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牛钩端螺旋体病
2019-01-06何娟
何 娟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8100)
牛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病畜主要表现发热、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症状、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等特征。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
1 病因
钩端螺旋体呈细长圆形、螺旋状、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在暗视野检查时,常呈细小的珠链状。革兰氏染色阴性。目前已知有19 个血清群,180 个血清型。我国至今分离出来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共有18 个血清群,70 个血清型。这种菌在水田、池塘、沼泽及淤泥中可生存数月,对酸性和碱性均很敏感,常用消毒剂正常浓度均易将其杀死。
中性和微碱性有水地方被带菌的鼠类、家畜的尿污染后成为危险的疫源地。感染途径主要通过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也可通过交配、人工输精和菌血症期间通过吸血昆虫如蜱、蚊、蝇等传播。
1.1 病牛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特别是气候温暖、雨量较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江河两岸、湖泊、沼泽、池塘和水田地带较多。其动物宿主非常广泛,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可被感染,其中啮齿目的鼠类是最重要的贮存宿主。鼠类感染后,多数为健康带菌者,带菌时间长达11年,甚至终身。是本病自然疫源的主体。家畜中猪、牛、犬、羊、马、骆驼、鹿、兔、猫,家禽中鸭、鹅、鸡、鸽以及野兽、野禽、野鸟等均可感染而带菌,是重要的传染源。
1.2 现已证实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蠕虫等也可自然感染,水牛发病率较高。
1.3 本病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家畜,但幼畜发病较多。
1.4 有散发性,也有地方流行性。
1.5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每年7~10月份,即夏、秋季节。
1.6 饲养管理不善,牛舍及运动场地的粪尿不及时处理、污染环境,动物营养差、体质弱等可造成本病的暴发。
2 症状
2.1 急性型多见于犊牛,突然高烧,黏膜黄染,尿色很暗,有大量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胆色素。血液中尿素浓度于病的末期达到最高峰,并常见皮肤干裂、坏死和溃疡。短者1 天内死亡,多3~7 天内死亡,病死率甚高。
2.2 亚急性型牛病初体温高达40.5~41℃,黄疸、精神沉郁,不吃草料,不反刍。奶牛乳房松软,乳汁初黄后红,并常有小血块,有腹泻或便秘、尿血现象。孕牛有的流产,多为死胎。还有的病牛口腔黏膜、外生殖器和乳房皮肤坏死,病程一般5~10天。
2.3 慢性型病牛出现间歇热,发热时贫血加重,黄疸和尿血现象时有时无,反复出现,病牛逐渐消瘦,病程一般3~5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3 预防
3.1 一般性预防措施 搞好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灭蚊、蝇和鼠类,隔离病牛,消毒场地和用具。不从疫区引进种牛,如需引进应加强检疫。
3.2 免疫接种 钩端螺旋体多价灭活菌苗,每头牛每次用量为10~15ml,肌肉注射2 次,间隔1周,免疫期为1年。
3.3 药物预防 发病时,对可疑牛每千克饲料加土霉素0.75~1g,全群喂7 天,可防止本病发生。预防犊牛感染,可在每千克饲料中加人土霉素40mg,连续饲喂。
4 治疗
本病采取中西结合疗法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4.1 中药 内服“黄连解毒汤”加味:黄连、栀子、黄芩、黄柏、双花、板蓝根各100g,山豆根、茵陈、蒲公英、生地、泽泻、车前子各80g,当归、阿胶(烊化)、熟地、侧柏叶、大薊各60g。水煎内服,每日1剂。加味:视下述实情,辨证施治。
(1)高热不退者加生石膏200g 和知母100g,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功。
(2)抽搐者加钩藤、天麻各40g,以清热平肝、熄风止疼。
(3)肚腹胀满者加枳实、厚朴各60g,以破气攻积,利于胸腹。
(4)粪便干燥或便秘者加麦冬、玄参各60g,大黄200g,以滋阴生津,通肠利便。
(5)精神沉郁、无食欲者加党参、山药、扁豆各60g,以补脾益气,扶正祛邪。
(6)血尿色深者加大熟地、当归、阿胶、侧柏叶、大蓟用量,以增强补血、止血之功。
4.2 西药
牛每千克体重一次肌肉注射青霉素20~40mg和链霉素20~40mg,对青霉素、链霉素产生耐药性疗效差时,可静脉交替注射红霉素30~50mg 和四环素20~40mg。以上药物每隔6 小时用药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