口线的方向,针体为圆柱状,针头的形状决定着针刀的类型。

2.2 斜圆形针头刃针的外观

斜圆形针头刃针介于针刀和针灸针之间,主要结构包含针头、针身和针柄。3者依次统一成一体。针柄末端设计成圆柱状且表面盘丝状或者压花或者凹凸不平,针柄一侧为扁平状,针身长度3~9 mm,直径为0.3~0.9 mm,针头形状与注射针头相似,具有15°~75°不等的倾斜角度,倾斜面与针柄扁平状面相一致[4]。此针头设计以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针柄的设计除防滑之外,还有利于持针者判断针尖斜面,更好的把握进针方向。

3 针刀和斜圆形针头刃针的医学原理

3.1 针刀疗法的医学原理

针刀理论体系包括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新的病因病理学理论、关于骨质增生病因学的理论、关于电生理线路系统的假说四大基本理论及针刀医学病理生理学、针刀医学影像学、针刀医学手法学、针刀医学诊断学、针刀医学治疗学、针刀医学护理学6个组成部分[13]。张天明教授又提出以下理论对针刀理论基础加以完善和补充:①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理论;②“网眼理论”[14-16]。

张教授认为:人体骨骼与周围软组织结构的力学连接与弓箭力学类似,并用此种类比来研究解释人体受力及其传导,将其命名为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在此系统中人体骨骼相当于弓,软组织相当于弦,软组织附着于骨的部位相当于弓弦结合部。“网眼理论”是以人体弓弦力学系统为基础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构架。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的力失衡后,周围软组织会代偿其功能,久则易发生挛缩、组织粘连,而弓弦结合部则是损伤最关键最重的部位,以此为点,再点成线,线成面最终呈网状。针刀疗法正是切开、松解或者剥离发生粘连、挛缩的异常部位,破坏网眼关键部位,进而恢复弓弦力学系统中力的平衡,治愈疾病。

3.2 斜圆形针头刃针的治疗原理

郁金岗主任[12]认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筋膜间室内高压。无菌性炎症是筋膜间室内高压的原因之一,这种高压发展到后期会出现粘连、瘢痕、挛缩、堵塞。郁主任通过一种假设来形象说明筋膜间室内高压对皮神经卡压引起的疼痛及一系列症状。筋膜表面致密且封闭,好比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而神经纤维就好比分布在气球表面,当各种原因导致气球内气体过多,气球膨大,表面张力增大时,分布在表面的神经会受到牵拉而出现疼痛、局部压痛明显,进而导致周围软组织的挛缩,筋膜出现条索状改变,甚至因高压力至血管受牵拉而使局部血供不足出现局部或肢体发凉,再发展则会出现脊柱侧弯,或因疼痛活动受限而出现小关节紊乱等。而斜圆形针头刃针的治疗就是针对筋膜间室内高压,针头刺入病变部位,对其进行减张减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而解决由筋膜间室内高压引起的皮神经的牵拉、卡压,此问题解决后也就不会出现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及其后续病理症状。

4 针刀和斜圆形针头刃针的临床操作

4.1 针刀操作规范

基本操作规范包括4步: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操作者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定点:首先确定病变部位,并弄清楚该处解剖结构,在进针部位用龙胆紫做标记,施术局部用碘伏消毒,覆盖无菌小洞巾。定向:针刀刀口线与肌腱、韧带、神经、血管方向平行,将刀口压在进针点上。加压分离: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针柄,余三指托住针体,稍加压力但不刺破皮肤,使进针点处形成长形凹陷,此时重要的神经血管分离在刀刃两侧。刺入:继续加压,感到坚韧感为度,说明刀口下皮肤已被推挤到接近骨质,稍再加压,即可穿过皮肤[13]。针刀疗法基本刀法有:①纵形疏通法:用上述方法将针刀刺入,针头达骨面后,将针体与刀口线方向一致行针。②横行剥离法:用上述方法将针刀与皮面垂直刺入达骨面,后将针体与刀口线方向垂直行针。③切开剥离法:用上述方法将针刀刺入,刀口线仍与肌肉、韧带及重要血管方向一致,针体垂直皮面,此时针刀发挥手术刀的作用,将病变部位粘连瘢痕组织切开。④瘢痕刮除法:进针方法如前,针刀刺入达治疗部位瘢痕组织时,先在纵轴方向切几刀后再纵形疏通剥离数次,以刀下松动感为度。⑤铲磨削平法:适用于骨刺生成部位,针刀刺入时应使刀口线与骨刺纵轴一致,针体垂直骨面,刀头直达骨刺面,将附着与此的高张力软组织切开,并将此处瘢痕组织铲掉。⑥切割肌纤维法:某些因肌肉纤维过度牵拉引起的顽固性疼痛、功能障碍可在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将刀口线掉转90°,以切断少量过度紧张、挛缩的肌纤维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7]。

4.2 斜圆形针头刃针的操作方法

斜圆形针头刃针的操作方法:明确病变治疗部位,用记号笔定点;术者洗手,并对治疗部位局部消毒;选择适当规格的针具,在标记部位刺入,以到达骨面或稍有阻力为度。武慧强等[18]认为:针下阻力较大时,针尖刺到了深筋膜处,可以更准确的进行减张减压,刺入后用合谷刺法刺3~5次,随即出针,不留针。郁主任认为:斜圆刃针针头尖而不锐,与皮肤接触面积小,在治疗时可不戴手套,不铺消毒巾,针头的此设计与神经血管相似,针刺时神经血管容易划过或者容易逃逸而不致损伤,故无需加压分离[12]。

5 针刀和斜圆形针头刃针的优缺点

5.1 针刀的优势

针刀针头为楔铲形,既有针灸针的作用,刺入机体后又可发挥手术刀的功效,刺入人体后还可行多种针法,在人体内对病变软组织可进行有效的松解。

5.2 针刀的缺点

若针刀操作者对正常人体解剖不熟悉,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损伤正常组织[19]。

5.3 斜圆形针头刃针的优势

斜圆形针头刃针兼备针刀与针灸针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此针的针头又模仿注射器针头而呈斜圆形,这种独特的设计在治疗进针时可相对减少针尖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可减少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痛苦,此种设计与神经、血管结构形似,故而针头碰到时正常组织容易滑开,相对安全[4]。

5.4 斜圆形针头刃针的缺点

斜圆形针头刃针的优势也就决定了其缺点,在肌肉韧带丰厚的部位,以及组织粘连、挛缩范围较大且病程较长的部位,其松解力度就不足,治疗不彻底;此外,针具针法单一,不能行切割、剥离针法。

6 小 结

斜圆形针头刃针的形成比针刀的形成晚了近30年,斜圆形针头刃针的基本理论依据与针刀医学一致,前者可以看作是针刀发展史中不断改良进步的产物。针刀针头为楔铲形,既有针灸针的作用,刺入机体后又可发挥手术刀的功效,刺入人体后还可行多种针法,在人体内对病变软组织可进行有效的松解。但因其结构在治疗过程中易损伤正常组织,斜圆形针头刃针设计在治疗进针时可相对减少针尖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减少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痛苦,此种设计与神经、血管针头碰到时正常组织容易滑开,相对安全。临床应将二者的运用加以结合,做到扬长避短。

猜你喜欢

刀口专利号针刀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针刀镇痛的原理和针刀治疗的安全性
心连心休闲椅
辉瑞在美提起反垄断诉讼
没有“刀口”的神经内镜技术
影响冷冲压模具跳屑因素分析
日间抗老防护的终极护颜品
中药外敷治疗手术病人刀口脂肪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