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菇辽抚4号品种杂交选育及高效栽培关健技术

2019-01-06王瑞景

农业与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转色抚顺市菌棒

王瑞景

(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辽宁 清原 113300)

香菇是抚顺市食用菌产业主要栽培菌类,占全市食用菌生产面积的95%以上。多年来,新品种更新缓慢、高产优质品种短缺是制约本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的瓶颈问题。为此,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和辽宁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联合攻关,选育出优良香菇菌株辽抚4号(0912)。2013年7月辽抚4号通过辽宁省品种鉴定和品种备案。2015年获抚顺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该菌株具有高产、色浅、质优、菇早,出菇期耐高温,对温差刺激敏感等突出特点。目前,辽抚4号已经成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主栽香菇品种。

1 品种选育

为了解决制约抚顺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香菇品种问题, 抚顺市农科院与辽宁省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研发中心以科技共建为契机,组建了省市两院课题攻关小组、联合攻关《香菇杂交新品种选育》课题。

2009年共配制490个组合,通过镜检和拮抗试验初步确认异核体 103个。经过连续3a初选、复选试验,选出辽抚4号(0912)等4个综合性状显著优于对照的新菌株。根据2011年7月18日业内专家现场鉴评意见,初步确立0912为备鉴菌株。2012年扩大试验规模,增加2点生产试验。并在2012年出菇期内9月13日组织业内专家进行现场鉴评。专家组委会给予辽抚4号(0912)菌株高度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成果在菌丝生长速度、菇体特异性状和优质菇比率方面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0--2012年连续3a产比试验,产量和质量明显超过对照937,平均比对照937增产8.8%,生物转化率达到85%以上,优质菇率96%以上。

该菌株发菌快,出菇早,菌丝洁白粗壮,菌坯坚实,抗杂性强,高温下能够出优质菇。子实体质地坚实,菇型圆正,颜色浅。菇柄短,优质菇率高。连续多年生产试验,性状表现稳定、均一、整齐、多抗、优质且高产。非常适合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符合有机香菇生产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 试种推广

2009--2012年累计试验规模3.8万箱段。2011年开始在辽宁地区生产试种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仅抚顺市推广栽培菌棒20万袋,2014年全市推广栽培菌棒超过200万袋,2018年全市栽培菌棒超过5000万袋。辽宁省食用菌协会的多位专家、共建食用菌专家团对辽抚4号多次实地现场调研、指导生产,并邀请辽宁省各香菇产区香菇合作社代表及基层食用菌生产技术人员对辽抚4号出菇现场进行实地考查。通过现场观摩,现场听取辽抚4号栽培大户的栽培心得,同时与香菇收购商进行了销售市场咨询,对其在多种栽培模式下的栽培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该品种不仅适宜冷棚全熟料立棒式、立体层架式、地埋式、以及多柱联体式,也适宜半熟料菌柱栽培。辽抚4号不仅成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主栽香菇品种。河北省、河南省、北京市、山东省吕梁地区、福建省等多地引种栽培表现良好,近几年栽培面积大幅度上升。

3 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辽抚4号菌株出菇温度 10~29℃,属中高温型品种。子实体菌伞直径7.5cm, 菌伞厚度1.9cm, 菌柄长度4.4cm,菌柄直径1.4cm。平均单菇鲜重 65.43g,鲜干比为 5.6:1。生物转化率85%左右,优质菇率96%以上。木屑培养基菌丝在24℃时生长速度4.9mm/d。该菌株具有出菇早,产量高,抗病性强,出菇期耐高温,优质菇率高等突出优点。子实体属大型菇叶,菇型圆正,柄短,叶厚,色浅,子实体质地坚实。抚顺地区栽培出菇高达7~8潮。

4 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辽抚4号菌株有效积温1900℃,生理成熟达到后,适宜的温差、振动刺激就会大面积出菇。在栽培生产中菌棒转好色、转色期避免出现大量憋袋菇,是实现辽抚4号高效栽培的关键。为此必须要了解该品种的品种特性,掌握其主要生产环节管理技术,防止袋内出菇,避免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以确保菇农增产增收实现高效栽培。

4.1 养菌管理

养菌过程要尽量保持黑暗,发菌期温度要控制在20~25℃,严防烧菌。扎眼排气依据发菌情况控制在2~3次。发菌后期倒垛要轻拿轻放,防止过度震动菌棒刺激提早出菇,在最后一次排气通氧结束以后,合理码放菌棒垛形和垛高,码放好了以后不能再搬动,防止振动刺激。养菌期间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菇棚内空气清新,利于菌丝生长,也能够避免烧菌,特别是通风处搭设遮阳网避免光照刺激形成菇蕾。

4.2 转色期管理

4.2.1 带袋转色

由于辽抚4号品种出菇早,比较适合带袋转色,养菌期间管理好可避免或减少边转色边出菇的现象。当发菌刺孔结束后,菌丝后熟很快,当瘤状物大量形成,菌棒开始进入转色期,要适当给以一定的散射光,但要避免强光刺激形成菇蕾。这期间要注意减小温差、防止震动刺激,否则极易出现憋袋菇。当菌袋转色90%左右,有少量白色或者浅褐色部分未转色时,如果袋内菇蕾较多,马上脱袋进入出菇管理。

4.2.2 脱袋转色

脱袋转色要适宜。当瘤状物大量产生而菇蕾未出现时要及时脱袋,再闷棚3~5d,加大通风与光照,实现集中转色。如果没有转色或少量转色就出现了大量憋袋菇,及时采摘完脱袋菇后,要注意闷棚提温,增湿保湿,使菌棒尽快完成转色。

4.3 伏季出菇管理

由于辽抚4号具有耐高温性,高温期出优质菇率较高,对温差刺激比较敏感,高温期生产淡季可通过人工喷水等措施来降低棚内温度,创造棚内外温差刺激出菇实现增产增收。

其它出菇期、采收及转潮等生产技术管理同常规。

猜你喜欢

转色抚顺市菌棒
抚顺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抚顺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抚顺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胶东地区设施栽培奥尼尔和米斯蒂蓝莓花色苷代谢研究
抚顺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香菇菌棒转色期胞外酶活性变化
安全生物转色解决激素转色的品质困扰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