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海教授重用补气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
2019-01-07刘震宇王雪臣
刘震宇,王雪臣
(1.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是因多种原因导致心肌受损,使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循环血量相对下降,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求从而引起的综合征[1]。该病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病,即使无新的心肌损害,也能通过心室重构而进行性发展。CHF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喘促、头晕、心慌及水肿等。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再住院率高等特点,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转归及死亡原因[2]。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减慢心力衰竭的进程,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李庆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心血管)学术带头人,第六批国家中医继承人指导老师,首届河南省名中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李教授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经验丰富,见解独到,擅长重用补气药治疗各种难治性心力衰竭,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思路及遣方用药上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侍师左右,耳濡目染,获益良多。现将李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机特点
心力衰竭这一病名最早出现于宋代赵佶编著的《圣济总录·心脏门》,其内载有“心衰则健忘……不足则……惊悸恍惚”。其他历代中医典籍中未出现慢性心力衰竭之病名。医者大多将其归于“心悸”“喘证”“水肿”范畴。然李师认为此并不能概括其全貌。李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外因是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人体,内攻于心;内因是素体虚弱、饮食不洁、劳倦过度等日久。内外相因,久则伤心,发为本病。该病的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病位在心,五脏相关,涉及肺、脾、肾等脏。
1.1 气虚为本
李师强调气虚是慢性心力衰竭病机的核心要点。心力衰竭是大多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患者多年老体衰,疾病迁延日久,致心气亏虚,心动无力,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可致血行不畅,瘀阻于心;瘀而日久化热,耗伤气阴,可致气阴两虚;“血瘀既久,其水乃成”,气血不和则化为水,饮停于肺,水饮凌心,发为心悸;脾气亏虚,运化失调,痰湿则生;心气亏虚,久则损及肾气,无力纳气行水,外溢于肌肤,发为水肿;肾气虚不能固摄,亦可致肾阳虚衰,肾气虚阳虚,纳气无力,可致呼吸短促发为喘证。因此,李师总结心力衰竭病机属本虚标实,气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虚实夹杂[3]。
1.2 痰瘀互结
痰和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均是由气虚导致津血运化失常的病理反应。痰指痰饮、痰浊,多是由体内津液停聚所形成的黏稠病理产物。严用和《济生方》曾言:“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痰饮之患。”认为气虚不顺可致痰湿内生。瘀指血瘀,多为机体脉道内血行不畅,停阻于脏腑经络。运行血液是气的一项重要功能。若气虚则不能推动血行,则生血瘀。李师认为:在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中,痰瘀互结一旦形成,大多缠绵难愈。津血同源,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痰瘀可相互转化,互为基础,但气虚无力推动血行为其根本原因。
2 辨证思路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李师认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辨证治疗应遵循其疾病发展过程,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若患者症状较轻,休息时可无症状,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少气懒言等症状,可兼有潮热盗汗、颧红、失眠等,为气虚日久损及气阴,证属气阴两虚。若患者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胸胁作痛痛有定处,症状时轻时重,证属气滞血瘀。若患者喘息不得卧,胸闷痞满,痰涎咳唾,兼舌体胖大,苔白滑腻,为脾胃损伤,气虚无力运化痰湿,困阻心阳,证属气虚痰阻。若患者休息时即出现呼吸困难,伴心慌、气短、尿少、畏寒等症状,甚则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证属气虚兼阳虚水泛。李师强调: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复杂,常数证并见,且可相互转化,气虚可合并阴虚、阳虚、痰阻、血瘀等诸多证型,临证时应紧抓气虚这一核心病机,执简驭繁,以起事半功倍之效。
3 临证用药
李师临证30余载,始终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的学术理念,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证经验。李师强调治病应谨守病机,审证求因,用药各司其职,掌握配伍忌宜,方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4]。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千变万化,临证时应谨记本虚标实这一本质特点,紧抓气虚这一核心病机。慢性心力衰竭多属沉疴痼疾,用药需灵活变化,药专力宏,重用补气药,并根据临床表现辅以活血化瘀、温阳利水、化痰祛湿等药,方能药到病除,重剂起沉疴。
