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禽弧菌性肝炎的防治

2019-01-07杨海军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性肝炎产蛋鸡弧菌

杨海军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8100)

禽弧菌性肝炎又称禽弯曲杆菌性肝炎,是由弯杆菌属的嗜热弯曲杆菌,主要是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幼鸡或成年鸡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以肝出血、坏死性肝炎伴发脂肪浸润,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及慢性经过为特征。自然条件下,可发生于各年龄的鸡,而以产蛋群和后备鸡群较多发,实验感染时,大鸡也可发病。因腹腔内常积聚大量血水,故又称“出血病”。

1 病原和流行情况

病原体为肝炎弧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自然发病仅见于鸡群,人工感染可使火鸡雏感染。主要感染育成鸡和产蛋鸡群,是常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此病的流行特点是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

2 主要症状

慢性病鸡精神不振,冠有鳞片状皱缩、重症者腹泻,排白色豆浆样粪便,逐渐消瘦,腹部膨大,发暗,产蛋量下降25%~30%,小母鸡开产期延迟。偶见很肥的鸡死于急性感染,有的死前还产过一个蛋。雏鸡常呈急性经过。青年蛋鸡常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开产期延迟,产蛋初期沙壳蛋、软壳蛋较多,不易达到预期的产蛋高峰。产蛋鸡呈慢性经过,消化不良,后期因轻度中毒性肝营养不良而导致自体中毒,表现为产蛋率显著下降,达25%~35%,甚至因营养不良性消瘦而死亡。肉鸡则全群发育迟缓,增重缓慢。

2.1 急性型

发病初期,有的不见明显症状,雏鸡群精神倦怠、沉郁,严重者呆立缩颈、闭眼,对周围环境敏感性降低;羽毛杂乱无光,肛门周围污染粪便;多数鸡先呈黄褐色腹泻,然后呈浆糊性,继而呈水样,部分鸡此时即急性死亡。

2.2 亚急性型

呈现脱水,消瘦,陷入亚病质,最后心力衰竭而死亡。

2.3 慢性型

精神萎顿、鸡冠发白、干燥、萎缩,可见鳞片状皮屑,逐渐消瘦,饲料消耗减低。

3 剖检病变

主要见于肝脏变化,肝硬化,形状不规则,肝表面散有灰白色或黄色坏死灶;胆囊扩张,心肌苍白。最急性病例肝肿大,充血,坏死,偶见有出血斑。慢性病例则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腹水和心包积水,仅部分肝脏发生病变。

4 病理变化

本病的病变特征是肝脏的变性和坏死。由于感染程度的不同,也有见不到肝脏病变的。肝肿大、退色、发生实质变性而呈现星状黄色坏死,肝脏包膜有不规则出血,有的包膜下有血肿。个别重病例有密度菜花样坏死。慢性可见腹水和心包炎,心肌苍白,有坏死点;肾脏肿胀、退色;卵巢变性,有的卵泡破裂,卵黄掉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蛋禽突然死亡,往往是由于肝破裂引起,腹腔积满血水,蛋禽的子宫内常有完整的成形蛋。

5 诊断

肝脏的眼观病变并非所有病禽都能见到,所以在剖检时应多剖检病禽 (一般至少在5 只以上),剖检在确认病变的同时可从胆汁、肝脏和盲肠中检出弯曲菌(用姬姆萨复红染色后镜检可见呈螺旋弯曲状的G- 菌。

本病的肝脏病变症状应注意同以下疾病区别:沙门氏菌引起的伤寒或副伤寒、大肠杆菌引起的肝周炎病变、中雏的白痢病、生产中常见的接种油乳剂灭活苗后10 天左右发生的肝破裂、脂肪肝出血综合症、包涵体肝炎、淋巴性白血病、禽霍乱。

6 预防

预防本病发生,主要从增强禽体抵抗力为主,即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和严格贯彻综合性防疫措施。

7 治疗

7.1 链霉素每只肌注100mg~200mg 或1 万~2万单位。每天1 次,连用3~5 天。

7.2 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喹沙啉按0.05%饮水5~6 天。

7.3 庆大霉素注射液3000~4000IU,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每日2 次,连用3~5 天。

7.4 土霉素20~80g,用法:混饲。拌入100kg 饲料中喂服,连喂4~5 天。

7.5 用菌毒杀(含头孢噻呋钠50%)4g 每瓶,配成250ml 注射液,每羽0.5ml 注射一次,病重禽只第二天再注射一次,治愈率可达95%以上。或口服头孢噻呋钠,用上述药物,配成每瓶500 羽剂量,饮水连用3 天。

7.6 第一天用重泻速达50g 每包(内含环丙沙星5g、小檗碱2g),拌水100kg,连用五天。

7.7 枸杞子、白菊花、当归、熟地各75g,黄芩、茺蔚子、柴胡、青葙子、草决明各50g,水煎,拌入料中喂服(以上为100 只成鸡1日用量),连服12 天。

猜你喜欢

性肝炎产蛋鸡弧菌
销量增长200倍!“弧菌克星”风靡行业,3天杀灭98%弧菌
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产蛋鸡猝死症防治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如何有效防控对虾养殖中的弧菌病
种业创新提升国产蛋鸡竞争力
芒果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冬季产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微胶囊的制备及在饵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