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
2019-01-07陈刚
陈 刚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农业农村局,063500)
子宫内膜炎是母猪饲养中常见的生殖器官疾病,造成该病的原因相对复杂,且极易影响母猪的有效哺乳,对饲养者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本文立足于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实际,重点分析了造成该病的成因及临床症状,并结合中西兽医方法,为饲养者有效应对该类疾病、提高母猪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1 发病原因
1.1 西医在分析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成因时常常从病理学理论入手,认为是由于母猪抵抗力的下降加之外界因素的影响,为子宫内膜炎产生及加重提供了“温床”。具体来说,由于母猪在分娩、难产时抵抗力与平时相比较弱,且由于母猪饲养主要依托于农村的散户饲养,缺乏规模化、严格化的清洁环境,在分娩时如果不能做好对助产器具的科学消毒,保证助产过程的干净程度,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同时,在助产时,阴道损伤较为常见,在非无菌操作的影响下,加之产后恶露等情况出现,极易造成母猪的子宫内膜炎。除此之外,如果不能严格做好对人工授精器具的消毒,同时做好操作过程的无菌化工作,也很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炎。最后,通常来说,由于母猪在分娩几天后体质较弱,此时对于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偏低,很容易受复杂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影响,引发子宫内膜炎。
1.2 在中医学的观点中,认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产生源自于“正气”的不足。通常来说,我国的母猪饲养多采用限位饲养的模式,且往往一个养殖区域母猪的分布密度较大,同时,人工配比的饲料较为单一、没有充分考虑营养均衡的要求,加之早期断乳等情况,这都背离了母猪天然的习性,自然导致了母猪本身“正气”的不足。在助产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助产手段,过量使用了抗菌药物,更违背了“正气”的相关规律,所以,中医常认为“正气”的不足是造成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原因。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子宫内膜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通常多发生于母猪分娩或流产后。母猪患发急性子宫内膜炎时,通常全身症状较为明显,表现为体表温度明显增高,整体精神萎靡,与正常状态下相比食欲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断食,排尿次数大量增加,弓背,努责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病母猪卧倒的情况下,可以观测到其阴道流出白色黏液或臭味突出、色泽偏红褐色的黏性或脓性秽物,这一分泌物多附着于其尾根部,靠近能闻到明显的腥臭气味。有时发病母猪也会表现为腹痛。
2.2 慢性子宫内膜炎
通常来说,这一病情多发生于已经患有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母猪,由于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转化成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患有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母猪与急性子宫内膜炎相比,通常不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其体表温度有所增高,但幅度并不明显,食欲及泌乳量有所下降,与以往相比,发情周期出现延长或变短的异常情况,或是在某些时候虽然发情正常,但是在完成多次配种之后却不能正常怀孕。如果冲洗其子宫,会发现回流液呈现浑浊的淘米水状态。
3 中西兽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治疗药方:益母草40 g,黄柏35 g,车前草35 g(鲜品量加倍),茯苓35 g,白芷35 g,白术35 g,牡蛎40 g(另包),甘草15 g。水煎灌服,1 剂/天,连续服用至痊愈,其间可拌料喂服2 次。严重的可结合药液冲洗子宫,注入消炎杀菌药;体虚者可在配方中加入黄芪50 g,马齿苋200 g(鲜品),海螵蛸40 g。
4 讨论
4.1 病原菌感染是引发子宫内膜炎的关键原因,因此,要谋求从根源上打断毒菌感染的途径。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观点,都强调保证母猪生存环境的干净程度,及时清除猪圈范围内的粪便,做好助产及人工授精过程的消毒工作。
4.2 利用好西药防止外来病原菌的入侵。尤其要做好配种、分娩这些病原菌数量较多的过程中的消毒工作,采用0.1%的高锰酸解溶液清洗好母猪阴户,如果是自然交配,要采用同样试剂清洗公猪的阴部。在人工授精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器材本身的消毒工作外,还应该尽可能创造无菌的授精环境。在母猪分娩之前,要用同等浓度的高锰酸解溶液,清洗好母猪的阴户、乳房、臀部。
4.3 发挥好中药的调理作用。在用西药营造良好的治疗及预防环境之外,要发挥好中药对于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调理作用,在喂服时,注意根据不同中草药特点,进行研磨、冲调的合理调制,尤其要注意各类药材配比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