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注射剂临床配伍文献评价
2019-01-06杨小兰
刘 英 ,杨小兰 ,詹 维 ,徐 敏 △
(1.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四川 成都 610097; 3.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84)
双黄连注射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制备,具有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的功效,并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及增强免疫力的药理作用[1]。目前,其常见的临床静脉制剂为粉针及注射液,近年来关于该制剂与常用药物配伍禁忌的报道屡见不鲜。本研究中检索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对其配伍情况进行归类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以“双黄连”“配伍”为主题词,检索并阅读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0年 1月至2018年9月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出文献247篇,经筛选共纳入66篇,涉及药物48种。统计并分析双黄连注射剂的溶剂选择及与常用药物的配伍情况。
2 结果
2.1 与溶剂的配伍反应
共纳入8篇文献,5种配伍反应。双黄连注射液研究纳入4篇文献,3种溶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NS)配伍,药物体积分数不超过12.5%时,溶液4 h内稳定,可配伍[2-5];与 10%葡萄糖注射液(10%GS)配伍,药物体积分数不超过10%时,溶液4 h内稳定,可配伍[2-3];与5%葡萄糖注射液(5%GS)配伍,不溶性微粒数超标,不宜配伍[4-5]。双黄连粉针研究纳入4篇文献,5种溶剂。与NS配伍后含量、外观、pH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要求,可配伍[6];与5%GS配伍,药物质量浓度不超过7.2 g/L时,不溶性微粒数未超标,可配伍[6-7];与10%GS和复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6],药物质量浓度为12 g/L时,3 h内不溶性微粒数未超标[8],可配伍;与10%GS和5%GNS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超标,不宜配伍,该研究中药物质量浓度为6 g/L,但由于在监测不溶性微粒时,使用样品液与5 mL注射用水稀释,可能生成不溶性微粒[9],与复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黄芩苷、连翘苷含量明显降低,不宜配伍[5-6,9]。
2.2 与抗感染药物的配伍反应
2.2.1 青霉素类注射剂
共纳入13篇文献,5种配伍反应。9个研究结果显示,与青霉素钠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多,超过药典标准,不推荐配伍[10-18]。3个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氨苄西林配伍后,溶液颜色变深,pH 下降,不宜配伍[11-12,19],但另4个同类研究结果显示,配伍后,外观、pH、溶血试验无变化,可配伍[15,18,20-21]。2 个研究结果分别显示,双黄连注射液与哌拉西林钠在NS条件下配伍后,外观、pH、溶血试验无变化,可配伍[20];而粉针剂与哌拉西林钠在5%GS条件下配伍后,4 h后pH下降,吸光度上升10%,不宜配伍[15]。1个研究结果显示,与苯唑西林钠配伍后,外观、pH、溶血试验无变化,但未检测不溶性微粒,配伍可行性有待继续验证[20]。1个研究结果显示,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伍后出现沉淀,不宜配伍[22]。
2.2.2 头孢菌素类注射剂
共纳入15篇文献,5种配伍反应。8个研究结果显示,与头孢唑林配伍后,外观、pH、药物含量较稳定,不溶性微粒符合标准,可配伍使用[12-13,21,23-27];而与头孢噻肟[13,19,27-30]或头孢曲松钠[29]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超标,不宜配伍;与头孢呋辛[31-32]或头孢替安[22]配伍后出现沉淀,不宜配伍。
2.2.3 喹诺酮类注射液
共纳入14篇文献,7种配伍反应。研究结果显示,与左氧氟沙星[29,33-36]、诺氟沙星(或培氟沙星)[33,37]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超标,不宜配伍;而与氟罗沙星[33,38-40]、环丙沙星[11,18,33,41]、诺氟沙星[11,42]配伍后,均出现白色沉淀,不宜配伍;1个研究结果显示,与帕珠沙星配伍后,外观、pH、药物含量均较稳定,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要求,可配伍[32]。
2.2.4 氨基苷类注射液
共纳入19篇文献,9种配伍反应。研究结果显示,与庆大霉素[11-12,15-16,23,40-41,43-47]、妥布霉素[11,15,41,43,48]、阿米卡星[11-12,49-50]、丁胺卡那[15,51]、小诺米星[15,41]配伍后,出现深色沉淀,不宜配伍;与卡那霉素配伍后,出现沉淀,不宜配伍[15,40,44,46,49,52];与奈替米星[53]或依替米星[54]配伍后均出现褐色沉淀,不宜配伍。
