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森林旅游发展思路探讨
2019-01-06温亚楠
温亚楠,王 栋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河北围场 068466)
塞罕坝森林公园于1993年成立,历经26年的发展,旅游定位基本形成,我们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塞罕坝精神为载体,大力开展以保护为前提的生态旅游,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塞罕坝的旅游发展之路。
1 塞罕坝旅游发展情况
1.1 科学编制规划,旅游发展有章可循
先后编制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体规划》《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塞罕坝机械林场及周边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是旅游产业正确发展的保障。
1.2 资源保护优先,实现生态经济共赢
塞罕坝一直致力于保护森林资源,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在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两山”理论,完成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实现了生态经济共赢。
1.3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森林小镇打造初见成效
2017年投资一亿多元,启动了森林小镇改造提升工程,拆除违章建筑,对小镇建筑物、建筑风貌杂乱进行了治理,森林小镇打造初见成效。
1.4 铸就塞罕坝精神,培植林场文化
塞罕坝林场三代人从茫茫荒原到亚洲最大人工林场,铸就了以“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的林业生产文化,以塞罕坝展览馆为着力点,宣传塞罕坝精神,大力培育自己的林场文化。
1.5 服务设施逐步完备,游客满意度得以提升
近年来投资3800 余万元,新建游客中心4 处,观景平台7 处,停车场13 处,建设星级厕所5 个,生态环保厕所10 余个,设置环保垃圾箱120 个,旅游标示牌300 余个,极大提升了旅游服务设施水平。
2 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生态文明主题待突出
目前塞罕坝旅游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没有注入文化主题,缺乏打造以塞罕坝精神为核心,生态旅游发展以自然风光为基调,森林资源为特色,多媒体等多种科技展示方式为手段,三位一体的特色核心产品,没有与“大围场”形成差异化发展。
2.2 旅游产品项目形式较单一
湖泊、湿地、山顶制高点等景点为主要游客的核心活动区,目前全区景点呈点状分布,由于标识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基于景区特色和景区内涵的旅游产品尚未开发到位,未形成多种形式系统化的游览体系。
2.3 旅游旺季接待能力不足
塞罕坝旅游季节较短,在暑期和节假日呈现爆发式增长特点。现有交通设施、服务设施、标识导引体系、住宿设施以及管理制度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不能完全满足高峰期游客对服务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从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入手,塞罕坝游客接待能力与环境容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塞罕坝旅游发展思路及具体举措
3.1 强化公园门票管理,确保旅游收入不出现大幅度减少
面对公园无法实现封闭管理的现状,不得不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最大程度保证旅游收入稳定。
3.2 实施品牌战略,培养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是以“慢生活、绿生态”为理念,打造塞罕坝森林小镇品牌;二是以打造塞罕坝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主线,提升生态建设品牌效益;三是以建设森林人家为重点,打造原生态高品质的住宿品牌;四是以良好的森林资源为基础,打造国家级森林体验基地品牌。
3.3 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为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创新载体,建设智慧景区;二是突出特色,新建生态体验景点;三是完善交通,打造环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