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情绪的影响

2019-01-06曹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8期
关键词:异位症内膜子宫

曹静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 在子宫内膜种植、免疫防御功能缺陷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影响下容易诱发此病。在临床中,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异常、不孕以及性交疼痛等。近年来,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且手术疗效理想, 但仍然需要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工作的开展, 并确保手术成功率[1]。本次共纳入本院2016 年1 月~2017 年1 月收治的88 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是分析评价护理干预对患者情绪的影响, 现将具体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7 年1 月本院收治的88 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患者, 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2], 且均满足各项手术指征条件, 并排除存在手术禁忌证、合并精神疾病及严重肝肾心功能障碍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 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2~39 岁, 平均年龄(32.8±3.7)岁;病程2~26 个月, 平均病程(12.8±4.5)个月;已婚31 例、未婚13 例。对照组年龄23~38 岁, 平均年龄(32.9±3.4)岁;病程2~26 个月, 平均病程(12.9±4.4)个月;已婚30 例、未婚14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法, 在手术前、中、后严格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开展护理工作, 做好患者病情的观察及各项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 若存在异常问题, 需及时配合医生加以处理, 确保手术的成功率。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主要内容如下。

1.2.1 术前心理评估 在手术前, 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可能受到疾病、手术以及医院陌生环境的影响, 患者会伴有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因此, 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然后实施有针对性的疏导方式。为患者耐心讲解疾病、手术相关知识,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消除心理疑问, 使患者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工作的进行。

1.2.2 术中心理安抚 在手术过程中, 需认真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 患者可能伴有紧张、担心、害怕等消极情绪, 所以需对患者进行安抚, 为患者列举手术成功的案例, 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2.3 术后心理护理干预 术后, 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 积极处理患者的不良情绪;告知患者家属多关心、呵护患者, 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可贵, 从而增强康复期治疗的自信心。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 合理饮食, 注重饮食的营养, 放松心态, 可阅读励志书籍及听喜爱的轻音乐, 达到转移注意力, 缓解并消除消极心理情绪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指标评分(纳入“患者对手术压力的缓解能力”、“患者对疾病的积极态度”两项自我效能指标, 分数越高, 表示患者自我效能状况越好[3])及心理情绪状态(根据SAS、SDS评分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进行评估, 分数越低, 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改善越显著[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指标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对手术压力的缓解能力评分为(34.1±4.2)分、护理后为(38.7±4.1)分;护理前对疾病的积极态度评分为(34.3±4.5)分、护理后为(52.8±6.1)分。对照组护理前对手术压力的缓解能力评分为(34.2±4.1)分、护理后为(35.3±4.3)分;护理前对疾病的积极态度评分为(34.2±4.4)分、护理后为(37.2±6.0)分。护理前, 两组患者对手术压力的缓解能力、对疾病的积极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压力的缓解能力、对疾病的积极态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4 45.3±2.1 12.6±1.3ab 46.8±2.4 14.5±3.6ab对照组 44 45.6±2.0 24.5±1.6a 46.1±2.1 25.8±3.8a t 0.686 38.289 1.456 14.320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 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通常会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进行治疗, 并且该手术的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但不少学者表示, 在手术过程中有必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等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并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情绪, 使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手术工作的开展[5-7]。

本次研究重点提到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 重点面对患者的消极心理情绪进行疏导、缓解, 使患者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手术。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压力的缓解能力、对疾病的积极态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 进一步改善手术预后效果。因此,具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纳及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异位症内膜子宫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