2.2.5 其他
共纳入16篇文献,6种配伍反应。5个研究结果显示,与红霉素配伍后出现沉淀,不宜配伍[21,29,46-47,55];4个研究结果显示,与利巴韦林配伍后外观、pH、药物含量均无变化,不溶性微粒数未超标,可配伍[25,40,56-57];2个研究结果显示,与磷霉素配伍后,出现沉淀,不宜配伍[22,58];2个研究结果分别显示,与林可霉素配伍后,输液管中出现沉淀[59],但实验室条件下两者未出现沉淀[12],综合考虑,不推荐配伍;2个研究结果分别显示,与吉他霉素配伍后,外观、pH、药物含量及体外抑菌均无影响[15],但疗效下降[47],综合考虑,配伍性不明;3个研究结果分别显示,与氯霉素[11]、链霉素[46]、林可霉素[48]配伍后出现沉淀,均不宜配伍。
2.3 与心血管系统药物的配伍反应
共纳入4篇文献,8种配伍反应。3个研究结果显示,与尼可刹米、山梗菜碱、间羟胺、多巴胺配伍后,外观、pH、药物含量均无变化,但未检测不溶性微粒,配伍性不明确[21,46,60];另有研究结果显示,与毛花苷 C、毒毛花苷K配伍后,外观、pH、药物含量均无变化,但未检测不溶性微粒,配伍性不明确[60];与肾上腺素配伍后,药物含量下降,不宜配伍[32]。
2.4 与维生素电解质静脉药物的配伍反应
共纳入6篇文献,7种配伍反应。3个研究结果显示,与维生素C配伍后,pH、含量降低,且出现沉淀,不宜配伍[20,41,61];2 个研究结果显示,与维生素 B6配伍后出现浑浊,不宜配伍[41,62];另有研究结果显示,与氯化钙配伍后出现浅色浑浊,不宜配伍[47];与碳酸氢钠配伍后,颜色加深,pH略升高,不宜配伍[32];与葡萄糖酸钙或硫酸镁配伍后6 h内,外观、pH、药物含量均无变化,但不溶性微粒等指标未检测,配伍性不明[32]。
2.5 与激素类静脉药物的配伍反应
共纳入9篇文献,3种配伍反应。6个研究结果显示,与地塞米松配伍后,外观、pH、药物含量均无变化,不溶性微粒略微增加,但符合药典标准,可配伍[17-19,25-26,46];3个研究结果显示,与氢化可的松配伍后,外观、pH、药物含量均无变化,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药典标准,可配伍[19-20,27];1个研究结果显示,与垂体后叶素配伍后出现沉淀,不宜配伍[55]。
2.6 与中成药静脉药物的配伍反应
共纳入2篇文献,1种配伍反应。2个研究结果显示,双黄连粉针与穿琥宁配伍后,外观、pH、药物含量均无变化,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要求,可配伍[63-64]。
2.7 与其他静脉药物的配伍反应
共纳入5篇文献,5种配伍反应。研究结果显示,与利巴韦林[12,20]、呋塞米[46,60]、三磷酸腺苷(或辅酶 A)[20]、西咪替丁[32]配伍后,外观、pH、药物含量均无变化,但均未检测不溶性微粒数,配伍性不明确。
3 讨论
3.1 溶剂选择
双黄连注射液的药品说明书推荐溶剂为NS或5%GS、10%GS,但试验结果显示,与5%GS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增加;与NS或10%GS配伍时,当药物浓度大于一定范围,不溶性微粒数超过药典标准。其原因可能与双黄连中主要成分黄芩苷在pH较低时易析出有关。5%GSpH为 3.2~6.5、10%GS pH 为 4.5~7.5、NS pH 为 5~7,双黄连注射液pH为5~7,因此,加入5%GS对pH影响较大,更易析出微粒,导致不溶性微粒超标[2-5,65-66]。双黄连冻干粉针的药品说明书推荐溶剂为NS或5%GS,其中与5%GS配伍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不溶性微粒数会增多,原因同上。因此在选择溶剂时应严格按说明书推荐溶剂配伍,控制药物质量浓度,避免不溶性微粒数超标。
3.2 配伍药物选择
本研究中涉及药物48种,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共32种),其中仅头孢唑林、帕珠沙星和利巴韦林证实可与双黄连注射剂配伍使用。21种药物出现浑浊或沉淀,5种药物出现不溶性微粒增多,其余3种药物出现颜色加深、药物含量变化等不宜配伍的现象。针对出现沉淀的现象,有研究将双黄连与环丙沙星配伍产生的沉淀再度加入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消失,当再次加入0.1 mol/L盐酸溶液时,沉淀再度析出,可见,该沉淀的产生与酸性环境密切相关[33]。另有研究指出,在pH<4时,双黄连注射剂有效成分黄芩苷易析出而出现浑浊及沉淀,同时pH的降低会导致药物溶解度降低,药物颗粒增大,不溶性微粒数超标[25]。因此,双黄连注射剂与酸性药物配伍应谨慎。
3.3 合理用药
双黄连注射剂与很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原因可能为药物中的连翘苷、绿原酸及黄芩苷等均含有二酚羟基结构,此结构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被水溶解;同时,黄芩苷作为制剂主要有效成分,在pH<4.0时会出现沉淀或浑浊[26]。因此,使用双黄连注射剂时,药师应加强处方审核及用药监护;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避免连续或混合输液,2种不同液体间需进行冲管操作;输液过程中护士及药师认真观察液体变化,当出现变色、浑浊、沉淀等情况时,及时停止输液,上报处理[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