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2019-01-06周一鸣崔琳琳周小理
周一鸣,崔琳琳,周小理
(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2.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上海 200235)
0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合国经合组织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为:“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即能体现经济价值,包括潜在价值的发明创造才能称为创新[1]。”我国目前对“创新”也尤为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到,创新是解决经济增长期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可见,“创新”不是口号,是要落实到实处的任务。
“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的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人事科技创新是关键的因素,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2]。创新与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输出摇篮,在全球经济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的人才[3],适应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创新成果,为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做出贡献的人才,成为高校重要建设目标和重大课题。
1 我国创新人才的演进
20世纪30年代末期,陶行知先生就创造教育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教育学者相继提出了培养创造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理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是1984年浙江大学创办的工科混合班[4]。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实施,提出要扩大和落实办学的自主权,激励了更多高校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年,出版的《怎样培养创造型人才》资料说明已经对创造型人才培养这一问题具有了深入研究。1998年12月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2000年教育部启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都将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我国高教改革目标。随后,2009年产生的“珠峰计划”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国内先后19所知名高校开展培养实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校的任务及趋势[4]。2010年5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5]。近几年,培养创新人才仍然是我国文化、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家的政策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进行教育改革。
2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
由于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人才培养特别是适应变化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高校的任务。经历了多年的教育改革,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大部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观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虽有诸多问题,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2.1 优化高校育人环境,营造人才创新意识培养气氛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办学理念、管理体系、学风和校风建设的综合体现。营造“民主、自由、创新、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打造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校育人环境,成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校园文化熏陶,积极寻求多方的信息交流,不断扩大视野,才能获得创新的灵感。王秀丽[6]对4所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调研统计得出,35.71%的学生认为良好的创新校园文化的建立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可见,高校把创新理念和意识融入育人环境是尤为重要的。学校通过积极培育具有创新特色的文化精神、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竞赛、加强艺术、人文景观建设,重视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先进、齐全、开放性校内实训环境,改进环境设施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式,开展软硬兼顾的改变,在育人环境中,赋予“创新”生命与使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提升学生自我培养创新意识的能力[7]。
2.2 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实施创新型教育教学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尝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为大学教育不应以知识传授为最终目标,仅有教师的灌输,学生的复现,忽略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和思维,唯分数论、唯证书论等,高等教育便失去了真正意义。美国创新人才培养成果世界瞩目,其教育目标为“全人”教育,其中培养具有思考、比较和分析等素质的学生值得我国借鉴[8]。
我国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宗旨是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创新精神成为必备素质之一,创新能力融入其生存能力之中,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岗位,从自然科学到人文艺术、从科研、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创造出新的实用性的成果才是实施创新型教育的意义所在。在实施中,应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去其糟粕,多方面进行改革,教育内涵应从“知识”转变成“素质+能力+知识”、教育主体应从“教师”转向“学生+教师”、教育模式应从“接受”转为“改革+应用”、教育内容应从“单一学科”转成“大类通识学科”等,形成注重传授知识获取途径、注重个性培养和创新意识等的创新教育[9]。
2.3 构建合理课程体系结构,增强多学科综合运用的思维方式
目前,各国之间的较量是多方面综合国力的竞争,其中经济、军事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和文化教育的联系密不可分,更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产出。从第3次科技革命在美国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中不难发现,具备广博知识体系的人才方能应对国内外的竞争和挑战。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模式的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人才所具有的知识构建模式和综合能力及素质都应以创新理念为主线,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多学科综合运用,有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学科知识。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利斯曾经说过,“斯坦福是一个可以理解DNA、掌握计算机原理、探索相对论、学习法语和中文、徜徉艺术世界的大学”;无独有偶,以人文社会课程见长的哈佛大学,提倡本科生接受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自然科学的教育。可见,美国一些高校创新人才教育设置的是宽口径,强调通识教育,提倡文理交叉、均衡发展,建设交叉学科课程,以激发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解决问题[10]。
2000年以前,我国部分高校实施的教育多以专业教育为主,理和工、文和管理等交叉学科较多,理、工、文等融合教育较少,如工科高校专业对哲学、思维科学和创造学、艺术等人文教育相关课程设置较少,但是创新型人才需要哲学的理性思维、科学的认知方法和艺术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协同影响[11]。为了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知识和能力结构等方面,2000年以后,在国家的引导及教育部的推动下,多个高校打破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多领域的摄入知识、洞察世界的发展,使专业内外的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产生交叉学科的创新产物。同时,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生终身教育发展课程中,建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12-13]。
2.4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为传授创新知识做好铺垫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合作者、督促者和榜样的角色[14],创新教育的推进首先需要有创新教育意识、创新教育能力、现身教育事业、驾驭讨论型课堂能力等能力的教师[15],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就是空谈。然而,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面临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压力,在此情况下多数教师倾向于将精力用于撰写论文和著作,阻碍了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发展。首先,高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校定位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适合发展创新型教师的制度,以是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等创新素质为考核依据,激励教师转变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其次,应创建创新学术环境、建立“创新型”教研团队、搭建创新教育育人平台,增加教师沟通、学习渠道、扩大教师发展空间;再次,引进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社会各界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成功校友、创业典型人物等来校兼职或讲座,同时,支持教师国内外高校、企业交流、挂职、培训、访学,拓宽视野,学习外国及国内优秀创新型企业、高校的经验,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对于青年教师,在传帮带的基础上重视其个性发展,在积累理论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在提升学术水平的基础上注重师德培养[16]。
2.5 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形成应具备特定实践环境、专业教师指导、专门实战化训练等要素,搭建从基础实验室到联合实验室,从实训基地到科技工业园区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基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这种阶段性的创新基地中,实验由验证性到设计性,由单一性到综合性,由研究性到应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增加学生和教师、行业优秀技能人才、国内外前沿技术接触的机会,改变目前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大部分学生闭门造车,难以紧跟国际前沿的现象[17]。
“第二课堂”的设置是另外一种提升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方式,如社会实践、各级竞赛、社团活动、科研兴趣小组等,刘夏[1]通过对不同地区3所高校287名大学生的调查得出,参加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社团次数对创新素质如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知识等有促进作用。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专业优势,通过“第二课堂”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首先,在提高实操的能动性,自我的创新素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其次,从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第二课堂”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时间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化;再次“第二课堂”打破了课内教学一对多的模式,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另外“第二课堂”有助于较快形成创新成果,并可再次建立学生对创新的自信心,延续创新行为,使创新链得到良性循环[18]。
3 结语
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是高校不断探索的问题。从观念层面,应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转变教学主体角色;从内涵建设层面,应营造创新人才的培养气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适应学生发展、逻辑合理、执行性强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队伍,搭建创新平台,为高等学校创新型素质教育提供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