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贫困地区党员干部观念转变和工作热情激发
2019-01-06禹沛海
禹沛海
中共古浪县委党校,甘肃 古浪 733100
当前,贫困地区正处于脱贫攻坚提速冲刺、攻坚拔寨、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很多地方的党员干部表现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尽锐出战扶贫一线,带领农户不断做实壮大增收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呈现出脱真贫、真脱贫的良好局面。从总体情况来看,党员干部的理论层次、品德素养、能力水平等方面呈现出良好态势。但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贫困地区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状态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水平,影响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强力有效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一、认真落实各项学习制度,用理论武装好党员干部头脑
理论学习是转变党员干部观念、激发工作热情,提高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水平的有效渠道,切实落实好各项学习制,防止学习形式化、任务化,要用学习的途径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学习的途径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拓展思维,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一)有效推动党委中心组的学习
各级党委中心组把学习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抓手,通过扎实有效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促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动理论武装工作。中心学习组成员能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学习要求,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使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二)重点抓好各类培训班的教育
运用党校(行政学院)这个培训教育的主阵地和大平台,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类培训资源,做实做细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不断丰富培训教育的内容、创新培训教育的形式,在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下大功夫、做足“文章”,让党员干部在参训过程中受感染、得启发、开眼界、提水平。
(三)注重督促工作之余个人自学
定期不定期组织专门力量对党员干部的自学习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主要通过“听”“看”“问”的形式来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的自学动态、学习成效。“听”,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个人介绍一段时间以来个人自学的总体情况、学习篇目以及取得的成效;“看”,就是查看党员干部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问”,就是对党员干部进行提问,看究竟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了多少,理解了多少。
(四)专门组织考察团队赴外交流
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专项赴外考察学习团队到经济社会发达省份,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考察学习、交流经验,用鲜活生动的实例、富有个性的模式来增长见识、启迪思维。最大限度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加开拓创新的正能量、提振加快发展的精气神。
二、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用情理化解开党员干部心结
因地域、行业特点和形势任务,工作任务重、生活压力大,造成党员干部情绪低落实、劲头不足、热情不高;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由于工作不平衡,有苦乐不均的现象,党员干部有点意见、发点牢骚,完成工作任务有点拖沓也是种正常现象,这就需要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打开党员干部的心结上多下功夫。
(一)锤炼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借助重大节庆的机会,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老区、纪念馆、伟人故居开展主题活动,接受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投身改革的大潮和发展的急流中,真正发挥好一个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及时谈心谈话,理顺思想情绪
领导干部要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制的角度出发,及时、主动联系下属进行谈心谈话,下属也要找机会找领进行谈心交流。谈心谈话要敞开心扉,既可以语重心长谈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谈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既可以互相指出特点和不足,也可以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很多理、很多话说透了,有意见互相诚恳接受,并加以改正,很多优点和特长以后继续发扬。长期下来,不管是领导还是被领导者情绪也就顺了,信心也就足了。
(三)开展文体活动,培养健康兴趣
组织开展积极健康的歌咏、书画、征文、棋牌,球类运动等文体比赛,党史党建、政策法规、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为内容的知识竞赛。通过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培养党员干部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锐意进取的工作状态、攻坚克难的坚强毅志。
三、着力校正选人用人导向,用机制转变正党员干部作风
贫困地区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品德修养参差不齐,个体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要通过不断校正选人用人导向,确实把品德好、能力强、水平高、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调整的重要岗位上,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规范选人用人程序
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广泛征求部门和单位领导、同事,行业内部、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通过群众反映,形成综合评价,确定选任人选。然后在单位内部召开会议集中推选,对票数集中人先进行民主测评。同时,集中谈话征求意见建议,了解选任人选德、能、勤、绩各方面的基本情况,经公开公示无异议后任命相应岗位。
(二)科学评价干部实绩
结合地区和部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干部评价体系,不断拓展干部评价渠道。充分考虑说服力较强的工作实例,群众口碑,社会影响等因素,切切实实把公道正派的党员干部重用到和专业特长、工作风格、能力水平等相适应的岗位上来。
(三)运用容错纠错机制
容错纠错机制的形成,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客观、中肯的甄别在开展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具体原因。因错误的权利观、政绩权所造成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的要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和惩戒;因工作热情高、创新力度大,以干成事、干好事,为大局、为人民为根本出发点造成的失误损失和不良影响的,要给予谈话提醒,教育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