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2019-01-06王佳林张伦
王佳林,张伦
(永丰县畜牧兽医局,江西永丰331500)
1 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
1.1 疥螨病病状
这种疾病属于一种慢性体表寄生虫疾病。疥螨在宿主表皮层位置侵入,然后通过淋巴液和皮肤等组织繁衍发育,是一种生存能力较强的寄生病虫。螨病寄生虫通常对幼龄猪侵害严重,在发病早期,猪会有明显的症状体现,例如眼窝、头部和面颊等位置,然后透过表皮,逐步延伸到身体各部分。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猪剧烈的瘙痒,无法正常的休息和进食。感染疥螨病的猪非常容易躁动,严重时可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因此,在发病初期很容易观察和判断。
1.2 防治对策
由于该病种主要寄生在猪的表皮部分,因此,定期对猪的饲养环境进行卫生清理,是降低发病几率的有效办法。猪舍内部需要适当通风,并给予充足的光照,还可以利用紫外线灯进行杀毒,进出饲养人员也要注意自身消毒,或者穿统一的饲养服装,降低病菌的带入,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如发现患病牲畜,需要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避免病虫蔓延到其他猪身上。对病猪进行特殊的药物治疗,出现猪疥螨病以后,可以使用伊维菌素、多拉菌素注射液进行注射治疗。注射剂量可以根据猪的体重使用。在进行药物注射时需要注意,此时的猪更具攻击性,应避免对自身造成伤害。如感染疾病的猪对其他病猪造成威胁,还需要单独隔离。
2 球虫病及防治
2.1 球虫病症状
球虫病多出现在猪小肠的上表皮细胞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猪一旦感染该疾病,则会出现明显的腹泻情况,严重的会导致猪死亡。该疾病对仔猪侵害能力较强,一般刚出生5~20天的猪仔容易患此病。比较严重的是,一旦感染球虫病,猪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现象,如不及时治疗,仔猪会因感染疾病而出现大批量的病菌传染情况,使更多的猪感染疾病,最终猪因长时间腹泻而脱水死亡。仔猪的抗病能力较弱,在感染寄生虫病以后,很容易因疾病而导致死亡,因此,为避免出现经济损失,仔猪的病虫防治应更加仔细。对仔猪的进食状况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其活动状况,以便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判断。
2.2 防治对策
需要对猪舍进行良好的环境管理,要精心挑选饲料,利用高温杀死猪舍内部的病菌,对出现球虫病的仔猪,应停止供奶并隔离,同时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手段。在进行药物治疗时,一般会使用三唪酮悬液,按照0.4毫升每千克的用量服用。为了达到快速治愈的目的,可以对出生3~5天的仔猪灌入1毫升该液体。
3 猪弓形虫病及防治
3.1 猪弓形虫病症状
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内部寄生的原虫。该病种通过猪的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猪的体内,猪在进食时可能会感染该疾病。一旦感染该疾病,猪会出现比较暴躁的症状,体温也会明显上升到40℃~42℃左右,并且在短时间内,因为高烧无法正常进食,导致猪体质虚弱,进一步加重病情,病情恶化时还会导致呼吸困难。同时感染弓形虫病的猪还会伴有流鼻涕、咳嗽、眼结膜充血等症状,并伴随出现一定情况的腹泻和便秘,病情严重的猪的粪便会呈煤焦油样或暗红色。
3.2 防治对策
针对弓形虫病,可以采取预防和治疗两种手段。首先对猪舍环境进行整顿,加强使用饲料的筛选,做好猪舍消毒工作,禁止在猪舍内养猫,并利用物理办法杀死老鼠,尽量减少废物的喂养。一定要提前注射疫苗,做好疾病检测工作。其次,猪弓形虫病还会导致猪出现流产的情况,为避免其他猪感染寄生虫,需要对猪排泄物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治疗时可以使用磺胺嘧啶药剂,剂量为70毫升每千克。也可以使用该药剂注射到猪体内,用量为10毫克每千克。假如该单一药物没有起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可以配合使用甲氧嘧啶进行注射治疗,注射频次为每天1~2次,连续注射2~3天,甲氧嘧啶的用量为20毫克每千克。
4 其他综合防治
4.1 定期驱虫
根据猪的生长习性,驱虫季节通常在春、秋两季开展,对于仔猪,可以在出生后45~55天进行首次驱虫,然后每隔60~70天进行一次驱虫。因为服用驱虫药物时,猪不能进食,所以最好在夜间进行,以达到最佳的驱虫效果。尽量选择毒性较低、成本较低的驱虫药物,此外,为避免猪因群居而出现感染情况,使用药物以后应及时清除猪的粪便,在判断驱虫效果的同时降低病菌感染几率。
4.2 定期对猪舍进行除虫
猪在特定区域内活动,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除虫工作,一般情况下,利用发酵方法杀死猪舍内出现的虫卵、幼虫、卵囊和成虫。还要对猪舍内部的墙壁以及饲槽进行石灰乳消毒处理,还可以配合使用10%~20%的漂白粉进行消毒,杀死出现的寄生虫或虫卵。定期做好猪饮用水的清洁工作,降低二次污染风险。为避免蚊虫叮咬而出现疾病,或因老鼠而引入其他病菌,可以驯养犬、猫进行抓捕,并做好铺设管理工作,降低外界病菌的感染几率。
5 结语
本文总结了猪常见寄生虫病防治对策,技术人员要提高工作认识,不断探索更加完善的防治途径,从而提高猪养殖效益,希望通过进一步分析能够为相关防治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