4 常用药对
4.1 黄芪和白术
黄芪性温味甘,具有益气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等诸多功效,尤擅补气,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有明显的强心及正性肌力作用[5]。白术性温味苦甘,具有健脾补气、燥湿利水等功效,为健脾要药。二药合用,既可补益心气,又可增脾胃之气,兼有通中焦湿阻之效。李师临证时重用生黄芪,根据患者气虚症状之轻重,通常以40 g为起始量,后期时常用100 g以上。老年心病患者大多有高血压病史,临床研究证明重用黄芪兼有降压之功效。观舌脉,若脾胃功能尚可,多用生白术,以助黄芪补气之效。若常年便秘,亦重用生白术,旨在生津,津生则便润。若脾虚腹泻、便不成形,则用炒白术配伍炒苍术以健脾止泻。根据闷喘及水肿等症状缓急程度,可配伍参类药物与黄芪、白术合用;气短伤津,可配伍西洋参6~10 g;阳虚怕冷兼有脉微,可配伍人参3~6 g。
4.2 瓜蒌、酒薤白和法半夏
瓜蒌性寒味甘,功效宽胸散结,行气开郁兼通便,擅治胸中痰阻气滞。根据患者大便之干溏、舌苔之厚腻等,临证时以10 g为起始量,可酌情加至40 g。酒薤白通胸阳散郁结,行气导滞,擅通胸中之阴寒凝滞,李师临证时通常给予20~40 g。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消痞止呕,为化痰要药。李师通常予15~30 g以消中焦痰阻。此三味药取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胸痹经方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亦具有极佳的疗效。
4.3 丹参和红花
丹参性寒味苦,功效活血化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红花性温味辛,功效活血止痛、祛瘀通经。此两味药在治疗心系疾病时常相须为用,可祛瘀而不伤正,功擅活血化瘀。若患者痛症明显、舌质紫暗、脉涩,一般初诊予丹参30 g、红花20 g。
4.4 全蝎和蜈蚣
全蝎和蜈蚣皆为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全蝎性平味辛,蜈蚣性温味辛,均有轻微毒性,功擅熄风止痉、通络散结。二者活血功效极强,张锡纯称其走窜之力为最速,不仅在治疗痹证、中风、头痛等疾病中有良好功效,还在活血、止痛方面有极佳的临床效果。李师临证时一般初予全蝎3 g、蜈蚣2 g,随中药汤剂冲服。
4.5 葶苈子和车前子
葶苈子功效利水渗湿、平喘消肿,车前子功效利水渗湿止泻。慢性心力衰竭晚期患者由于心功能下降,心排血量及组织灌注减少,通常有周身浮肿、尿少等水停症状。葶苈子、车前子二药合用,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功效,可助心脏减轻排出负荷,临证以20~30 g为起始量。
4.6 干姜和桂枝
干姜性热味辛,具有温中回阳、散寒通脉功效。桂枝性辛温味甘,具有发汗解肌、回阳通脉的功效。若患者阳虚畏寒、胃痛不适时予之可见良效。李师临证时见阴虚内热症状明显时,亦常少予桂枝,寓意阳中求阴。
5 病案举例
患者,男,78岁,2017年12月5日初诊。主诉:活动后胸闷5年余,加重半年。5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曾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经住院治疗症状略有好转,出院后坚持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用量不详),胸闷、气喘症状反复发作,控制不佳。近半年来出现双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现症: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行走30 m后即发作,夜间不能平卧及左侧卧位,气短乏力,偶有发作性头晕,易出汗、汗质稀如水,纳可,睡眠差、不易入眠,大便2~3次/d、不成形,小便短少,夜尿频,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年,目前血压控制可;糖尿病病史8年。查体:心率75次/min,律齐;心音略低钝,听诊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BP 140/65 mmHg(1 mmHg=0.133 kPa)。心脏彩超检查示:左心室扩大,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EF 34%。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冠脉CT检查示:右冠状动脉中远段狭窄50%,前降支及回旋支轻中度狭窄,弥漫分布多发钙化斑块。西医诊断:①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3级;②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③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④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①心力衰竭病(气虚痰瘀互结兼阳虚);②胸痹;③眩晕;④水肿;⑤消渴。治法:益气化痰祛瘀。处方:人参(另煎)3 g,黄芪50 g,炒白术30 g,瓜蒌皮15 g,酒薤白30 g,法半夏15 g,枳实10 g,丹参30 g,红花20 g,葛根30 g,绞股蓝30 g,炒苍术30 g,葶苈子30 g,车前子30 g,大腹皮20 g,琥珀粉6 g,生龙牡各30 g,桂枝3 g。7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粉类药冲服。二诊:胸闷、气喘症状较前明显减轻,行走范围由30 m增加至200 m,水肿较前有所减轻。自觉服药后腹胀明显,矢气增多,纳可,睡眠较前略好转。守上方,黄芪加量为60 g,加干姜6 g、厚朴10 g,继服14剂。三诊: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基本消失,可缓步行走1 000 m以上,水肿明显减轻。守上方续服30剂,诸症好转,目前病情稳定。
按 患者年老体弱,久病耗伤心气,气虚不能固摄,致中焦运化失司,无力推动血行,故出现气虚、痰湿及血瘀症状。李师以益气化痰祛瘀为法,重用补气药,以达重剂起沉疴之效,兼顾脾胃,辅以利水渗湿之剂,使诸症渐消,疗效满意。
6 小 结
慢性心力衰竭属沉疴痼疾。中医学从整体出发,抓住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辨证论治,大多可获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