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2019-01-06□三原县教育局
□三原县教育局
三原古称“池阳”,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全县面积576.9平方千米,辖9镇1办4中心,总人口42万,是陕西著名的文化大县、教育强县。近年来,三原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突出优质均衡、扶智扶志、控辍保学、精准资助四项重点,精准施策,合力攻坚,推进全县教育脱贫向纵深发展。
● 认真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金尧小学是三原县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几年间,这所学校从衰到兴的巨大变化正是三原教育实施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目睹金尧小学的巨大变化后,一位学生家长激动地写下一封信。信中说:“几年前,由于村上的学校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单薄、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流失严重,群众怨声很大。这时,上级为学校派来了新领导,同时又加大了投入力度,学校环境一天天变好了,每个教室都装有计算机多媒体。我们终于不用为孩子上学而发愁了。这两年,学校的老师们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关心贫困家庭孩子的生活,为孩子们送来学习生活用品,提醒家长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这正是党和国家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定会加倍珍惜,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余热,回报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所学校,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神圣使命,更是从根本上保障教育脱贫的治本之策。
近年来,三原县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食堂及采暖等生活设施改造、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双高双普”建设等一系列工程,新建校园面积近20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学校操场、广场和道路,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实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全覆盖,图书及各类教育教学器材设备全部达到省颁标准,全县教育发展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实现高质量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走进三原县的每一所校园,都如同看到一幅充满希望的教育画卷:宽敞明亮的教室、规整美观的书桌、先进完备的教学设施、规范标准的体育活动场,楼间路旁绿树红花错落有致,墙面格言雅句尽显文化品位,琅琅书声回荡其中……
一所学校一方希望,三原教育人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把每所学校都建成美丽的花园、健康的家园、成长的乐园,用优质的教育为孩子们铺就一条走向幸福生活的光明大道。
● 点燃学生内心希望之光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三原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从中汲取推动工作的思想智慧和方法指引。
三原县教育局做出两项决定:一是优选党员和骨干教师与建档立卡贫困生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确保帮扶工作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二是全方位加强扶志教育,让孩子们在精神和心理上坚强起来,树立起自强不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念。
作为渭北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三原县及其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表现出的无畏精神与顽强意志正是扶志教育的生动教材。
2018年5月19日,首批结对帮扶师生80余人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红色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个环节,确保每个人都有所收获;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亮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整个活动过程中不要说‘帮扶二字,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孩子们的自尊,让他们在精神层面变得富足起来……”作为精神激励教育扶志的首次规模化行动,县教育局高度重視,精心筹划。
在当天的活动中,孩子们身穿红军装,聆听革命故事、瞻仰革命文物、重温革命历史。一双草鞋、一个瓷碗、一支铅笔、简陋的大刀长矛记录着革命先辈艰苦的生活与战斗经历,孩子们边看边听,从中感受烽火硝烟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革命先辈们坚韧顽强的奋斗精神,汲取奋进的智慧与力量。
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参与活动的孩子这一天是幸福的、快乐的、自信的,他们重新认识了自我,看到了希望,坚定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念。在后来的追踪观察中,老师们也普遍反映这部分孩子生活上变得乐观开朗了许多,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明显比以前提高了。
“我一定要考上大学!”这是该县高渠学校建档立卡贫困生小王参观完西北工业大学后立下的志向。高渠中学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走进西北工业大学开展研学活动,激发孩子求知上进的思想动力。孩子们第一次走进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与身为大学生的哥哥姐姐们零距离交流;第一次走近真飞机,听大学生讲解飞机的飞行原理;第一次在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科技制作。
“一定要考上大学!”这是孩子们的理想,也是扶志教育的成效,更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原动力。
目前,三原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都已落实了一对一结对帮扶责任人,建立了以强精神为核心的扶志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长效机制。各校还在实践中不断赋予教育活动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开展红色精神教育激励的同时,有的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知名大学校园,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有的组织学生走进军营,学习军人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有的组织开展感恩父母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正视暂时困难,感受亲情温暖。
让红色精神与理想信念点亮孩子心中的希望之光,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内生动力,启发和激励孩子坚定顽强地走稳未来人生路,三原教育扶志扶智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 构筑起控辍保学钢铁防线
“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是三原县教育人立下的诤诤誓言。言既出,行必果。一场声势浩大的控辍保学战打响了……
以双线三级为支柱,构建起控辍保学坚实的指挥执行体系。以县教育局为主体联合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全县控辍保学一级指挥管理体系;以学校为主体联合镇(村)党政组织建立区域二级防控劝返体系;以帮扶教师为主体联合学生家庭,建立第三级精准帮扶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信息互通、协同配合的控辍保学工作运行机制。
