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月份小龙虾养殖管理要点

2019-01-06罗中桂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蜕壳溶氧水草

罗中桂

4月底至6月初,小龙虾经常发生上草、上岸及死亡的现象,养殖户俗称为“五月瘟”,其主要原因是:水环境恶化、有机物积累、昼夜温差过大、天气突变等。因此,无论是稻田还是池塘养殖小龙虾,都必须强化养殖管理,做好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1.养护好水草,保持良好的水下生态环境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成功养殖小龙虾的基础,养虾即养草。4月下旬-6月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水草壮根剂”以促进伊乐藻、轮叶黑藻侧根生长、匍匐生长。若水草长出水面可打头,始终保持水草顶端距离水面15~20cm。对生长过于茂盛的水草,可分块刈割疏稀,以保证水体对流、溶氧充足及便于投饵。

消除水草粘泥。水草生长越好,粘泥现象越少;反之,水草生长不好,粘泥现象越多。粘泥现象是水草叶面或茎秆上粘附大量有(无)机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原生动物、藻类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而后影响其光合作用,导致叶片卷缩、发白、发黑、腐烂死亡而败坏水质。水草出现粘泥,要根据粘附物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清除。

2.改水改底,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

小龙虾为底栖甲壳类动物,良好的底质是其生存的基本条件。为维护良好的养殖环境,4月下旬-6月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改水或改底的微生物(微生态)制剂。达到:去除和降解水体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及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氧化分解池底沉积的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质,消除底泥发黑、发热、发臭、活化底层厚积的淤泥,减少底泥耗氧;缓解和消除因环境不良及气候不良引起的养殖动物的各种应激反应,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抗病力;增加底部溶氧,促进有机物分解转化,防止病原微生物繁衍及毒害物质产生。

二、保持养殖水体溶氧充足

小龙虾养殖有两大突出特点,其一是栽种的水草白天造氧夜晚耗氧,其二是小龙虾昼伏夜出,摄食活动多在太阳落山后及黎明前,该段时间小龙虾耗氧高于白天,因此保证夜晚底部溶氧充足显得十分重要。

1.维持合理的水草覆盖率

稻田养殖小龙虾水草覆盖率以30%~40%为宜。若水草生长过盛应及时刈割。

2.天气突变前及时增加底部溶氧

在天气突变(如暴雨、闷热天等)或连续阴雨天气应及时全池泼洒“增氧剂”,以防小龙虾上草、上岸。

三、消除应激

小龙虾的应激处理措施

1.天气突变(如气温突变、暴雨等)前或养殖塘加水后及时施用“酶合电解多维”以缓解小龙虾应激。

2.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小龙虾疾病及杀灭水草虫害后及时使用降解药物,清除残毒。

3.消除氮循环障碍产生的毒害物质。

4.消除浑浊水。根据浑浊水产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四、加强病害预防,做好防控工作

1.控制放养密度

合理的养殖密度是小龙虾养殖成功的关键。养殖密度越大病原微生物传染几率越大,反之越小;养殖密度越大小龙虾(争地盘、争食)格斗几率越大,反之越小。因此需控制放养密度,放苗时最好一次放足。

2.提高免疫力、抗病力

小龙虾患病是养殖环境、病原体与小龙虾相互作用的结果,小龙虾病毒病往往与免疫力下降相关,建议4-6月每10~15天口服“三黄散+肝宝+酶合电解多维”3~5次,以提高小龙虾抗病能力,预防病毒性及细菌性疾病。

3.预防蜕壳不遂

导致小龙虾蜕壳不遂的因素较多,其中养殖水体中钙、镁离子缺乏为主要原因之一。4-6月每隔7~10天全池泼洒“钙多维”或“钙镁氧”,以促进小龙虾正常蜕壳,防止蜕壳不遂。

猜你喜欢

蜕壳溶氧水草
蜕壳的歌唱家
蜕壳的歌唱家
螃蟹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7月增氧有学问,如何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水草冒泡的秘密
为什么金鱼缸里要放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