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2019-01-06臧大吉
臧大吉
(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畜牧兽医科,黑龙江 集贤 155923)
引言
现代社会经济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重视规模化养殖,实现规模化养殖可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生猪容易发生各种疾病。生猪一旦生病,就会影响到生猪的健康生长,严重的还会造成疾病的传染,影响到规模化养殖效益。对此,在推行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为生猪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1 猪场生猪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管理不到位
随着猪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猪场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猪场环境、空气、温度、水、饲料等因素都会给生猪的健康造成影响。就目前来看,许多养殖户看重的是养殖密度,追求的是规模养殖,对养殖过程中的管理不重视,进而造成许多隐患,而这些隐患往往就是疾病发生的根源。如,饲料质量不合格、过期,生猪食用了过期、变质的饲料,就容易发生疾病。
1.2 猪场卫生质量差
卫生不达标是引起生猪疾病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来看,养殖户在饲料生猪的养殖过程中没有做到科学饲养,没有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没有及时清理生猪的粪便。同时,由于猪场人员流动较大,人员的往来很容易带来病菌,进而破坏场内环境。另外,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没有根据规模化养殖要求来布置猪场,以至于猪场通风不好、空气不好,造成一些病菌滋生。
2 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2.1 科学规划猪场
基于规模化养殖要求,要想降低生猪疾病的发生,做好猪场的规划工作极为重要。猪场应选择地势高、开阔平坦、远离居民区及化工场地;要根据规模化养殖需要,对猪场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划分,确保猪场功能齐全,更好地满足规模化养殖需要。
2.2 注重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管理
基于生猪疾病威胁,养殖户应当加强猪场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管理。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对猪场养殖相关操作作出全面规定;养殖户要定期检查生猪生长情况,发现异常时要立即处理;要做好消毒工作,对饲养工具、猪舍、猪场等定期消毒。另外,生猪每天的排泄物要及时清理,并用清水冲洗,防止滋生病菌。
2.3 做好隔离工作
许多生猪疾病可感染,进而造成大量的生猪生病,影响规模化养殖效益。对此,做好病猪隔离十分重要。许多生猪疾病具有传染性,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在发现病猪后,要立即隔离病猪,并检查与病猪生活在一起的其他生猪是否被感染,将其隔离一段时间。针对病死的生猪要作无公害处理[1]。
2.4 加大生猪疾病的宣传
生猪疾病种类多,生猪疾病发病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如果养殖户对生猪疾病不了解,那些有潜伏期的疾病就会不断恶化,进而造成大范围的传染。对此,加大生猪疾病的宣传十分重要。有关部门要落实生猪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让养殖户了解生猪相关疾病的特征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2]。作为养殖户,更要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养殖水平,进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2.5 加强生猪免疫接种
生猪免疫接种就是用人工方法将免疫原或免疫效应物质输入到猪体内,使机体获得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对此,养殖户要重视生猪免疫接种工作。基于规模养殖效益,养殖户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要积极配合检疫部门做好生猪免疫接种,进而降低生猪疾病的发生[3]。
2.6 做好生猪疾病的防治
疾病具有传染性,一旦病猪发病后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就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传染,进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此,在猪场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防治。除上述生猪疾病预防措施外,养殖户要必须做好疾病的治疗与处理。在生猪发病后,要立即隔离,并仔细检查与病猪生活在一起的其他生猪是否存在感染威胁,将这些生猪隔离一段时间观察。针对病猪,要根据病猪的病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4],治疗前,要做好敏感度试验,选择高敏感的药物,对病死的生猪,要做好无公害处理。
3 结语
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生猪养殖效益有着重大影响。生猪疾病危害大,一旦生猪发生疾病,轻则生猪营养不良,重则生猪死亡,甚至还会造成大范围的传染。对此,必须做好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只有对生猪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才能减少生猪发病,进而促进生猪的健康生长,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