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2019-01-06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神女巫山首诗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南宋〕陈 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①?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②潇湘③。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释

①鸣榔: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的声音。②洛浦:洛水之滨,借指洛神。③潇湘:湘水之神。

译文

夜空圆月斜转,月下的溪水波明如镜,映入长天,仿佛被辗成一匹白练,隐映着一片寒光。酒醉的我倚在高楼的栏杆旁,欣赏这如画般的风景。隔着水雾的渔村,不知什么时候传来渔舟捕鱼时木板敲击船舷发出的根根声。乌鹊倦而栖息于林木,鱼儿惊而从水中跃起,唯见满天的繁星静静无声地挂在柳树梢头。

广阔的水面迷茫一片,隐约可见水边芦苇的灰白花序,秋色笼罩着渺无涯际的江南水乡。在楼台上欣赏着这秋江月夜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还像是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江之畔。夜风清露广大壮阔,山河的空间随着月影推移的时间而变化。明月普照下,想到古往今来世事沧桑,联想到南北分疆,江山易主,心境感到无比悲怆凄凉。

阅读训练

1.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化静为动,“辗”和“隐”二字给人以动感,描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象。

B.“何处鸣榔”以动衬静,运用“鸣榔”之声衬托此时之寂静,表现秋江月夜的幽静之美。

C.“山河影转”意境雄浑阔大,由“转”字引发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写出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

D.结尾三句从前文写秋江月夜迷人的景色转到写词人对中原沦陷江山易主而发的感慨。

2.全词是如何扣住“月”而展开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

巫山曲

◎〔唐〕孟 郊①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②。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注释

①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年轻时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后又仕途坎坷,一生潦倒。②神女,指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女神相遇,醒后惆怅不已。

译文

巴东三峡中山峦一重又一重,阳台山旁是碧绿峭拔的十二峰。

荆王射猎时正逢巫山雨意云浓,夜卧高山之上梦见了巫山神女。

云霞、彩虹和微雨湿了神女艳姿,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峡中飞逝。

极目远望,再也不见神女芳影,听到峡中猿猴声声悲鸣,不觉令人泪落打湿了衣裳。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景。“重复重”写出了巫峡山重水复、回环曲折的特点,“碧峭”勾勒出了十二峰峭拔、苍翠的特点。

B.诗人船行巫峡,却没有着力描摹景物,而是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巫山神女身上,这是本诗的突出特色,也是耐人寻味之处。

C.诗人驰骋想象,荆王夜卧高丘,梦中与神女相会,二人如流烟,似行云,自由自在,翩翩飞舞,一起飞向天空中最亮的星星。

D.尾聯化用古谚“猿鸣三声泪沾裳”,把峡中羁旅的愁怀与故事凄艳的结尾及峡中凄迷景象融成一片,虚实相生,余味无穷。

2.有人评论说:“这首诗中,巫山神女有象征意义,荆王梦中之神女,亦是诗人想象之神女。”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

春 晚

◎〔宋〕范成大①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②,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释

①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参知政事仅两个月,便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②春涨动: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

译文

荒芜的园子冷落凄清,我懒得去寻游观赏,燕子翻飞黄莺欢叫,全不管别人心情怎样。

白天愈来愈长,正好在窗下多睡一会儿,酒樽前花儿已经凋谢,激不起诗的联想。

我久已老(梦不见周公),只落得两鬓蓬乱,弃官回乡吧,跟一竿钓丝相傍。

可以想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满,柳丝低垂的岸边,小船儿正孤单地摇晃。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B.首联选择了两个意象“舞燕”“啼莺”,描绘了晚春时期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透露出了诗人游赏的兴致。

C.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

D.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

2.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联的妙处。

答:

并州路

◎〔唐〕李宣远①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②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③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④。

注释

①李宣远:晚唐诗人,唐德宗贞元间进士。②故:消失的,以前的,在这里引申为被敌人占领的。③自:从某地方,在这里不是自己的意思。④起云间必须意译,就是在不远的地方。

译文

秋日黄昏下的并州路(从后文看出是黄昏时刻),黄色的榆树叶落在敌人占领的城关上。被敌人包围的孤城才刚结束吹号角的声音,几个人就骑着马射雕回来了。大军的军帐跟临水遥相对应,牛羊从那上面下来。在外征战的人正在落泪,烽火就在不远的地方开始了。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古诗一般先景后情,而本诗最后依然写景,且景中有情,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

B.首联写秋日黄昏下的并州路,黄榆叶落在被敌人占领的城关上,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气氛。

C.颔联写被敌人包围的孤城的惨淡之气。“吹角罢”“射雕还”分别从听觉、视觉角度描写。

D.颈联写大军的军帐与临水遥相对应,诗人遥望着牛羊悠然下山回家,勾画出温馨安适的边疆风光。

E.尾联两句作者直抒胸臆,写征人正伤心垂泪之时烽烟忽起,突出了边塞战事的残酷。

2.“征人正垂泪”,“垂泪”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猜你喜欢

神女巫山首诗
《上课没人抢》
神女游
醉美巫山,诗画四季
巫山机场正式通航
“第一届长江三峡李花节”在重庆巫山开幕
亲近神女(组章)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巫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