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肺转移瘤
2019-01-06张啸波何晓锋魏颖恬肖越勇
张 肖,张 晶,张啸波,何晓锋,张 欣, 魏颖恬,李 竞,肖越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北京 100853)
肺部是肿瘤性病变最主要的转移靶器官之一,约30%~40%肿瘤患者在肿瘤发展中出现肺部转移[1]。研究[2-3]表明,对肺转移病灶进行有效的局部控制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目前临床可采用的治疗肺转移瘤的手段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放疗、消融治疗及靶向治疗等[4-5]。近年来,随着影像引导设备和消融器械的进步,包括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ey ablation, RFA)、冷冻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化学消融术、纳米刀消融术[6-7]等在内的消融技术疗效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日益凸显,影像引导下肿瘤消融术在肺部转移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RFA治疗肺部转移性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CT引导下RFA治疗肺部转移性病变的102例患者(128个病灶),男67例,女35例,年龄18~84岁,中位年龄51岁;均有原发病灶病理诊断或肺部病灶穿刺病理诊断,为进一步明确病理分型,对其中17例于消融术前采用16 G同轴针进行活检取材。
原发肿瘤分布:肺癌肺内转移36例,消化系统肿瘤(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34例,乳腺癌14例,肾癌及肾盂癌5例,骨肉瘤、滑膜肉瘤及软骨肉瘤各1例,腮腺腺样囊性癌4例,血管内皮肉瘤及血管外皮肉瘤各1例,甲状腺癌2例,皮肤纤维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
肺部病灶分布:右肺上叶病灶26个,右肺中叶15个,右肺下叶33个,左肺上叶26个,左肺下叶28个。所有病灶最长径均<3 cm。
纳入标准:原发病灶稳定或已控制;患者心肺功能良好,可耐受微创手术;病灶数≤5个;术前评估具有安全穿刺途径和消融范围。排除标准:肿瘤广泛扩散,KPS评分<60分;心肺功能差,最大通气量<40%。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16层MSCT扫描仪,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层厚5 mm,层间距5 mm;采用Cool-tip射频消融系统(Medtronic)和Celon-Surgical射频消融系统(Olympus)。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和血清病毒表面抗体4项及心电图和肺功能,并常规行增强CT扫描(图1A)。嘱患者术前6 h禁食,术前1 h应用镇痛和镇咳药物,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根据病灶位置选择患者体位,经CT扫描确定穿刺点及穿刺途径,消毒铺巾后局部注射1%盐酸利多卡因10 ml。按照术前方案采用步进式穿刺法置入RFA电极针,或利用16G鞘管针活检后置入RFA电极针,消融邻近胸膜病灶时,留置千叶针以持续注入利多卡因镇痛。经CT扫描确定各电极针到位后,连接射频治疗系统进行消融,根据阻抗调整消融功率,使消融功率维持在40~80 W,消融时间12~25 min。术中经静脉给予镇痛及止血药物,间断CT扫描观察消融情况;如监测影像显示消融不完全,可调整电极针位置后重复消融(图1B)。消融满意后常规行CT扫描,观察有无出血、气胸、空气栓塞等并发症。
1.3 并发症及随访 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后1、3、6、9、12个月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观察病灶消融区域情况及有无新发病灶(图1C)。
2 结果
术后即刻CT扫描显示所有病灶消融区域增大,边缘模糊,邻近肺组织可见边缘模糊的晕环状改变;45个病灶消融后出现低密度空泡影,78个病灶术后拔针后可见低密度针道,5个病灶消融后病灶密度未见显著改变。术后常规CT复查,128个病灶中120个病灶消融完全,CT示病灶消融区实变区域无强化,边缘清晰,体积呈不同程度渐进性缩小,呈纤维条索状、结节状、空洞状等改变。术后3个月,8个病灶边缘可见结节状强化,即刻行2次RFA消融;术后复查显示其中7个病灶完全灭活,1个仍有增大趋势,遂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控制病灶。病灶总体灭活率达99.22%(127/128),其中首次手术病灶灭活率93.75%(120/128)。
