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兔虱病防治的研究
2019-01-07田强胜
田强胜
(甘肃省陇西县德兴乡畜牧兽医站,748100)
兔虱病是由兔虱寄生在兔身上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外寄生虫病。主要传染途径是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兔笼、剪毛剪及其他用具传递。冬季兔毛绒密,适合于兔虱寄生繁殖,最容易感染兔虱病。兔虱病对于兔子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只要发现这种情况就应当及时治疗。笔者就多年基层兽医工作经验,对该病的防治做一探讨,观点拙劣,仅供参考。
兔虱靠吸血生活,故对年幼兔危害最严重。兔虱终生不离开宿主,幼虫或成虫都以吸食血液为生。离开宿主后,通常1~10 天内死亡。在35~38℃时经一昼夜死亡。在0~6℃时可存活10天。可见虱对低温抵抗力强,对高温和湿热的抵抗力弱。
1 流行病学
家兔虱病一般为兔嗜血虱,成虫长1.2~1.5mm,背腹扁平,灰黑色,有3 对粗短的足。圆筒形的卵粘着在兔根部,经8~10 天孵化出幼虫,幼虫在2—3 周内经3 次蜕皮发育为成虫。雌虫交配后1—2日开始产卵,可持续产卵40 天。
兔虱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感染,如健康兔与患兔互相接触而感染; 其次可通过用具、褥草等传播。饲养管理与卫生条件不良的兔群,虱病往往比较严重。秋季换毛后,兔的被毛增长,绒毛厚密,皮肤表面的湿度增加,最适于兔虱的生长和繁殖,因而虱病常较严重。但夏季兔体表的虱子显著减少。
2 症状
虱叮咬皮肤,刺激兔的皮肤神经末梢致使发痒难忍,患兔用嘴咬、脚爪抓痒和蹭擦,导致皮肤损伤、出血、溢血及感染而发炎,使被毛脱落、脱皮,皮屑增多。因虱吸取兔体的血液,一只虱一天要吸0.2ml~0.6ml 血,故引起兔体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停滞,特别对幼兔危害严重。兔虱在吸血时,能分泌有毒的唾液,刺激神经末梢,发生痒感,使兔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有时在皮肤内出现小结节、小溢血点,甚至坏死灶。患兔啃咬或到处擦痒,造成皮肤损伤,继发细菌感染。兔患虱病时,很容易在病变部位发现兔虱和虱卵,故易于确诊。
拨开兔子患部的被毛,检查其皮肤表面和绒毛的下半部,可找到很小的黑色虱,在兔绒毛的基部可找到淡黄色的虱卵。兔虱发生严重时会造成病兔食欲不振,消瘦,抵抗力减弱。
3 预防
3.1 主要是经常保持兔体清洁,兔舍也要清洁、干燥、通风、阳光充足,并定期消毒和驱虫,驱虫可用伊维菌素,剂量按说明书使用。
3.2 防止引进患虱病的兔,兔群中发现有虱病兔,应及时隔离治疗,同时要彻底消毒兔舍、兔笼和用具。
3.3 防止有兔虱病的家兔进人健康兔群。
3.4 或将苦楝树叶放在笼内以驱除兔虱。
4 治疗
4.1 用1%~2%敌百虫(美曲膦酯)水溶液进行擦洗或喷洒。
4.2 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系列产品,按有效成分0.2~0.4mg/kg 体重,皮下注射。
4.3 用20% 戊酸氰醚酯乳油 1ml 加温水4000~8000ml,涂擦被毛。
4.4 烟叶4g,水100ml,浸泡1 天1 夜,将烟草浸出液喷雾在兔体上。
4.5 百部1 份,水7 份,煮20~30 分钟,冷却后用棉花蘸取药液,涂擦兔体。
4.6 用3%石碳酸甘油溶液涂擦兔体,间隔7 天再涂擦1 次。
4.7 害获灭注射液(美国产)0.05~0.1ml,皮下注射。4.8 二氯苯醚菊酯1ml,加水20~25kg,配制成2~2.5 万倍稀释液,涂擦患部。
5 注意事项
5.1 由于上述药物一般不能杀死虫卵,所以在第一次用药后10 天应再治疗一次,把虱卵孵化出来的幼虫杀死。
5.2 病兔皮肤损伤面积太大时,暂时不能用药物治疗,以免引起药物中毒。
5.3 剪下的兔毛要集中烧毁。
5.4 患兔的兔笼、兔舍、用具要用5%敌百虫溶液喷洒,杀死兔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