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虎退黄汤治疗湿瘀互结型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观察
2019-01-06邓立刚
邓立刚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肝病, 多由胆汁淤积引起,患者临床多以黄疸为主要表现[1-3]。为了探讨金虎退黄汤治疗湿瘀互结型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肝胆脾胃科住院的87例湿瘀互结型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者,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 进行临床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肝胆脾胃科住院的87例湿瘀互结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男24例、女20例, 平均年龄(56.23±9.32)岁。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 平均年龄(55.43±9.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仅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胶囊, 给予患儿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3110)和熊去氧胆酸胶囊(Losan Pharma GmbH, 注册证号H20150365)。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虎退黄汤治疗(金虎退黄汤组成:金钱草20 g、桃仁12 g、红花12 g、桂枝9 g、黄芩8 g、虎杖30 g、茵陈18 g、栀子 15 g、柴胡 8 g, 生甘草 6 g)[4], 两组均治疗 14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得分与疗效成反比)。临床疗效参考文献[5]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76.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23,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症状积分(13.79±1.28)分, 治疗后(3.17±0.89)分;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13.27±1.96)分, 治疗后(6.27±0.96)分。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8,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24,P<0.05)。
3 讨论
胆汁淤积性肝病属于中医学“黄疸病”范畴, 患者多因湿瘀互结引起, 患者多表现为黄疸[6-9]。金虎退黄汤可以清利湿热, 利胆退黄, 活血化瘀。为了探讨金虎退黄汤治疗湿瘀互结型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肝胆脾胃科住院的87例湿瘀互结型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者, 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 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76.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P<0.05)。治疗组治疗前症状积分(13.79±1.28)分, 治疗后(3.17±0.89)分;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13.27±1.96)分, 治疗后(6.27±0.96)分。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24,P<0.05)。何瑾瑜等[10]研究发现, 金虎退黄汤治疗湿瘀互结型胆汁淤积性肝病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说明了金虎退黄汤的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金虎退黄汤治疗湿瘀互结型胆汁淤积性肝病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