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纺织工程“1.5+1+1+0.5”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9-01-06张淑梅王文志
张淑梅,王文志,潘 峰
(1.烟台南山学院,山东龙口 265706;2.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山东龙口 265706)
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民生与支柱产业[1],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纺织技术装备数字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新材料的快速发展、新工艺技术的更新应用,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支撑和保证,而目前纺织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存在严重不合理。据统计,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到4%,与发达国家25%的比例相差甚远,而且企业自身创新技术投入也相对薄弱,生产技术人员只占到了8%[2]。显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究其原因,除了受到人们思想上对纺织行业认识偏颇的影响外,主要与现阶段纺织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有关。由于传统纺织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过窄,学科之间缺乏交叉与渗透,课程体系设置单一,课程内容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十分薄弱,教学手段单一,因此培养的学生专业素养不强,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难以适应“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发展[3]要求。基于此,烟台南山学院依托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针对2015级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校企双方共同构建了“1.5+1+1+0.5”分段人才培养模式,以探讨培养与行业企业完全对接的高素质纺织专业人才体系,满足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目标世界纺织强国[4]的要求。
1 “1.5+1+1+0.5”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纺织工程专业实行“1.5+1+1+0.5”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建立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对接企业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块化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要的对接;以纺织学科大类为载体,以新技术、新材料、新信息为导向,加强专业交叉和边缘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实践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校企共同开发基于生产过程的实践性课程,共同编写基于工程技术的新知识、新技术的配套教材,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5],真正实现纺织工程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2 “1.5+1+1+0.5”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纺织工程专业“1.5+1+1+0.5”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简言之,就是1.5学年(第1~3学期) 校内基础与创新思维教育。1学年(第4~5学期) 企业轮岗教育与创新能力提升。1学年(第6~7学期) 校内专业理论知识提升教育。0.5学年(第8学期)企业定岗实习。这种模式是以校企优势互补为切入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并以“课堂进车间”的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岗位的操作能力,以求达到学生学习和生产岗位相结合的目的。
2.1 1.5学年校内基础与创新思维教育
主要是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在通识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增开“大学生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精神与创业素质”等创新创业类课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加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比例,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完善课程体系,增设艺术与设计等学科交叉课程,增强学生的美学欣赏、创新设计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2.2 1学年企业轮岗教育与创新能力提升
在企业以顶岗的方式完成纺纱、织造、染色、后整理4个生产环节的实践教育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突出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每个环节以工作项目为导向,根据工作过程,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实体性实践教学工作。具体做法是:在轮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结合相应岗位积极参与到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实际生产工艺和项目研究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及研发能力,并选取适宜的课题来迎接定期阶段性考核。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做中练、练中导、做中教”[6],从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思维。同时在轮岗过程中不断学习企业文化、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此阶段主要通过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获得相应的实践技能,最终掌握全部专业技能[7]。
2.3 1学年校内专业理论知识提升教育
针对在企业轮岗的实践经历,完成并完善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通过对学生上一学年知识碎片的梳理,构建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将知识再进行扩展,通过由点到面的映射,使其了解棉、毛、丝、麻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专业模块教学注重学生在纺、织、染、整中某一方向的深层次教学,主要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双师型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2.4 0.5学年企业定岗实习
学生作为企业员工到模块对应的生产环节中实习,并就实际生产问题开展毕业课题的研究探讨,以企业生产中表现和毕业论文质量作为对学生毕业实习成绩的综合评定。
3 “1.5+1+1+0.5”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1.5+1+1+0.5”人才培养模式从设计、制定和实施都得到了企业专家领导、学校领导、教师及学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首先,校企共同建立了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制定了相关的保障制度与措施,明确了学校、企业和学生各自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规范了校、企、学三方的行为,以保障校企生三方的根本利益。其次,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对校企合作进行全过程的协调与指导,并对校企的教学工作进行监控,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再次,建立校企合作互助体系,一方面企业为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开展科技项目研发及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企业依托学校资源,教师为企业在职员工提供专业培训与技能提升,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等提供有利支撑。
在教学管理上,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共同指导完成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校教师负责加强对学生的学术引导,使学生了解业界的科技前沿,带着问题去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专家负责进行专业实践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企业文化综合素养教育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的运营过程和产品销售等环节,将实习变为了一个持续的实践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4 “1.5+1+1+0.5”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纺织工程专业“1.5+1+1+0.5”分段培养创新人才方案已经初见成效,首批试点学生在大四上半年100%被企业预定完,学生对该培养模式感到满意,感触最深的就是在大二就与2年后的就业挂钩,使专业学习变得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性[8],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和学习效果。用人单位也认为,试点学生比普通学生专业素养更高,工作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强,上岗适应期大大缩短,降低了岗前培训成本,而且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共同构建“1.5+1+1+0.5”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完善与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及结果相适应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培养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高素质创新技能型人才。