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世纪艺术中神的灵魂思考

2019-01-06高乙嘉李艳红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但丁中世纪艺术作品

高乙嘉,李艳红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1 艺术中的原始追求与崇拜

在石器时代的人类会用贝壳、石头来装饰自己,用兽皮来保暖与遮羞,在岩壁上进行着“绘画”记录。当人类对这个世界进行了观察,慢慢的发觉,这个可能是人类对艺术的一种原始的追求。我们说存在的就必定有自己的价值与体现,因为任何人和事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存在,这个可能是人类对艺术的一种原始的想法。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对未知的敬畏,对自然的崇拜。把这个无形的事物变成有形化,就有了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所有文化艺术的母体与源泉之一。包括了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在内的原始宗教是滋生文化艺术的必要条件和土壤。君权神援,统治者便是神话诸神的孩子,用那些的“规矩”去约束自己的臣民。我认为这种推崇宗教有着自己的目的,不光是信仰,还有着稳定自己的统治和主宰。他们大兴土木来修建那些宗教神的雕像,祭祀神庙……所衍生出的文化艺术具有着纯粹、专精、具体和呈现线性递进关系的显著特点。宗教造像和各种宗教场地所需要的建筑、雕像、壁画、装饰……等都需要艺术家去做创造性地表现。

2 艺术中关于神的体现

美学的发展离不开神学它们互帮互生,相互融合。它们的艺术品给人一种光芒万丈,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之感,让人有着无尽的想去信奉,去保护,去拜理之情,让人向善,拥护着他们的管理者。这一些的衍生品诸如波普、洛可可等。在欧洲中世纪的绘画几乎都是宗教题材,即便是贵族富商的画像也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圣经故事里的人物或者是一名虔诚的信徒,如意大利的镶嵌画《最后的审判》与《亚当与夏娃》。那时的作品都具有一种高贵,厚重的充满了神权的光芒,对教派的信仰,更是一种疯狂。那时艺术的创作技法已经出神入化,但是人的灵魂却被束缚着,这也是与当时的神权至上的统治是分不开的。直到文艺复兴的兴起,就是打破中世纪神权的束缚,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和精神体系。艺术家们尽管还在画宗教题材,但是已经从表现“神圣”改为表现“人性”。而希腊神话题材的大量增加,甚至直接表现凡人的画作,让“人权”压倒了“神权”。一个自我解放的过程,此后就有了各种画派与衍生品的诞生,都在追求自我,寻找美的过程。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世纪人们对于神灵的信仰进一步的得到发展,宗教神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显著,艺术家们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神灵的体现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种类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中世纪绘画艺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艺术创作的形式进一步多样化,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神有了敬畏,同时也超越了人们自身的与自然的思考。与此同时,绘画的发展伴随着其它艺术形式的兴起,许多雕塑作品、湿壁画等等使得中世纪的神学发展引来了一个新的高峰。我们都知道,艺术作品不是虚无缥缈的,艺术作品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艺术作品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艺术作品往往还夹杂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中世纪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比较黑暗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艺术作品中有着神权与皇权的紧密结合。艺术作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较相对宽松的表达自我的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来使内在的艺术美得到深化,艺术作品也在无形之中表达了作者们对于时代的自身感触与自我表达。也许无数的艺术家们通过自己塑造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了自己对一时代的深思。通过大量中世纪的艺术作品,我们不难看到有着浓厚写实主义的作品,实际上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已经开始出现觉醒,艺术正是人们思想境界的真实写照。但是不管怎样,中世纪的艺术作品中,总有大量的神学色彩,神性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艺术作品将会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的发挥他们的艺术价值。

3 体现内心的灵魂表达与向往

艺术的创作不应该有着枷锁。打开这道枷锁的重要一击但丁的神曲它是一部既有梦幻色彩的诗歌书籍,讲述了但丁想象的地狱,炼狱,天堂的经历。地狱,人类因犯罪受苦与失望。炼狱,坚强的意识赎罪,可因爱而获得拯救进入天堂。美好的世界理性,知识,唯爱。诗人也是一个天主教的信徒。在地狱篇中,地狱的第一圈侯判所都是那些没有罪的异教徒,荷马,苏格拉底,希波克拉底,这也表明了当时社会的神权至上的精神。让我联想到了那时的残暴的统治,如十字军东征嗜杀剿灭一切的他们所谓的异教徒。但丁也用了很多的历史上的名人,把他们安排在不同的位置来讲述他们的罪行或者善念。诗人看到了已死的教皇尼古拉三世,以及当时还活在世上的,迫害过诗人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头被埋于土中四肢朝上的挣扎,这种滑稽而又痛苦的惩治。与教皇在人世间的地位有着鲜明的对比,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评判。诗人生活在黑暗中世纪,神权至上或是教皇与郡主相互依赖的体制,那时从平民到君主都是天主教的信徒,人们的生死都掌握在教会之中。教会的贪婪,人民苦不堪言,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违背教皇的意愿,否则就会受到“神”的处罚。无疑他的想法是超前的,也是一个自我寻找位置的体现。但丁是一位文艺复兴的先行者,加促了文艺复兴的发展思潮。他有着自己的信仰,理性而崇高,解放人性而不是一味的神权至上。艺术创作它是自由的有着自我意识的,一个高尚的存在。如果进行反向的思考,如果把中世纪的神权做一个点,文艺复兴作为一个媒介,它们碰撞导致了一个大爆炸它开始扩散。诞生了一个新的自由没有枷锁的发散体,可以尽情的表达,任何一道光线都通往一个远方的“应许之地”,没有任何的具象表现。这道光线也可以说是“神”的一个表现体一个没有枷锁的方向。他是内心的一个榜样,一个前进的目标。他是没有受到任何世俗影响的一道光芒,纯洁,没有杂质。一种理想的状态,冲上天际没有阻拦,本质的内心追求;也可能是另外一种人格,或者是神性的部分表达。所以说但丁对艺术思想的释放,宗教绘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中世纪特有的神的光环而是把他当成了一个普通的人进行描绘处理,一味的宣扬宗教更多的是思考。

当神权至上的年代已经逝去,思想与灵魂已没有约束。对我来说这神是模糊不定的,“神”这一字不仅存在神话之中,他不只是有着超越人类的能力。而是懂得本质,不是受到任何的非本质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内心,忤背内心的向往。这种不仅是社会人文道德所能约束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控制与把握。他是向善的,那么善又是什么!一切的存在都是相对的。他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对内心的一种尊重。很多的道德都是与生俱来的,任何的一种动物都会保护自己的孩子,父母年迈子女反补,就是在这样的框架下继续的丰满着肉体,一点点的就有了基础的人伦道德。在构成之上必然会有杂质与污秽,在没有任何目的循环下将会排出,这就是我说的那一道纯洁的光芒。

4 结束语

艺术的表达在不同的时代,方式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方向没有改变,表达内心深处的追求以及反应时代的变迁和我自己的表现,注重内在并引人注目,这些画面更加需要表达内心灵魂的回响。在那个黑暗的中世纪,世人受到了宗教的约束,导致了艺术只是为了宗教服务,约束了人的思想。如果不考虑那些外在的因素单论绘画与传神而言是成功的。这漫长的阶段结束后人们的灵魂得到了释放,艺术得到了解放。回到了世人的手上,也打开了心灵的门窗。

猜你喜欢

但丁中世纪艺术作品
中世纪欧洲艺术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年老的画家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