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脾“中央土灌四傍”理论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19-01-07胡恒昶殷丽平
胡恒昶,殷丽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简称“糖网”[1],是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20%~40%,主要表现为眼底血管微循环改变,眼底周围细胞损伤[2],也是导致20~65岁成人出现新型失明的主要原因[1]。美国一项研究[3]表明: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25倍。DR可分为非增值性和增殖性两个阶段。非增值性DR通常在糖尿病病程10年左右发生,其发病机制是视网膜原始细胞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最终导致视网膜缺血。增值性DR的标志是视网膜缺氧导致新生血管生成。该病的西医治疗方式有多种,如激光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其中激光光凝技术已成为治疗眼底血管病变的主要方法,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增值性DR的主要手段之一。激光治疗与手术治疗虽优势显著,但存在诸多并发症,且在早期预防、治疗及延缓疾病进展过程中患者主要依赖于药物。中医药在治疗DR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如复方丹参滴丸、达明饮等可有效延缓DR发展,改善患者视力,降低致盲率等[2]。探索中医药治疗DR的新方法、发挥中医药优势是当前所应重视的研究方向。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学概述
中医学中并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晴”等范畴[4],现代中医医家多以“消渴目病”相称[5]。关于消渴与目病(暴盲、视瞻昏渺等)之间的联系古代医家已有阐述。《证治要诀》中记载:“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也。”指出消渴病日久,精血亏虚,不能上荣于目,而致目疾。《宣明论方·消渴总论》中指出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儒门事亲·三消论》亦言“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藓、痤痹之类”,均明确指出消渴病可导致目疾。
消渴导致目疾之病机常归于消渴阴虚内热,耗伤精血,不能荣养目睛;或久病生瘀,瘀血阻络而生目疾,治疗之法常为补益精血或活血化瘀。消渴日久,必然伴随脏腑损伤。脏腑受损,功能失调,亦可导致目疾。基于消渴病特点,明确某一脏腑病理变化与DR之联系,采用“脏腑辨证”方法辨治DR,或可为治疗的另一种途径。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脾”之关系
2.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脾”关系的理论依据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云:“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五脏中,肝、心、肺、肾皆与四时相合,唯脾脏不独合于一时,而分属于四时,故称为孤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虽脾为孤脏,但却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脾可将水谷精微吸收并传输至其他四脏,并充养先天之精,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关于脾与DR之间的关系,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言:“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六腑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五脏六腑之精气虽部分得于先天精气,但亦需要后天不断充养。脾摄取传输水谷精微,滋养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精气充沛,上注于目,方可发挥视觉功能。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言:“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故治阴虚者,当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能灌溉脏腑也。”脾虚则“灌四傍”功能失司,五脏六腑精气匮乏,不能上注于目,或可影响目之功能。故脾之病理改变与DR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
2.2 脾“中央土灌四傍”理论阐述
中医学认为:机体之精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组成,两者合为一身之精,分藏于各脏腑[6]。故脏腑之中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后天之精为补充,两者相辅相成脏腑功能活动方可正常发挥。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无法改变,若先天不足则更需要后天的不断充养,故后天之精尤为重要。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谷之精[6]。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则需依赖于脾胃。《素问·经脉别论篇》中对水谷饮食化为水谷之精有所论述,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水谷的消化,以及对水谷精微的吸收,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同时,脾能将水谷精微转输至全身各处,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是维持脏腑生命活动的根本[6]。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调和与否直接影响后天之精的生成及其他脏腑的功能。