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9-01-06孙雪

吉林农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晒种玉米螟田间管理

孙雪

(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吉林13200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食品加工和食用油的重要原料。生产出高质量的优质玉米是农业生产的目标,也是行业发展的需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受环境、水分、养分及病虫害影响,需要深入研究玉米种植技术,有效预防病虫害,以促进玉米优质高产。

1 地块选择

玉米根系比较发达,适应性比较强,对土壤要求不高。植株高大的玉米,由于根系较多,可以从土壤中吸取足够养分。虽然玉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还是要选择质地疏松、地势平坦且土壤通透性好的地块。播种前要先对地块进行翻耕,施好底肥,保证地块松软、细碎,之后再开沟起垄。

2 种子选择及准备

要根据历年种植经验,选择适应性强、抵抗力强、病虫害少的品种种植。播前要晒种处理,在阳光充足的上午将玉米种子平铺在地面上晒种,同时要进行翻动和搅拌。种子晒种后易于吸收水分,发芽快,出苗齐,出苗率高,幼苗健壮。晒种后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目的是减少病虫害对植株的侵害。

3 播种

在4月下旬~5月初,当土壤温度及水分含量达到条件时进行播种。播种时间适宜,玉米幼苗出苗快,壮苗率高;播种过早或过晚都容易造成出苗不齐、出苗延后、烂种等状况。播种时,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优质的关键。密植度受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管理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在雨量充足且灌溉能力强的区域可合理进行密植,水量不充足且灌溉条件不佳的区域要尽量降低播种密度。

4 田间管理

4.1 间苗定苗

出苗后,长到3~4叶时,要进行间苗,长到5~6叶时需要定苗。间苗和定苗的原则是去小苗、留大苗,去病苗留壮苗。在严重缺苗的地块要进行补苗和移苗处理,补苗和移苗一般在雨天后进行,以保证补苗或移苗的成活率。

4.2 蹲苗

蹲苗主要是玉米植株长到6~8片叶时,对其植株打矮壮素,以达到矮化植株的目的。

4.3 中耕除草

根据玉米的生长期进行除草、培土管理,同时保持田间通风,以促进玉米强壮生长。中耕培土的目的是防止玉米生长后期的倒伏现象。正常情况下要进行2~3次中耕,原则是两头浅中间深。在幼苗出苗后,要结合除草剂进行除草处理。

4.4 施肥

田间管理的施肥主要是追肥,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施肥时要把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氮、磷、钾肥混合使用。正常情况下,底肥以农家肥为主,以氮、磷、钾相辅。追肥主要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追肥在玉米生长到10~12叶时,以尿素为主;第二次追肥在玉米抽丝时,以尿素为主。

4.5 去蘖去雄

去蘖处理时注意防止植株根系松动,要将分蘖从腋基拔除干净,目的是避免再次生蘖;去雄要进行隔行处理,可以在抽雄始期,即雄穗刚出顶叶,并未散粉时进行去雄。结合去蘖去雄进行化控处理,对玉米喷洒生长调节剂,目的是防止玉米根系倒伏。

5 病虫害防治

5.1 常见病虫害

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叶斑病、玉米螟、玉米青枯病、玉米地老虎、玉米蚜虫等。

5.2 病虫害防治

首先,选择抗病品种。要观察多年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的类型及分布的规律,并结合区域气候条件及环境条件、土壤条件等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对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品种,下一年不再选择。

其次,采用低毒农药进行防治。在玉米发生病虫害时,可以采用效果好、毒性低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但是农药选择一定要符合病虫害种类,合理科学使用农药,在适宜天气进行喷洒,以有效防治病虫害。

再次,合理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田间管理是玉米种植密度适当,地块通风性好、采光性强,有助于玉米生长发育,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田间管理时要做好地块除草工作,以清除病虫害寄生的摇篮,同时仔细观察玉米生长态势及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最后,生物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引入玉米病虫害的天敌,如对玉米螟引入赤眼蜂,使赤眼蜂将卵产到玉米螟的虫卵中,以阻止玉米螟幼虫生长。物理防治是利用汞灯等进行防治,但是成本较高。

6 结语

要生产出优质高产玉米,需要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探究,同时有效防治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病虫害。通过地块整理、种子选择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促进玉米种植效益增长。

猜你喜欢

晒种玉米螟田间管理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关于水稻种子大棚晒种可行性的探讨
浅谈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
去除果皮和晒种处理对红豆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