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9-01-06王定仙王春珍孙慧英杜海燕
王定仙,王春珍,孙慧英,杜海燕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1)
1 选地整地
马铃薯对土质要求非常高,只有良好的土壤条件才能保证产量和品质,特别是无公害马铃薯的生产。要选择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土层要厚,富含有机质,地势平坦,排水条件良好,一般碱性大的土壤及低洼粘重土壤不适合栽培马铃薯,地块选好后,要先进行整地,做深翻处理,一方面能使土壤变得疏松,利于马铃薯生长;另一方面土壤翻耕后,利于太阳光照射,能杀灭土壤中的细菌,破坏地下害虫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种薯的选择与处理
2.1 品种的选择
优良品种对于高产优质是十分重要的,是保证马铃薯高产优质的前提,所以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及生产情况进行合理的种薯选择,以适种为原则,选择高产、优质且具有良好抗病抗虫的品种,切勿盲目引种,要根据生产目标进行选择。
2.2 种薯选择及处理
马铃薯栽培以小整薯播种为宜,因为小整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相对也比较耐旱,发芽快,长出的幼苗相对健壮。另外,整薯没有外皮破伤,细菌不宜侵入,具有切块薯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整薯数量一般都相对较少,很难满足生产需要,大面积栽培用种量较大,这就必须要进行切薯作种,切薯时,要选择有芽部位进行切块,切前要用沸水或高锰酸钾或酒精对切刀进行消毒处理。在切块过程中,如遇到病薯,则要立即换刀,避免病菌通过切刀发生交叉感染。种薯切块后,最好用草木灰进行拌种,因为草木灰属于碱性,而且含有钾,经草木灰拌种后,能起到补钾的作用,也能提高抗旱抗病虫的能力。
3 科学施肥,促进吸收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对肥料吸收较大,要想取得高产优质,必须要施足肥料,保证其生产过程中的营养所需,但如果施肥不当,很容易造成马铃薯腐烂的情况,影响品质和商品率。例如,碳铵等化肥的大量施用,很容易造成烂根情况,也导致土壤出现板结,所以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最理想的肥料是有机肥,也就是腐熟作物青稞或人畜粪肥,有机肥中富含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提供多种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一般在施入有机肥的同时,可根据田块肥力,适当亩施入磷肥10公斤,尿素5公斤,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左右,可根据田块肥力的不同适当增减。在贮藏有机肥时,要注意草木灰和人畜粪尿不要堆在一起,避免混合后造成养分流失。有机肥作为基肥施入土壤时,可以在整地时一次性施足,不用追肥。有机肥可以掺土直接接触种薯,但化肥要施在种薯中间的空位上,避免与种薯直接接触。为了促进增产,一般在收获前一个月,可以采用喷施叶面肥的方式,直接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产量提高。
4 采用合理种植模式及密度
马铃薯的种植模式及密度也是影响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所以要科学合理采用种植模式及种植密度。如果密度过大,则会导致光照、通风条件变差,对于单株来讲,养分分配受到影响,则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如果过稀,则会导致土地资源及水肥的浪费,同样也达不到优质高产的生产目标。合理的密度和种植模式,可以增加透光及资源利用,减少病菌的传播,达到增产目的,一般采用“宽窄行”的模式,通过实践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一般每亩株数在4000株左右,是比较理想的密度,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5 中耕除草
马铃薯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杂草生长过旺,会对马铃薯植株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过密的杂草,与植株在水分、养分方面产生争夺,也会影响田间的通风及透光率,同时也给病菌及一些害虫提供了生长环境,必须要及时进行清除。在马铃薯苗齐后就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一般在现蕾之前进行中耕培土,同时清除田间杂草,促进植株生长。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土壤水分充足,特别是在薯块膨长期,此时进入高温季节,地面水分蒸腾较快,而地下块茎快速生长,对水分需求较大,如果不能及时供应水分,就会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及产量,此时可以采取小水顺畦灌溉,慢慢灌水,逐渐渗透,避免大水漫灌。如果遇到多雨天气,要注意及时排除田间水分,避免薯块受到浸泡而出现腐烂情况。
6 病害防治
马铃薯病害比较多,重点以防治为主,常见的有病毒病、环腐病、晚疫病、黑茎病等,针对不同的病害发生,可根据病害的发生规律,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加以防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采用抗病品种,抗病品种对病害有一定的抗性,能大大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二是种薯处理,在选择种薯时要选择无病种薯;三是对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采用草木灰进行拌种,草木灰对一些病菌有杀灭作用;四是一旦发现田间有病害发生,要及时拔除病苗,避免大面积传播。
7 结语
无公害马铃薯的栽培,要想夺高产促优质,一定要抓好每个环节,从细节入手,整地、选种、种薯处理、肥水管理、除草培土、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整个生产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只有每个环节都管理到位,才能确保马铃薯生产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