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困境及其对策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茶叶出口贸易

段 洪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湖北武汉 430023)

1 新时期我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困境

1.1 茶叶贸易摩擦不断,积极打压茶叶企业出口积极性

由于贸易摩擦,美国和欧盟大部分国家都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的产品反倾销调查实行替代国做法,自然茶叶领域也深受其害,由于本身全世界的茶叶市场主要供应都是来自于中国。中美贸易摩擦余波逐步波及到其他一些国家,例如东南亚一些国家对我国的茶叶产品实施比较重的进口关税,这极大地降低了我国茶叶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价格竞争力;目前我国茶叶的出口单价是非常低的,平均价格在4美元/公斤左右,严重打压了我国茶叶生产企业或贸易企业出口的积极性。

1.2 我国茶叶对外贸易增长幅度在放缓

目前来看,美国对中国的拟征税领域,基本上处在高精尖科技领域,各行各业不可避免地捂紧钱包,紧张地观望;同样如此,茶叶行业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处于全球性的消费低迷周期中,开始陷入增长逐步放缓的轨道之中,一些出口导向型的中国茶叶企业遭遇了严重的影响。最近几年,随着我们国家CPI指数(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攀升,生产成本、国内的茶叶制品的原材料价格、茶叶制作工人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以及茶叶产能过剩等因素,使得一些出口型的茶叶企业陷入面临破产的境地。另外,那些依靠出口退税制度救济的出口型的茶叶企业严重依赖着政府的退税,如果出口退税制度被当地政府取消,它们就会陷入亏损境地,甚至宣布破产,显然这对于我国茶叶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

1.3 茶叶对外贸易地区的结构性失衡

2017年,中国主要的茶叶出口国家集中在美国、摩洛哥、加纳、乌兹别克斯坦和毛里塔尼亚,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对这些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很高,这就产生了茶叶地区性的贸易失衡,一旦中国和这些国家发生贸易摩擦,将会影响到中国茶叶出口商的。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美国同其盟国一同对中国茶叶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将极大地影响到中国茶叶出口。茶叶一直是美国盟友之欧盟对中国产品开展贸易保护政策的对象,其通过反倾销税和进口税加大我国茶叶产品的到岸成本,让我国的茶叶产品在欧盟市场成本大幅上升,失去了其应有的竞争力;此外,地区性的贸易失衡还表现在茶叶的种类上,例如:80%的红茶出口到美欧,90%的白茶出口到东南亚国家,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1.4 中国茶叶企业外贸人才缺乏,不善于利用贸易规则

我国茶叶企业外贸人才比较缺乏、参差不齐,WTO内容涵盖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等各种规范性措施,诸如:WTO规则中有不少的特别条款有或多或少的协议的漏洞,非常有利于我们发展中的国家,由于我们很多茶叶企业不了解WTO各项规范性措施,我国茶叶企业难以利用WTO规则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外,很多企业在应对茶叶的对外贸易时,一些农药的使用和禁用法规方面,很难与国外进行有效的对接;例如: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茶叶农残的一些要求,很多时候,我们的茶企很难适应,这成为了我国茶叶出口方面的一个重大阻碍。

1.5 美欧等西方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

美欧等西方国家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它们在进口农产品时,有着相应的监测手段和监测标准,并且越来越严格。我国茶叶在数量、价格和品种上对美欧等国家的茶叶行业造成较大的冲击,所以美国、欧盟等国家开始对我国的茶叶出口提高茶叶安全的监测手段和监测标准,从价格、农药种类和农药残留等方面都制定了更高的标准,从此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茶叶出口制造了更高的门槛阻,用以阻碍我国茶叶出口数量。

2 对策

2.1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茶叶产品核心竞争力

我们应该尽快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会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调整茶叶经济结构,解决目前茶叶产能过剩的状况,优化茶叶产品种植、制作、包装、销售等过程,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增强茶叶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加茶叶产品附加值,努力创建自有的国际品牌,攀升全球茶叶价值链中高端。

2.2 我国茶叶企业要高标准来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主动进行各项产品认证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美贸易摩擦之所以能够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终究还是因为我国一些茶企的生产标准较低。(1)从源头上提高茶叶的质量,要加强我国的茶叶在种植上的管理;(2)提高茶叶从业人员和茶农的能力与素质,建立茶叶出口质量的可追溯系统,确保茶叶产品在种植、包装、加工和仓储等环节中都不受到污染;(3)我国茶叶企业的生产、经营就要按照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监测标准去执行,遵守包括WTO贸易规则在内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提升和修正自己的茶叶生产技艺、茶叶种植标准,强化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对外贸易中牢牢把握主动权和话语权;(4)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对绿色、有机食品有相关的准则和标准,我国茶叶企业要主动地进行有机、绿色食品的认证,获得相关的通行证,加强自身茶叶安全质量管理,以便提高茶叶的质量,并制定出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从根本上冲破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贸易壁垒。

2.3 行业协会要做好更好的信息服务工作

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规范与引领作用,在企业与政府之间构筑了一道沟通桥梁。能够对茶叶企业起到良好的信息搜索、信息传递以及信息协调作用,为此要求行业协会积极加强自身建设,能够掌握茶叶出口方面的一些国际信息,包括世界上一些主要贸易国家在技术性壁垒,掌握其主要的变化与相应动向,促使茶叶企业能够及时对此做出相应调整。为茶叶的顺利出口提供多种便利。

2.4 扩大茶叶出口范围,优化对外贸易地区的机构性平衡

(1)华人、亚裔群体遍及全球各国,美国、欧洲、东南亚、南美洲乃至非洲等这些都是我们潜在的消费市场,我们的茶叶企业应该加强对外的市场宣传、推广中国茶叶功能价值,让美欧的人民也认识白茶功效,让东南亚国家的人民知道红茶功效,让非洲人养成饮茶的习惯,积极地去拓展这些国家的茶叶市场,应该加强合作、布局,切实改变目前茶叶出口地区不均衡的现状。

(2)另外,可以借机“一带一路”背景下茶叶产业经济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降低区域内的茶叶产品生产成本,扩大区域内的茶叶贸易市场,成员国茶叶企业将享受比世界贸易组织更有利的茶叶贸易;例如: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茶叶产业经济合作,推动台湾海峡两岸四方经济合作进程,共同繁荣。

2.5 研究茶叶新产品,开拓国内市场,降低对出口国家依赖

目前,我国茶叶市场产品多为大宗散装茶和原料性茶叶,这样难以满足现在上班族白领等年轻人对茶叶便捷、口味多样的要求。外贸型的茶叶企业也应该积极开拓国内市场茶叶需求调研,研究出花茶、混喝茶、水果茶、蔬菜茶、粮食茶、蜂蜜茶等不同口味的茶叶产品,满足人们对茶叶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的口味。这样可以解决产能过剩的危机,降低对外出口的依赖,同时有利于慢慢摆脱对出口退税制度的依赖。

2.6 政府应健全中国茶叶管理的标准化体系

政府对茶叶的管理是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目前贸易性壁垒逐渐增多的背景下要求我国政府积极优化茶叶管理体系,对茶叶的数量以及品种进行有效研究,结合出口管理的需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政策,同时有效结合其他国家在贸易出口方面的管理政策,制定出适合我国茶叶出口的管理政策,要求契合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同时要求政府积极加强茶叶市场准入机制的建立,为茶叶管理建立相应的规则体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茶叶的检查、检测、召回与销毁机制,确保茶叶管理机制的良性运行。

猜你喜欢

茶叶出口贸易
《茶叶通讯》简介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香喷喷的茶叶
贸易统计
给情绪找个出口
贸易统计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