对102例患者共128个病灶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时间40~75 min,患者住院时间5~7天。术中15例(15/102,14.71%)出现少量咯血,局部注射及静脉滴注止血药物后停止;36例(36/102,35.29%)出现轻中度疼痛,局部胸膜注射及静脉滴注镇痛药物后好转。术后6例(6/102,5.88%)出现中、大量气胸,予以胸腔闭式引流;少量气胸12例(12/102,11.76%),发热12例(12/102,11.76%),体温37.5℃~38.5℃,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大出血、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肺循环压力低,血流相对缓慢,且肺部存在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便于肿瘤存活生长,使之成为所有恶性肿瘤最主要的转移脏器,除原发肺癌肺内转移外,直肠癌、乳腺癌、肝癌、甲状腺癌、骨肉瘤等也易出现肺转移,进行积极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外科手术切除转移病灶创伤较大,严重损伤肺功能,且多数患者由于全身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8-9]。
RFA是在影像学引导下将电极针精确刺入肿瘤组织,通过射频发射仪发射电磁波,使肿瘤组织细胞产生振荡摩擦,瘤内组织温度达60℃~100℃,导致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10]。目前RFA已广泛用于微创治疗肝脏、肾脏、骨与软组织等部位的肿瘤[11-12]。本研究采用RFA治疗肺部转移瘤,病灶总体灭活率达99.22%(127/128),首次手术病灶灭活率93.75%(120/128),且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CT引导下RFA治疗肺部转移性病变具有如下优势:①手术定位精确,肺部转移病变一般体积较小,在外科手术中,对于难以定位的病灶,多需扩大切除范围以保证疗效,造成患者创伤过大及并发症增多,而射频电极针能够在CT引导下进行精确定位,且误差一般小于2 mm;②消融多发病灶,肺部转移结节常为双肺多发,射频消融17G电极针直径仅1.4 mm,消融电极可根据病灶大小进行适形选择,在单侧肺多发病灶消融过程中可进行多针穿刺,有利于在灭活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肺功能;③实时疗效评估,RFA过程中采用间断CT扫描,可根据影像学特征实时判断消融效果,避免过度消融或消融不彻底;④相比其他实质脏器射频消融术,肺部病灶消融过程中病灶周围气体能够限制热量传导,能量更易聚集于病灶内部,使其消融效率更高,疗效更好;⑤有活检需求时,可采用16G鞘针穿刺后分别置入活检针和射频针,避免二次穿刺损伤,并可利用射频消融加热闭合穿刺切割损伤的小血管,减少出血风险,本组成功实施17例穿刺活检联合消融治疗,均未出现大出血、大量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CT引导下RFA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但作为一种有创操作,特别是在肺部进行穿刺治疗时,仍具有一定风险,如发生气胸、出血、空气栓塞及疼痛等。规范操作和及时处理可有效减少、减轻并发症。结合临床治疗经验,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严格评估心肺功能及凝血功能,针对有出血倾向患者提前输入血浆,并在术前应用止血药物,告知患者及家属出血风险,如出现呕血、咯血等症状,应采取患侧卧位并嘱患者轻咳将血液排出,避免阻塞气道,及时应用止血药物对症处理;②术前、术中及术后应做好疼痛管理,RFA依靠温度升高灭活肿瘤,极易刺激胸膜神经引起局部剧烈疼痛及放射性疼痛,因此术前应常规应用镇痛药物,在消融邻近胸膜病灶时留置千叶针进行胸膜持续麻醉,对成功实施消融至关重要,本组术中轻中度疼痛发生率35.29%(36/102),尤其对邻近胸膜或椎间孔的病灶进行消融时,常规采用静脉滴注地佐辛、氟比洛芬酯等药物;③避免过度消融及消融不足,肺部转移性结节直径一般小于3 cm,病灶消融范围一般达病灶大小的120%即可,警惕过度消融导致支气管胸膜瘘;④及时处理并发症,术后1天应严密观察患者体征,有无胸闷、咯血、疼痛等症状,常规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如出现气胸或胸腔内出血,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本组6例发生中、大量气胸,及时引流后均于1~3天内恢复。
影像学对于RFA治疗肺部转移性结节病变非常关键,对病灶不同时期影像学征象的认识有利于疾病的诊治。胸部转移性病变一般呈类圆形结节,也可相互融合呈分叶状。病灶经RFA后主要CT表现:①RFA后即刻复查CT,环绕病灶肺组织易形成边界不清的高密度晕征,为温度增高导致肺泡损伤水肿所致,晕环完整提示消融完全,当晕环部分缺失则提示存在消融不全的可能;②术后1~2个月复查CT,病灶多呈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无强化区域,其体积一般为原病灶大小的120%~150%,术后3、6个月复查病灶渐进性缩小,呈纤维条索状、结节状、空洞状等形态改变;③如在术后3个月后复查出现病灶增大,或出现边缘强化结节,则高度怀疑肿瘤残留复发,可建议进一步检查确诊,如穿刺活检或PET/CT检查,并可再次进行RFA。
综上所述,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肺部转移性病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