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文化与社会和谐

2019-01-06沈眉伶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饮茶茶文化文化

沈眉伶

(重庆嘉椿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 409900)

1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1 茶文化的定义

茶文化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在发现和利用茶作为食品、饮品、礼品、贡品以及祭品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情感、爱憎等思想观念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

1.2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文化是从何时形成的呢?陆羽《茶经》有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从神农尝百草用“荼”字代表包括茶在内的所有苦味植物开始,到后来人们发现其中的一类苦味植物的功能远远超过了其它的苦味植物,为了将其区分开来为止,才用“茶”字来代表之,沿用至今。据唐朝茶圣陆羽《茶经》一之源中所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南方的巴蜀地区,一向为疾疫多发的烟瘴之地,巴蜀人又食偏辛辣,这种地域条件和饮食习惯,使得巴蜀人煎茶服用,以除瘴气,解热毒。久服成习,茶由药用发展成了专用饮品。

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命名为荼陵(湖南茶陵),宣帝年间,王褒所著的《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这是全世界最早关于饮茶、卖茶、种茶的记载。东汉华佗《食经》载:“苦茶久食,益意思”。则记录了茶的药用价值。可见,若论茶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汉代。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时,文学家杜育写了史上第一部颂茶诗《荈赋》。到了东晋,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粱厚味,以致天下骚乱。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将茶放到了社交、文化层面。南齐世祖武皇帝也在死前立下遗诏,对他的葬礼要求节俭,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粮、果饼和茶饭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茶作为祭品,已上升到了精神层面。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饮茶已与佛、道二教联系起来,尽管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脱离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具有了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隋唐时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空前发展,出现了国泰民安、比屋皆饮的态势,初步形成了中国茶文化。公元780年,中国茶文化奠基人、茶圣陆羽所撰写的全世界第一部茶叶百科全书《茶经》问世,记录了茶的起源、功效、分布、栽制技术和品饮方法等,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在陆羽及文人们的影响之下,茶诗、茶书应运而生,形成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文化由此兴起。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其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贡茶“龙团凤饼”面世,“点茶”盛行。下层社会的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民间斗茶、分茶、茶百戏风起,将茶文化推向了鼎盛。

蒙古族通过战争统一了中原,建立了元朝,因常年战事不断,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的方向发展。

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茶户唯采茶芽以进”。饮茶也从碾磨成末冲点而饮,变革为沸水直接冲泡散茶而饮,开创了撮泡法。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诗、茶事不计其数。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茶叶的量和质逐年的提高,从1982年开始相继成立了“茶人之家”“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人联谊会”等。并建成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各省市的茶博会竞相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治理国政,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动力,有力凝聚了民族精神。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茶文化必将重新扬帆起航!

2 历史上与茶叶相关的战争

因茶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更是边疆人民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明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提出“以茶驭夷”,并下令关闭边境贸易,中断了关外的茶叶供给,引起女真族和蒙古族人民的强烈不满,进而引发了清河堡战争。持续三年的战争虽然没有分出胜负,但双方均损失惨重,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因茶叶发生的战争还有很多,如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中国的“鸦片战争”等。这些史实足以说明茶文化与社会和谐是紧密相连的。

3 当代茶文化与社会和谐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茶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汲取了儒、道、佛三家的精髓,形成了一种体现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铸就了以“和为贵”的民族魂。如习近平总书记常以茶待客,“和”意悠长。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先生携夫人访华,习近平总书记夫妇请他们参观故宫并在宝蕴楼进行茶叙,中美两国元首以茶为媒,共话未来,和谐之情溢于言表;同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召开,其海报《共饮一泓水》以茶作为主要元素,巧借中国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文化传统,寓意中国共产党邀请各国各类政党共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党责任,共话建设美好世界的宏伟蓝图;在今年上半年的外交旺季里,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四月与印度总理莫迪为中印关系向好举行的非正式会晤、六月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就朝鲜半岛对话时,皆共品香茗,友好交谈。

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茶艺,我们通过茶人技艺的展示去悟道、悟人生。以昆明的九道茶为例,赏茶、评茶能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也拉近了主宾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感情。温杯洁具这个程序表面上看来只是在清洁茶具,实际上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尊重,温杯以利茶汁的浸出,尊重茶性的同时,增强了敬畏之心。置茶、泡茶、浸茶、匀茶的过程不但需要专心和耐心,还要掌握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以及合理均匀茶汤的浓淡,泡好了这壶茶也就明白了什么叫分寸的掌握。“斟茶只斟七分满,留得三分是人情”。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斟茶、敬茶这个环节充分展示了中国茶文化中谦恭自如的礼仪,主宾共品香茗以享饮茶之乐。在茶文化中锻炼耐心、掌握分寸、学会尊重他人、保持一颗敬畏和友爱之心,那么这样的人在家庭中就是一个上尊老下爱小之人,他的正能量也会感染其他的家庭成员,这样的家庭不和睦都不行。《论语》有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将夫子的推理放到现实生活中来理解,就是尊老爱幼、能使家庭和睦的人,在工作单位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仁人君子,单位上这样高素质的人多了,既便于管理,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更会给和谐的社会添砖增瓦,社会也就更加的和谐了。另一方面,茶具有防癌抗癌、防辐射、抗衰老、清热解毒、消炎除湿、降三高、降脂减肥等天然保健功效,而泡茶、品茶则可修身养性、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心情好了,身体也就健康了。难道一个拥有健康身体、高尚情操民众的社会能不和谐吗?

作为茶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将喝茶有强身健体、怡情养性的功能告知大众,共同将思想修得像茶汤一样清廉无污,以茶为载体,和睦待客、真诚交友。做一个精行俭德之人,端正自身,让大家都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和谐出一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饮茶茶文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谁远谁近?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