以责任落实为基点,构建起完善的控辍保学工作实施体系。一是强化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城区义务教育承载能力提升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质量提升工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扩面工程,全面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水平,确保每一名学龄儿童都能在户籍地无障碍上学。二是明确责任体系。成立了全县教育精准脱贫指挥部,夯实“七长”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完善制度体系。制定《三原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三原县教育精准脱贫工作责任制》《三原县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意见》《三原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控辍保学工作考核细则》等文件,建立起全县控辍保学工作规章制度。四是健全排查劝返体系。严格执行一册两表四书制度,建立完整规范的义务教育管理档案和学生流失劝返月报告制度。建成全县控辍保学数据库,准确掌握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建立控辍劝返工作流程,落实属地劝返为主,各级协力配合,依法强制复学为最后手段的控辍劝返工作机制。五是创新帮扶工作体系。组织党员和骨干教师与困难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共同体,坚持每天一辅导、每周一谈心、每月一家访、每学期一物质关怀、每个假期一微旅行,把精准帮扶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环节。制定《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无法入校就读的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确保教育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六是严格督查考核体系。建立县政府考核镇政府、教育局考核学校双线考核机制,把控辍保学作为挂牌督导的重要内容,落实督查通报制,推动全县控辍保学工作有效开展。县教育局将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开学检查、常态视导、岗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过程性考核和终结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校长履职和学校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以严格严肃的考核推动控辍保学各项责任的全面落实。
以政策宣传学情排查为重点,持续开展教育脱贫大家访活动。定期登门入户,面对面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教育帮扶政策,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全面细致了解家庭困难以及孩子在家的思想心理动态,精准核对各项基础信息,听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商议孩子的教育成长,不断夯实家校共育工作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段适龄儿童少年657人,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孩子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现代化多媒体呈现的知识,吃着香喷喷的免费营养餐,享受着祖国的关怀,“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歌声不时在校园回荡……
● 落实精准资助,为困难学生插上高飞的翅膀
每年8月中旬,三原县政府前人民广场上一曲《爱的奉献》总会如约响起,13年不曾中断过。这是历届三原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赓续传承的一项活动,旨在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帮困,帮助困难家庭大学新生顺利完成学业。
小宇,自幼父母离异,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几年前母亲患癌,花费了十几万元,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手捧梦想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小宇倍感无助。全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大会上,政府和爱心人士全额资助了学费和生活费,让小宇解除了后顾之忧,顺利走进大学校门,圆了自己的梦想,也为家庭带来希望。
据统计,13年来,该项活动累计帮助60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3年主旨不变,13年持续推动,爱的奉献在三原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不断晕染,不断壮大,成为三原教育脱贫战线上一抹动人的风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三原县教育局坚决把总书记的要求转化为具体工作成果,不断落实精准资助,让每一分资助金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三原教育人在实践中不断思考着、总结着、完善着。
在全县层面建立以学生资助中心为主体、各职能股室協同配合的顶层管理机制,建立困难学生信息库,健全全县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完善资助体系,实现资助形式多元化,范围对象全覆盖。全面落实学前“一免一补”、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一改善”、普通高中教育“一免一助”、中职教育“一免一助一补”、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全县教育扶贫脱贫学生精准资助, 资助范围实现全县各级各类公民办学校幼儿园全覆盖,资助比例不断扩大、资助标准不断提高,确保了全县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落实精准要求,建立健全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义务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家庭经济困难教师信息库》《全县失独家庭学生信息库》《全县幼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等各类信息库。每年9月份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数据;建立严谨规范的从申请、审核到最终发放、存档的学生资助操作流程。通过本人申请、班级评议、学校审核、资助中心复核、校内公示、网上长期公示,精准确立资助对象;所有资助金坚持集中统一发放,实现资金发放每个环节可管可控可查。
小黄,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去年刚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知名大学,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也让父母舒缓了心头的重负。小黄是不幸的,小时候因一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长期的治疗和护理成为这个普通农家巨大的负担;小黄又是幸运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小黄的每个学习成长阶段都有国家助学政策相伴。小黄说:“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的大学梦也许永远不会实现。”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据统计,仅2008~2018十年间,三原县各学段享受各类资助学生达16.04万人次,资助总金额19068.37万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14752人次,发放贷款8953.12万元。
探索建立精准资助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帮扶与社会捐助相结合的贫困学生帮扶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相结合的学生保障性资助体系,推动学生资助工作由“保障性资助”向“发展性资助”转型,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稚嫩的心灵,三原教育人继续奔跑在为困难学生筑梦圆梦的路上。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三原教育人决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精心教育好每一名学生,坚决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小康路上决不让任何一名孩子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