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校企共建课程研究
2019-01-06华晶忠
华晶忠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吉林 长春130118)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但当前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1]。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积极地与相关企业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2]。校企合作的层次、深度、广度和方式方法等也可以多种多样[3]。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真正实现“让学生受益,让学校省力,让企业满意”的三赢局面,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
1 深化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共建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应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对于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应更多考虑与区域经济特色相适应,教学模式也应满足农业发展需要。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当前多数职业院校在教学模式上还是以传统的讲授型为主,在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还没有真正与校企合作的融入[4]。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校企衔接,将导致课程内容不能及时跟上企业知识技能的更新,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学校培养的人不是企业需要的人,学生毕业后无法与企业顺利对接,企业往往需要重新做大量工作,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人力资源进行“再教育”。为避免这种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开展切实合作,根据实际需要解决问题。建设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当前校企合作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化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实现“学校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者紧密融合,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促进人才合理流通。
2 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课程的建议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可以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校企之间可以通过以下4种途径进行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共建。
2.1 课程标准与企业核心价值要求对接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的定位、目标,能够更好地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方向更加清晰,途径更加畅通。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将企业文化、岗位要求、工作程序和职业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2.1.1 企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 将企业文化渗透进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增强职业认同感,有利于毕业后迅速融入工作岗位当中。
2.1.2 岗位要求融入教学过程 将岗位要求嵌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认识岗位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入职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2.1.3 工作程序融入教学过程 将工作程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准确把握工作流程,有的放矢地学习,有利于上岗后熟练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1.4 职业素养融入教学过程 将职业素养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清晰规划职业路径,规范自身的行为,有利于工作后逐渐完善自我。
2.2 专业教师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对接
学校的专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企业的兼职教师缺乏授课经验,对理论和实践的认知存在差异,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把握不同。学校强调教学知识的系统、全面,教学内容的严谨和科学,而企业强调教学知识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和工作内容的紧密联系[5]。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歧,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应进行充分的交流,通过相互兼职磨合增进认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内容的把握。
2.3 实践教学与企业真实生产情境对接
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技能的关键,应以满足企业需求为最终目标,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途径,打破原有课程结构,化繁为简,根据工作任务设置课程项目,参考工作程序设置课程过程,参照岗位关键要素设置课程核心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个实践环节,通过做中学、学中练,直击要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作岗位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4 课程考核与企业晋级转岗考试对接
为了更好地切合工作实际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学校与用人单位间应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共同建立课程考核标准,明确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考核结果。课程考核与工作后的晋升和转岗考试相衔接,作为未来晋升转岗的评判依据之一。学校和用人单位参与考核全过程,将课程核心知识点作为考核指标,充分考虑实用性和适用性。
3 结语
面对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唯有及时更新才能适应,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课程能够为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重要保障,将成为未来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相信通过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建立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一定能够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使职业教育的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