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月季园规划设计手法浅析

2019-01-06牟津阳

现代园艺 2019年18期
关键词:月季花分区园林

牟津阳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1 现代月季园的概念及功能

现代月季园,即月季专类园或玫瑰园,是月季常见的园林应用形式,通常指以现代月季为主,结合蔷薇科蔷薇属及其他植物形成的花卉专类园。广义的月季园泛指以月季形成主要景观的园林空间[1]。月季专类园可以作为独立的花卉主题园,也可以是植物园中的“园中园”,是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的观赏园区。

现代社会,月季在月季园中的应用形式除具备突出的观赏性外,还需承载一定的文化象征与纪念意义、公众教育与品种推广价值的功能。

2 国内外月季园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月季园现状

月季专类园的发展始于欧洲国家,月季园在西方很多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及日本非常普遍。在世界月季联合会从1995 年开始每3 年评选1 次的62 个世界优秀月季园中,美国占12 个,英国5 个,法国4 个[2]。优秀月季园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国家对月季栽培的重视程度以及园林建设质量,而不同国家的月季园又具有该国的园林风格及其地域特点,如法国的规则式园林,英国的自然风景式园林等。

我国现代月季园的建设主要在20 世纪70 年代后,主要是在原有园林建设的基础上,增加月季景观形成专类园。20世纪90 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建设综合性的大型月季园,并开始被国际认可,深圳市人民公园和常州紫荆公园,分别在2009 年和2012 年获得“世界优秀月季园”称号。

2.2 现代月季专类园发展趋势

现代月季专类园逐渐走进城市绿化,成为街头绿地类型,并逐渐展现出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1)关于可持续发展,在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月季园的品种收集、旅游、科研、科普、展示等功能的合理分配;从微观来说,则主要是在尊重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选择抗性品种、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月季园的生态可持续发展。(2)关于多元化发展,当今,传统文化正在重新获得尊重,因此,现代中国月季园的建设必然转向注重中国传统园林形式的营造。挖掘中国的月季文化,在运用现代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古典园林的语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月季园。

3 现代月季园规划设计主要内容

3.1 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月季园的布局方式主要有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几种,一般根据月季园的设计主题、场地的规模与月季品种灵活安排。现代月季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更加多样化,不仅传承了古典园林的自然式布置手法,还吸收了国外规则式的布置手法,如花带等,与园林中各要素紧密结合。

现代月季园功能分区方式,主要按照月季的观赏特性和游园功能2 种。以观赏特性进行分类的分区方式,多用于面积较小的专类园或“园中园”中,便于集合具有相似观赏特点的月季花卉,形成协调统一“花海”形式的景观特色,扩大园区的视觉效果;以游园功能进行分区,较适宜于占地面积较大的月季园,这种方式更符合游人对景区的观赏习惯,能够使园区功能更为全面,更加凸显游园过程的趣味性。通常将以游园功能分区的月季园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3.1.1 月季观赏区。该区域以展示不同种类的月季为主。现代月季较常使用的分类系统将月季分为杂种香水月季、藤本月季、丰花月季、地被月季、灌丛月季、微型月季、壮花月季、小姐妹月季八大品系,依照此月季品系的分类再进行详细的分区。种植形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按品系组团栽植,尝试通过多种类的植物配置的衬托,突出月季的优美风姿。也可以根据不同品系月季的生长特点,结合相应的园林小品进行设计,如藤本月季可以用以布置廊架、景墙,微型、地被月季可大面积布置形成花海等。

3.1.2 文化展示区。月季花卉作为古老的花卉品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结合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来展示。如古老月季展示区,展现我国月季发展的悠久历程;名人月季园、月季博物馆展区,展现与月季相关的名人故事,文化作品,通过字画、诗歌创作的方式结合月季文化与地方文化,形成具有地方关怀性质的文化展区。

3.1.3 科普教育区。随着现代月季园功能的日趋完善,月季园科普教学、科学研究、品种收集的功能将得到更多的重视。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月季园莱州中华月季园收集有月季品种1500 个,与世界月季品种最多的德国桑格豪森月季园的8700 个相差甚远,在月季品种的收集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用月季花香、月季花成分等打造的盲人月季园、药用、食用植物园等目前在我国的应用也较少。

3.1.4 其他区域。除上述功能分区外,各专类园还应根据园区定位及所处周边环境设置一定的集散或休闲空间,打造具有月季园特色的商业街区或文化街区,也可建造一定规模的民宿住宿区等,在展现月季美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方便游人的游览。

3.2 植物配置

3.2.1 月季的配置。(1)色彩的配置。月季花色丰‘富并以鲜艳明亮的暖色调居多,其色彩配置易产生强烈对比,给人杂乱之感。因此,应适当运用调和色,使色彩变化柔和,如白色月季具有很好的调和作用,可用于缓冲多种强烈的色彩对比;紫色和蓝紫色可减弱红色的突兀,使景深变化更为丰富;同色系月季的配置则能形成柔和宁静的高雅感。(2)花期的搭配。多数现代月季品种三季开花,但不同品种花期早晚与连续性稍有不同,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花期一致的品种集中种植。观赏期较短的古代月季或其他品种可选择与现代月季适当搭配,选取与古代月季花香花型相似的品种作为补充,延长相应区域的观赏性。(3)花香的展示。很多杂种茶香月季和古代月季花香怡人,可将花香浓郁的月季品种集中种植在月季园的入口、道路两旁或背风的地方,并设置座椅等设施供游人停留、休憩。以芳香为主题的月季园在国外较为常见,如英国的萨维尔月季园,游人走在花海之上的木制人行道上香气随空气上升,沿路而上花香愈发浓郁,在满足视觉体验的同时带来多感官的享受。

3.2.2 月季与其它植物的配置。月季园中月季植株的高度、体型常相似,景观构成单调,因此,与其它乔、灌木或草本植物搭配对月季园景观的营造十分重要。乔木及灌木不但能够划分景观空间、丰富植物的层次,而且能够形成绿色的背景,衬托月季绮丽的色彩[3],还能避免病虫害,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促进月季园的可持续发展。

3.3 微地形的营造。微地形的营造应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月季园中,平坦单一的地形容易导致园内景致一览无余,因此,要靠微地形的高低起伏组织富于变化的空间和控制游人视线[4]。实现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营造出湿地、旱地不同的景观效果。在大面积草坪的处理上,可以通过堆土的方式形成起伏变化的草坡,使背景树在远处能形成流畅的林冠线。边界处与硬质活动场地接触的区域可运用植物柔化处理,同时将微地形在绿地边界形成延展至路面的缓坡,形成缓冲区,草坡高处植乔灌木,低处种植月季,不仅打破了平坦路面带来的单调感,其形成的高差也有利于构建更稳定的生物群落。

4 结语

目前,月季专类园已经成为国内建设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专类园之一。伴随新的月季品种、栽培技术及园区规划设计手法和理念的不断推出,现代月季专类园的发展将在城市园林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实现更加生态可持续化,功能多元化的发展,提高观赏特性的同时,为月季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月季文化的传播起到更大的作用,营造出更加多样化的月季专类园景观。

猜你喜欢

月季花分区园林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清代园林初探
月季花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月季花
大型数据库分区表研究
月季花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