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陇山循环林业经济发展初探

2019-01-06张秉君

现代园艺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小陇山林区苗木

张秉君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江洛林场,甘肃 陇南 742300)

全球环境恶化、资源日益枯竭,各国在多领域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规划,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新的发展理念,生态环保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是各个发展领域的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面对诸多困境,我国林业产业要取得进步与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改变以往的生产经营模式,立足现有资源状况,发展循环型林业产业,才能使林业发展有质的飞跃。循环型林业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缓解林业发展与资源、生态建设的矛盾,也是可持续林业发展的前提。

在充分认识到以往资源应用的缺陷与目前资源贫乏、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形势下,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与省上各项政策,及时调整林区整体规划与经营,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始终以公益林建设为主,尽量减少林地的占用,充分高效地利用林地资源,努力探索林业循环经济发展途径。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建局以来,坚持将营林作为基础建设,同时建设林业附带产业的发展;营林以培育为主,育用相结合;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林业模式。通过多年的建设努力,林区森林资源综合丰富增加,林区林分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森林面积、蓄积量、覆盖率同步增长的良好趋势。

结合生态建设发展,近年来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改变了传统林业发展方式,以往我国林业通过不断加大使用自然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使得自然资源急剧减少,后续资源日益薄弱,为良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尽量减少使用自然资源,就必须不断创新,依靠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财富。作为我国长江上游的绿色屏障,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为总体要求,抓住生态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时刻以生态就是民生福祉为战略思想,将生态建设理念融入林业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发展现代林业为主题,以实施天保工程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林业质量为主线,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经营力度,壮大产业规模。本研究的实施为繁荣生态文化,促进绿色增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兴林富民,促进林区秩序稳定,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随着国家政策的趋向与号召,发展循环林业在各地有了良好的开展,小陇山在继承前期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小陇山林业作为一个整体,基于小陇山林业发展,立足实际,深入细致地研究循环林业模式,并根据循环林业的属性要求构筑林业产业链,为小陇山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1 小陇山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建局50 多年来,始终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和“以林为主、林副结合;培育为主、育用结合;全面经营、永续利用”的方针,大力开展森林培育,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林分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三项指标同步增长的良好趋势。近年来,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产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公益林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绿化苗木为主,养殖业、林特产品加工产业的格局。

2 小陇山林业循环经济经营措施

通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提高科技水平,采用生态环保抚育措施,总结出切合小陇山实际落实的封禁养护生态保护、封山育林自然恢复、宜林荒山造林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修复、抚育间伐人工干扰、地质低效林改造重建、林分择伐经营利用、珍惜珍贵树种保育恢复8 种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模式。人工林建设改变了以往落叶松纯林的主营模式,注重选取当地抗性强的乡土树种,增加了油松、华山松、云杉、侧柏、水楸、漆树、栎类、白柳、香椿、沙棘、山杏等树种,实行混交林营造,选优质壮苗造林,提高营林质量。林区病虫害防治从过去化工药物防治改进为生物防治,大幅度降低林区水、土及林区其他生物资源的污染与生态破坏,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全面加强有害生物预防,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实行标本兼治、联防联治、专群结合,促进了小陇山林区森林健康稳定的发展。

近年来,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改变以往传统林业线性式的发展,进行多重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对林区优良、珍贵、濒危等树种进行繁育及保护措施,采用种子繁殖、无性嫁接、组培、扦插等育苗技术,进行苗木一体化培育,初步建成麻沿、高桥、张家、左家、党川、观音、百花、龙门、李子、山门、滩歌、林科所苗木基地,以林科所为技术依托,进行苗木繁育技术研究,在减少林地占用的前提下,改变以往大田式粗糙育苗方式,采用无纺布育苗袋进行容器育苗,解决了塑料营养钵育苗后废弃污染及苗木根系窝根、歪根、稀根、腐根等现象,减少繁育至造林等栽植过程中去除营养钵等环节,做到造林不损苗木根系,提高栽植成活率,并节约劳力资源。苗木施肥调整常规化学施肥为主的局面,主施农家肥、鸡粪、生物化肥,极大地降低了化工残留物进入林区。

在循环型林业发展过程中,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摒弃了以往不断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量获得经济利益的思想,充分考虑保护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自然资源,依靠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财富。例如,左家林场利用自身地理资源特色,形成具有陇林特色的狼牙蜜等蜂蜜加工基地,在野菜加工与开发应用中,采用真空冷藏保鲜技术,对林区香椿、苜蓿、林下蕨菜、荠菜、灰菜、马兰果、蒲公英、黄花、邪蒿等野菜加工生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建设,将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生态旅游发展作为产业建设的核心。以景区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为基准,已建成了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6 个省级森林公园。在林业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中,自始至终以林业旅游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前提,遵循无害化原则,在景区设计、林业资源保护、景区建筑物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功能分区、资源保护性开发、建筑物生态化建设等,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维持在最小程度。在景区经营管理方面,主要是从旅游资源的使用过程控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包括景区的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管理,均遵循无害化、循环利用、减量化原则。

3 小结

作为我国长江上游的绿色屏障,小陇山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为总体要求,牢牢把握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深刻领会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等重大战略思想,将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理念融入林业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发展现代林业为主题,以实施天保工程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林业质量为主线,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经营力度,壮大产业规模。为繁荣生态文化,促进绿色增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兴林富民,促进林区秩序稳定,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小陇山林区苗木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苗木供求信息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小陇山野生观赏种子植物资源及其应用探究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秦岭西段北坡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生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