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2019-01-06张瑞萍
李 鹏,张瑞萍
(1.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农作物病虫害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多种多样,这与作物种植方式以及种植管理方式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作物实施科学的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分析,才能找出其根源。
1 常见病虫害
1.1 稻曲病
稻曲病一般表现是在水稻的缝隙处以及水稻颖刻处产生的菌块,一般这种菌块呈淡绿色。由于水稻在不断生长,菌块也会随着逐渐变大,如不及时防治,整株水稻将会被这种绿色的菌块包裹形成绿色。
1.2 稻瘟病
稻瘟病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病虫害,如果这种病虫害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将会导致水稻发生干枯的现象甚至死亡,严重时能导致水稻的颗粒无收。一旦水稻感染稻瘟病,其叶片的颜色将会呈现红褐色的趋势,同时在水稻的叶茎处会出现黑色的斑点。稻瘟病的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种子带菌,稻瘟病的发病期相对较长,通常伴随着水稻的整个成长过程,因此,这种病又被称为水稻疾病中的瘟疫,即苗疫。
1.3 水稻烂秧病
烂秧病一般表现为水稻根部发黑,最开始出现这种现象是在水稻成长的幼苗时期,其会导致水稻幼苗的叶片发生一定程度的卷曲变色。并且伴随着水稻叶茎干黄的现象,水稻底部发生烂根的现象,从而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水稻烂秧病多是由于水下低温缺氧导致的。
1.4 水稻白叶枯病
这种病通常会使水稻叶边缘产生绿色的小斑点,并且小斑点逐渐向外扩散。该疾病一般在水稻成长的幼苗时期,大多容易导致水稻颗粒稀少、不饱满,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水稻的产量。
1.5 水稻纹枯病
这种疾病通常在水稻的叶片处产生一种类似椭圆形的菌斑,并且这种菌斑会进行不断的扩散,从而逐渐演变成不规则的波纹形状。这种病大多容易导致水稻发生无籽以及倒伏现象,同样也会影响水稻产量。
1.6 稻螟虫
稻螟虫主要通过吞噬水稻叶鞘来进行为害,这种虫害会直接导致水稻植株的死亡,从而大大降低水稻的产量,更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整片庄稼受害,作物颗粒无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7 稻飞虱
这种害虫通常依靠吸取水稻叶部和茎部的汁带来为害,这种疾病通常容易导致水稻产生褐色的斑点。同时这种病虫害的疾病传播速度非常快,这给水稻的健康生长带来了巨大威胁。
2 防治措施
2.1 科学施肥技术
避免水稻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施肥过程中充分保证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施肥通常采用有机肥,同时注意施肥比例,并严格控制用量。
2.2 选择优质的种子
通常在进行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挑选。一般来说选择优质的水稻种子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虫害的发生,从而促进水稻健康的生长。
2.3 控制农田用水量
由于种植人员没有控制好灌溉的用水量,而导致水稻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如果在灌溉过程中,超出标准用水范围,那么很容易导致水稻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出现烂根现象,不利于幼苗成长。同时也不能用水过少,这样容易导致水稻难以获取到自身所需的充足水分,也不利于其生长。
2.4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方式即通过物理的手段进行害虫的捕杀,从而降低农作物虫害的发生。例如,种植者可用捕虫网来对病虫进行杀害,从而减少病虫对水稻的伤害。
2.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往往是通过化学药物等方式进行病虫的防治,但通过这种方式控制病虫害要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一旦过量使用则很容易对田地造成污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稻的质量。因此,要进行合理、科学地使用。
2.6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方法采用生态调控技术来进行虫害的防治,在进行作物种植的时候预选适合农物种植条件的环境,进行预防,切断病虫害的交配以及繁殖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3 结语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降低病虫害是为了实现农作物的稳产以及高产。要想更好地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并进一步实现作物的稳产以及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