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小皱蝽和豆荚螟的发生与防治
2019-01-06何丽凯
刘 新 何丽凯
(夏邑县林业局 河南 夏邑 476400)
刺槐小皱蝽和豆荚螟分布范围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小皱蝽主要以若虫群集刺吸受害刺槐的枝条,危害严重导致幼树整株枯死;豆荚螟主要以幼虫蛀食刺槐的种子,被害种粒轻则蛀成缺刻,重则蛀空,充满虫粪,种粒变黑霉烂。
1 形态特征
1.1 小皱蝽。卵呈桶形,长约1 mm,宽约0.9 mm;两端稍倾斜,上有卵盖;初产时米黄色,孵化时粉红色或黑褐色。若虫5龄;老熟若虫体长约13 mm,前胸背板有两个半圆形的相对称的褐色花纹,小盾片三角形,边缘黑色。成虫体黑褐色,无光泽;体长12~15 mm;触角黑色;前胸背板后半部及小盾片上有很多横向细皱纹;小盾片三角形,其基缘中央常有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腹部背面为红褐色,两侧缘各节中央有红褐色横斑;腿节末端内侧有刺。
1.2 豆荚螟。卵椭圆形,长约0.5 mm,表面具有不明显的网纹。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前紫红色或灰白色。幼虫5龄,老熟幼虫体长约14 mm,体绿色,背面紫红色,腹面绿色,头及前胸背板淡褐色,前胸背板近前缘中央有一个“人”字形黑斑,前缘角和后缘中央的两边各有一个大黑斑。初孵幼虫为淡黄色。以后为灰绿直至紫红色。蛹体长约9 mm,黄褐色,近羽化时黑褐色;臀刺6根。成虫体长约9 mm,翅展20~24 mm,体灰黄褐色,触角褐色,雄蛾触角近基部弯曲,前翅狭长,具黑褐色和黄褐色鳞片,近翅基色泽较暗,前缘从基角至顶角有一条白色纵带,近翅基1/3处有一条橙黄色横带,后翅黄白色。
2 发生规律
2.1 小皱蝽。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杂草里及石块下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随着天气变暖,越冬成虫不再回到石块下,多集中在萌芽较早的杂草上及刺槐根际处,待刺槐开花时(4月下旬)逐渐上树为害。成虫取食多群集于1~3年生萌芽条上、幼树基部和枝丫处的幼嫩部位为害。取食时,将口针插入皮孔和皮裂处,吸食树液。刺槐被害后,树叶变黄早落,受害部位呈紫红色。轻者可恢复,重者破裂、腐烂,使枝条枯死,甚至整株死亡。该虫6月上旬开始交尾、产卵。该虫一生可交尾多次,交尾前飞翔寻偶,一般白天中午交尾。雌虫交尾后第2天即可产卵,一生产卵多次。产卵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卵经2~3周孵化为若虫,多集中在傍晚孵化。成虫自9月下旬开始下树越冬,至11月上旬全部越冬。
2.2 豆荚螟。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附近土下5~6 cm深处结茧越冬。翌年5月初成虫羽化,5月中下旬达到盛期,并在刺槐林内交配产卵。第1代幼虫在5月中旬出现,幼虫盛期在5月底~6月初;第2代幼虫在7月中旬出现,幼虫盛期在7月底至8月初;第3代幼虫在8月底至9月初出现,9月底脱荚,末期可到10月上、中旬。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弱,飞行能力也不强。卵多产于花萼内壁基部,孵化时间以早晨6:00~8:00时最盛。老熟幼虫脱荚入土后,结茧化蛹。多喜欢栖息在生境较为干燥、树木生长势较弱或林下杂草丛生的疏林地内。
3 防治方法
3.1 小皱蝽。一是在蛰伏时,掀石块,搜草丛,捕杀群集的越冬成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产卵盛期,剪除有卵枝条集中烧毁。二是生物防治:于7~8月份,用0.5~1亿孢子/ml白僵菌液喷雾防治若虫。三是春季成虫出蛰上树为害前,在地面活动时间较长,且因未取食,抗药力差,可在树干基部地面和林内越冬场所喷撒90%敌百虫1 000倍液;若虫发生期,可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杀。
3.2 豆荚螟。一是在刺槐林的周围种植花期略早于刺槐花期的其他豆科植物,诱集豆荚螟成虫产卵,卵期后,将这些豆科植物掩青沤肥,以杀死豆荚螟的卵及初孵幼虫。在刺槐林周围尽可能不种早熟及晚熟豆科植物,以便减少豆荚螟数量,降低对刺槐林的危害。二是保护寄生蜂、赤眼蜂、寄生蝇、鸟类等天敌,减少该虫危害。三是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5月底6月初),喷25%杀虫脒600~8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400~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