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期农村生态治理的意义及措施

2019-01-06朱炯炯

吉林农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文明农民效果

朱炯炯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度不够,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水污染等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问题。随着国家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整体来说治理效果并不突出,这导致了农村生态状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农村占地面积较大、农民数量较多,因此,在农村开展生态治理工作尤为重要。

1 农村生态治理的重要意义

1.1 促进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

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矛盾当中,农村的问题最为突出,尤其是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1]。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要在农村地区积极开展生态治理工作,使农村的发展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要求。与过去相比,我国的农业生产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这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进步。而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要想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就要做好生态治理工作。

1.2 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农村生态治理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生态治理工作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可以使农业的发展带动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例如,可以在农村地区利用当地特色来发展旅游业,同时带动交通运输业和物流行业的发展。农村地区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当中融入科技的因素,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在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同时实现对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2]。农村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比如,可以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1.3 为农民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计划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农村生态治理可以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为农民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农村生态治理工作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可以为农村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也可以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展开提供重要的保障。与此同时,农村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还可以促进农村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避免对农村自然资源的滥用、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修护,同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性与环保性。

2 农村生态治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农村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崛起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水资源、废弃物污染程度的加深,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对农民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威胁。由于对农业生产方式监管不力,很多农民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过目成诵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使得有害的化学物质流入到地下水系统当中和土壤当中,造成严重的污染。虽然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生态治理的重要性,但是治理效果并不明显。

2.1 主要采取命令控制型方式

在农村生态治理的初期,命令控制型的手段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因为早期农村生态问题比较单一。而随着生态问题的复杂化,这一手段已经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当中不仅无法起到明显的效果,无法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3]。与此同时,由于目前农村生态治理的效果并没有被纳入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系统当中,治理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2.2 对农村地区存在歧视性

制度与政策的实施背后都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实现制度与政策更好的落实。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城市优先发展的趋势,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展开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城乡之间的二元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城乡环境权益分配不合理。具体来说,农村地区是自然资源的重要消耗源,同时也是各种生态原材料的重要提供者,但是农村地区在提供原材料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2.3 农民的生态治理意识不高

目前,虽然在农村地区已经推行了相关的生态治理政策,但是政策的落实效果并不好,这与农村的环境法制素养不高具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农民的文化素养较低,因此,没有形成对生态治理的正确认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为了自身的方便而随意焚烧秸秆和堆放垃圾,这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增加生态治理工作的难度。除此之外,农村的生态法制宣传不到位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3 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期农村生态治理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治理的效果,相关部门要针对治理现状制定系统化的对策,这需要以系统化的思路来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3.1 健全行政治理机制

农村生态治理工作是一项公共性的工作,因此,需要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治理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仅在于颁布各项行政指令,而是要对生态治理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同时使农村环境治理与全国环境保护治理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制定生态治理工作问责制,将治理效果纳入到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当中,对于不作为的责任人做出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树立对农村生态治理工作的管理意识。

3.2 引入市场运行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第三方的治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污染排放者提供生态治理,是通过获取收益来实现市场化的经营与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生态治理,使更多的资金流入到农村,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投资多元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利于治理技术流入到农村地区,提高农村生态治理的效果。

3.3 加强对农村生态治理的宣传

首先,在宣传的时候要从保护农民生活环境的角度出发,从农民的立场出发展开宣传与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使农民真切地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自身的利益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从而树立起生态治理的意识,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来。其次,还要更新宣传方式,比如,可以通过分发图册和免费放映电影等方式来增加宣传的体验感,激发农民对美好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反面案例使农民意识到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

4 结语

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政府、国家以及公民的共同努力。目前,在农村生态治理过程当中还存在治理手段不合理、对农村地区存在歧视性以及农民的意识不高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理的效果,就要健全行政治理机制、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并加强对农村生态治理工作的宣传。可以在农村建立起长效的治理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期促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得以解决。

猜你喜欢

文明农民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请文明演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漫说文明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对不文明说“不”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