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鸡球虫病的治疗
2019-01-07张任南
张任南
(1.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730030;2.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局,730699)
鸡的球虫病是由艾美尓属的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鸡有肠道内引起的寄生性原虫病。该病在全年都可发生,但在温暖、多雨、潮湿的季节多发,分布较广,呈普遍流行性,一旦发病,很难预防。此病通过球虫卵囊传播,鸡吞食孢子化卵囊而感染,在我国发生很普遍,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鸡。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鸡,特别是15~45日龄最易发生,死亡率可达80%。笔者就两例鸡球虫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一 2018年8月,靖远县北湾镇一养鸡户在土胚鸡舍饲养的500 只45日龄肉鸡,部分肉鸡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伏地不起,行动迟缓,嗉囊内充满液体,排白色稀便或水样粪便,沾污肛门周围羽毛等症状,呈零星发病和死亡。
1.2 病例二 2018年8月,大芦镇一体养殖户饲养蛋鸡800 只40日龄蛋鸡,养殖户诉说,鸡群神差,粪便酱色,出现死亡鸡群大多表现为羽毛杂乱,头部蜷缩,不喜欢走动,有时抱堆在一起,饮水量增大,嗉囊增大,有的鸡排出带血的粪便,少量鸡死亡。
2 诊断方法及结果
2.1 临床表现 病例1 和病例2 都有共同症状,病初食欲和水欲均消失,缩头闭眼,离群呆立,嗉囊积液。特征性症状是下痢,粪便带血,甚至成鲜红色。病鸡簇拥成堆,战栗,重症者表现为鸡冠和面部苍白。偶有发生运动失调、两脚外翻、直伸或不断痉挛性收缩。
2.2 剖检 病例1 和病例2 各解剖5 只病死鸡,所有病死鸡严重贫血,鸡的盲肠显著肿大,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质地坚实。可见肠壁增厚,内容物主要是血液和血凝块。小肠可见显著增大,肠壁明显炎症、增厚,肠粘膜有时覆盖一层浓稠的粘性、混有小血块的渗出物。
2.3 病理学诊断 盲肠高度肿大,为正常的3~5倍,盲肠上皮变厚、糜烂、肠腔中充满的凝血块和组织碎片成坚实的栓子,呈豆腐渣样或干酪样。
小肠中部肠壁扩张、增厚、坏死、浆膜上可见圆形针头大的白色斑点及暗红色的淤斑,肠内容物因含有新鲜和陈旧的血液而呈现淡红色或黑色。
2.4 实验室诊断 刮取剖检变化明显的肠道黏膜表层,置于载玻片上,与甘油饱和盐水1~2 滴调和均匀,去掉粗渣,加载玻片镜检,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圆形的球虫体的存在。取患病鸡新鲜的血便,加十倍饱和盐水搅匀,用60 目铜筛过滤,静置20 分钟后,用金属纹圈沾取上层液膜镜检可发现大量球虫卵。
结合临床表现、剖检、病理学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鸡球虫病。
3 治疗方法及结果
对两例的鸡球虫病,采取了统一的治疗方法,首先将健康鸡和患病鸡全部隔离饲喂,对鸡舍采取固体甲醛进行密封彻底的消毒。对患鸡进行相应的治疗,对无法治愈的症状比较重的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3.1 西药治疗
①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600mg/kg,②磺胺喹恶啉800mg/kg,饮水,连用4d,浓度混饲连用3d,停药2d,再用3d。
3.2 中医治疗
每百只鸡取青蒿120g、常山70g、草果40g、生姜60g、柴胡90g、白芍80g、甘草40g,煎汤去渣,汤药分为2 份,一份拌入精料供患鸡自由采食,一份供饮水采食。连用5 天。
5-7 天回访,鸡群基本无死亡发生,状态基本正常,采食量和饮水量均回复正常。
4 预防
4.1 加强饲养管理 在鸡的饲养过程中,应当对圈舍、食具、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定期对鸡舍内的垃圾、粪便进行清理,保持圈舍干净。如果鸡群发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将患病鸡和健康鸡分开饲养,并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蔓延、扩散。保持鸡舍内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恒定,让鸡群有一个充足的活动空间。本病流行季节时投喂维生素A、维生素K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抗体水平。
4.2 加强免疫程序和药物预防 对1-3日龄鸡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在接种疫苗后3 周内不能使用抗球虫药,避免疫苗被灭活。
根据鸡的品种和生长发育情况,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可抗多种球虫高效的药物。一般预防药物主要有氨丙啉:按0.0125%混入饲料,鸡整个长期均可用;尼卡巴嗪:按0.0125%混入饲料,休药期5 天;莫能菌素:按0.0001%混入饲料,无休药期;盐霉素:按0.005%~0.006%混入饲料,无休药期。预防鸡球虫病药物不宜连续使用,应轮换用药,以防产生耐药性。
5 小结
鸡球虫病的发病率较高,预防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经济损失大。对本病的防治的用药方式和治疗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总的来说养殖户要注意保持鸡舍、地面、活动场的清洁、干燥和平坦,定期对鸡舍、活动场地、用具、水源进行消毒等。鸡场各区应相互独立分隔。总之,养殖户要重视此病,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本病的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