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大樱桃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2019-01-06朱秀展
朱秀展
(临朐县植物保护站,山东 临朐 262600)
临朐县地处鲁中、潍坊市西南部,沂山北麓,四周与昌乐、安丘、沂水、沂源、临淄、青州相邻。总面积1831km2,其中山区丘陵面积占87.3%;辖14个镇(街、园、区)、350个中心村,90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均降雨量700mm,年均气温12.4℃,年均日照时数2578.6h,无霜期191d。土壤以棕壤和褐土为主,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大樱桃的生长,为临朐大樱桃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1 临朐大樱桃的发展现状
临朐县的大樱桃种植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品种主要有红灯、先锋、雷尼、宾库等,当时的大樱桃全是露天栽种。1997年,临朐县开始大棚樱桃生产,到第2年,大棚樱桃的效益就远远超过了露天樱桃。20多年来,全县大樱桃面积已发展到近0.67万hm2,其中大棚樱桃约0.267万hm2,品种主要有美早、红灯、布鲁克斯、萨米脱、拉宾斯等20余个,每667m2年均收益4~5万元,全年总产量8000万kg,产值30多亿元。
临朐县大樱桃目前主要分布在城关、山旺、辛寨、五井、冶源、柳山等镇、街。十多年来,全县成立了月华、天源、樱冠、樱舞、丽丰等樱桃专业合作社共10多家,先后认证“三品一标”品牌10个,其中,“山旺大樱桃”于2014年经农业部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近几年,临朐县在城关街道月庄村、山旺镇上林村建成了2处大型的大樱桃交易市场,总面积约2000m2,到樱桃销售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给临朐的樱桃产业带来了生机。
2017--2018年,临朐县先后在城关街道和山旺镇成功举办了两期“中国(临朐)樱桃文化旅游节”,为全县大樱桃产业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舞台。2017年,在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年会暨全国大樱桃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临朐县被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授予“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荣誉称号。目前,临朐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设施大樱桃生产基地,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临朐探宝之旅》也重点报道了临朐大樱桃。
临朐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临朐的大樱桃。临朐大樱桃果实发育期短,色泽艳丽、个大味美、营养丰富,脆甜、爽口、清新、回味绵长,是北方春天成熟最早的水果之一,故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樱桃汁、樱桃酒、樱桃酱、樱桃罐头等20余种产品,是安全、优质、无污染、营养类食品,畅销国内外,备受消费者青睐。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牌宣传、引导不够,果农的品牌意识不强,标准化程度低
品牌是产品的名片,是提升产品价值的有力武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机构各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果农对标准化生产管理认识不足,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施肥不合理,有机肥严重不足,尤其是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但浪费资金,还导致土壤酸化,降低了樱桃品质和贮运性,影响了樱桃的持续发展。到2017年底,全县认证大樱桃“三品一标”品牌 10 个,建设高标准大樱桃示范园10多个,标准化栽培面积0.2万hm2左右,还不到总面积的1/3,而且大多数认证品牌也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品牌引导作用。
2.2 培训不到位,新技术应用难普及
大棚樱桃为临朐县农民致富立了大功,每667m2收入4~10万元,成了临朐县名符其实的黄金产业。但是由于果农对新技术的应用认识还不到位,因而发展不是很快。大棚樱桃在城关的月庄、倪家庄、山旺的东、西上林、杭山村、辛寨的王楼村、孟家庄等村发展较好,规模也较大,推广效果比较好。其他地方大多限于露天种植,都没有认识到大棚樱桃在对抗不良气候影响、提早成熟、拉长樱桃供货期等方面带来的好处。而是一味地追求高产量,树体一般高达5~7m,结果晚,收益低,大棚更是高达7~9m,管理非常不方便。由于基层专业人员配置少,技术投入不足,导致新技术很难推广普及。
而且,大部分果农往往只看重眼前利益,更加注重扣棚后到收获期的各项管理,而忽视了收获后的后期树体管理,造成树势因管理不善而衰弱,甚至因发生叶斑病、褐斑病等病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治而出现早期落叶,甚至死树,影响了经济收益。
2.3 品种单一,种苗比较混乱
临朐是山区农业县,露地樱桃成熟期在全国来说,既不早,也不晚,所以没有市场优势。由于气候原因,露地樱桃经常被冻花,如不冻花,产量高时,价格又低下来了,所以露地樱桃收益远不能和大棚樱桃相比,应该大力推广大棚栽培。临朐县的樱桃品种,主要有美早、红灯、布鲁克斯、萨米脱、先锋等,临朐樱桃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没有真正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另外种苗质量差,甚至有的品种因病毒导致死树,不得不换树。较好的品种由于各种原因,也得不到推广普及。
2.4 水利等基础设施陈旧,新技术得不到推广利用
临朐县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7.3%,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严重落后,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很少得到推广普及,年景好有水时,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遇到缺水年景,多数靠天吃饭,导致果树产量低,产品质量上不去,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说起。
2.5 分散经营,各自为政,营销困难
十多年来,全县虽然成立了10多个樱桃合作社,但是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标准,统一合作,大多数仍是分散式自主管理和销售。虽然全县建成了2个大樱桃交易市场,但是因市场缺乏监管,管理不规范。也有少量果农采取网络销售,但销量有限,难成规模。
3 发展建议
3.1 选对品种,品牌带动,提升品牌意识
依托城关、山旺、辛寨3个镇、街的樱桃种植基地,搞好科学规划,加快大樱桃新品种引进,不断更新换代,促进品质上档提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品牌认证,靠品牌来提升临朐县大樱桃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樱桃产业的发展。
3.2 加大培训力度,普及先进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效益。为县、镇、村三级配备技术人员,定期组织果农集中培训,邀请省市果树专家前来授课交流,或去外地参观学习,提高果农的生产管理水平。
3.3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上级项目支持,改善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尤其是对于选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的新建大棚进行适当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引导农民牵头承包、流转、整合土地,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建设。
3.4 实行规模经营,达到合力共赢
由于农村小规模分户、分散经营的生产特点以及营销方式的落后等问题,使临朐县大樱桃不论在地域上还是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应该充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通过“龙头”带动模式,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依靠其拥有的品牌优势,以利益为纽带,以品牌为载体,将分散的千家万户通过市场买卖、承包合同、土地流转等形式有效整合起来,联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推广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实现合作共赢。
3.5 管好基地和市场,加速樱桃产业化进程
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樱桃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抽查力度,保证每个基地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做到“五统一”,建立果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对2个樱桃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消除果农无序不良竞争,逐步规范市场,加快樱桃产业化进程,实现全县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