《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记载:“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营养气血者也。”胃腐熟水谷,脾为胃行其津液,营养其他脏腑,同时脾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或化生气血作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或滋养百骸清窍等。《慎斋遗书》对此亦有阐述,曰:“胃不得脾气之阴,则无运转,而不能输于五脏。”《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说明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充养。《明医杂著·丹溪治病不出乎气血痰郁》记载:“人以脾胃为本,纳五谷,化精液,其清者入荣,浊者入胃,阴阳得此,是谓櫜蘥,故阳则发于四肢,阴则行于五脏。土旺于四时,善载乎万物,人得土以养百骸,身失土以枯四肢。”表明五脏六腑的物质基础赖于脾胃对水谷精微之运化转输。脾生病变,则后天之精化生不足,脏腑之精亏虚,脏腑组织官窍不得精之濡养,其功能则不能正常发挥,导致相关疾病产生。
2.3 “五脏六腑精气”与“目”之关系
《灵枢·大惑论》言:“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五脏六腑与目的关系甚为密切[7],目为五脏六腑精气之所聚也。五脏六腑功能调和是眼目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若五脏六腑精气亏虚,眼目不能得精之濡养,或可产生相关目疾。《灵枢·口问》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目与经络联系紧密,目部为经络汇集之处。如心手少阴之脉,“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等。经络均直接或间接地与目相连,脏腑精气通过相关经络上注于目,使目发挥正常功能。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2.4 消渴伤“脾”而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消渴病病机主要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如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言:“消之证不同,归之火则一也。故消瘅者,众消之总名也。”消渴病之病因主要为火热,或外感六淫之邪,邪闭腠理,肺气壅塞,暗生内热;或肝郁气滞化火;或过食肥甘厚腻而生湿热等。《诸病源候论》记载:“五脏六腑,皆有津液。若脏腑因虚实而生热者,热气在内,则津液竭少,故渴也。”提出脏腑功能失调而生内热,耗伤津液,而致渴而多饮。《临证指南医素·五消》载:“消渴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虚阳亢,津涸热淫而已。”均说明“热”为消渴病的关键病机。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易为燥热之邪所伤。消渴病中火热偏盛,易消灼胃液。脾与胃关系紧密,经络上互相属络,互为表里[8]。胃阴亏虚,胃热炽盛,必然伤及脾阴。脾阴不足,或可进一步导致脾气亏虚、脾阳虚衰等。脾生病变,气血津液生化乏源,内热叠生,进一步致使消渴病发展,病程愈久,则愈伤脾脏。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脾难以行使运化水谷精微,布散津液等功能,难以达到“以先天养后天”之目的,脏腑精气不能得后天之精充养,而致脏腑亏虚,精气不能上行于目,目失去精气之濡润可导致DR。故DR的形成主要责之于脾功能失调。
3 “脾”病辨证论治
3.1 脾气亏虚证
症见:视力减退,闪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淡黄或萎黄,形体消瘦,腹胀便溏,食后胀甚,或有出血点,脱肛,尿不尽,舌淡白,脉弱。本证多因火热内生,久而食气,伤及脾气;或消渴日久,元气大伤;或饮食不足,气血生化乏源等。治宜益气健脾。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片、陈皮、砂仁、木香、大枣等。
3.2 脾气虚证
症见: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伴有干涩感,形体消瘦,口干唇燥,渴不欲饮或少饮,持续低热,面色萎黄,便溏,舌红少津,脉细数。本证多因消渴日久,耗伤胃津,继而伤及脾阴;或久食肥甘厚腻,内生湿热,消耗脾阴;或久病伤肾,肾阴不足无力上滋脾阴等。治宜甘淡育阴,清热生津。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茯苓、白术、白扁豆、陈皮、甘草片、山药、砂仁、薏苡仁、莲子肉、芡实、石斛、玉竹等。
3.3 脾阳虚证
症见:视力减退,视物昏渺,口淡不渴,畏寒怕冷,喜温喜按,食少便溏,甚则完谷不化,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等。本证多因消渴病过用苦寒之药,损伤脾阳;或脾气、阴虚发展而来;或久病及肾,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等。治宜温中祛寒,健脾益气。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药用附子、人参、白术、丁香、吴茱萸、甘草片等。
4 小 结
DR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防治不当可导致失明,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目前治疗DR的方式包括药物、手术、激光等,但均存在较大副作用。因此,寻找天然、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防治DR具有诸多优势,故当深入挖掘DR的中医病机及治法。DR的产生或提示体内脏腑发生病变,正如《黄帝内经》所载:“有诸内,必形于外。”因此,在DR治疗中当采用脏腑辨证之法,仔细辨证疾病病理改变归属于何种脏腑。脾属中央土,灌溉四傍,滋养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精气充沛,循经上注于目。脾在DR形成中具有重要地位,DR的产生常伴随脾的病理改变。故在中医药治疗DR过程中,该重视脾之病理变化,注重脾之调理,以期获得更加精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